中国动漫改编网络剧的叙事策略与方法
2021-11-04张智华段文婷
张智华,段文婷
漫改剧近年来在电视剧和网络剧市场上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快把我哥带走》《全职高手》等几部漫改剧获得成功后,更多人关注到漫改剧及其发展。其实漫改剧这一类型早在20世纪末就出现了,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剧的发展又给漫改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动漫改编影视剧及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近年来逐渐占据中国电视剧和网络剧市场的大半江山,由于已有IP的优势,其改编电视剧和网络剧创作难度相对减小,成本可控,且具有庞大的粉丝队伍基础,这有利于电视剧和网络剧的宣发和传播。相对而言,改编网络剧推动了网络文学及动漫产业泛娱乐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凸显IP的价值,扩大其产业格局。但改编绝非易事,虽有强大的IP支撑,若改编失败则非但不能发挥IP的优势,且会使受众流失。本文中,我们主要聚焦漫改剧这一IP改编方式,以热播漫改剧《从前有座灵剑山》《棋魂》《奋斗吧,少年!》等为例,从叙事视角探讨漫改剧的改编策略,以期为中国漫改剧提供改编方面的一些思路。
一、漫改剧的发展及其问题
(一)漫改剧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漫改剧即采用动漫(动画和漫画)改编电视剧或网络剧,也称为真人版动漫剧,是以动漫为基础进行改编,使之更符合荧屏播出标准的电视剧类型①魏梦雪:《IP时代下的漫画改编电视剧》,《视听界》2017年第5期。。最开始漫改剧主要是指以动画、漫画改编的电视剧,随着时代发展,动画产业不断成熟,漫改剧的概念扩展到以动画和漫画改编电视剧或网络剧。中国第一部漫改剧《三毛流浪记》诞生于1996年②李鸣:《国产漫改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讨论》,《东南传播》2018年第12期。。随后漫改剧在港台地区成为热门,大家耳熟能详的《粉红女郎》等都是由漫画改编而成的,那时的漫改剧类型主要集中于言情偶像剧和情感喜剧。此后漫改剧在电视剧市场中渐渐淡出,鲜有优秀作品问世。直到2015年后,部分漫改剧先后进入大众视野并获得成功,漫改剧这一沉寂多年的类型才又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近几年漫改剧逐渐增多,《快把我哥带走》《从前有座灵剑山》等都获得了高度关注。
(二)网络剧和动漫产业的兴盛促进了漫改剧的发展,注重改编策略是其发展方向
漫改剧市场的逐渐繁荣与网络剧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网络视频用户的增加,中国网络剧市场开始迅速发展,网络剧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不断提高。有的网络剧达到了电视剧播放标准,可以反哺电视剧市场。网络剧的发展为漫改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网络剧不仅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其碎片化和反传统的叙事方式和视听呈现,符合当代青年和网络用户的审美,这与动漫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比较契合,能够更好地表现动漫“二次元”文化,改编难度降低。因此,网络剧的发展也是近年来漫改剧发展的重要基础,上述提到的几部漫改剧几乎都是以网络剧形式在网络视频平台上播出的。
几部比较成功的漫改剧如《全职高手》《从前有座灵剑山》《棋魂》等火爆出圈,在改编方面都有其成功之处,漫改剧若在内容制作上下功夫,提高改编水平,就能成为爆款和精品。
二、叙事改编原则:忠于文本与适度转移
中国动漫改编网络剧属于跨媒介叙事的研究范畴,任何跨媒介叙事的艺术形式都会涉及叙事改编的问题,而具有共通性的跨媒介叙事策略就是忠于文本与适度转移。艺术评论家克里斯托弗·奥尔提出:一个好的改编必须忠实于其文学原著的精神③[美]卡米拉·艾略特:《文学的电影改编以及形式/内容的困境》,载玛丽-劳尔·瑞安《跨媒介叙事》,张新军等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02页。。动漫改编网络剧充分发挥了IP开发和粉丝经济的强大力量,忠于原著文本能够满足原著粉丝的需求,为改编的影视作品打下粉丝基础。但艺术创作中存在二度创作的问题,跨媒介叙事改编中也存在二度创作的问题,任何影视化改编的作品都是由影视制作者根据原著文本进行创作的,原著文本中的精神被传递给了影视制作人,再由他们通过影视作品传递给观众,因此改编并不意味着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还原。漫改剧必须在原著文本精神的弘扬和新的媒介形式适应之间寻找平衡,从动漫到网络剧,存在着可以“转移”的叙事“基因”,这些也就是叙事的结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一)故事和情节的保留与重构
悉德·菲尔德说:“结构就是把故事按照一定位置安排好的东西。④[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鲍玉珩、钟大丰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中国几部代表性的漫改剧基本上都采用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事的线性结构,如《从前有座灵剑山》《全职高手》《棋魂》等,都是讲述主角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收获成长、变得更强的故事,其在叙事结构上还原原著动漫的时间结构。但在故事和情节的改编过程中,漫改剧与原著动漫呈现出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动漫和网络剧的媒介特性不同所造成的。
1.故事的保留与重构
故事是“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现主题服务的生活事件的概括,是基本事件的自然联系和顺时序的叙述。⑤《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故事离不开叙事,尤其是长篇故事,其叙事结构、人物编排、主旨表现等,都要通过合理安排的叙事结构来展开①张智华:《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对于集数较短的动漫来说,网络剧的长篇叙事方式有利于其扩展故事,使剧情更加丰富、引人入胜,从而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与表现主题;而对于集数较长的动漫来说,网络剧的集数限制要求故事线主次分明,突出表现主要故事,精简叙事的旁枝末节。
部分动漫作品故事单一、可看性较低,如动漫《从前有座灵剑山》、漫画《蔚蓝50米》。
将动漫改编成网络剧,要按照网络剧的叙事方式和特性,在总体把握原著故事走向的基础上,适当对故事的事件进行选择和重构。中国几部动漫改编的网络剧在故事编排上都遵循了这一原则。网络剧《从前有座灵剑山》根据同名动漫改编而成,增强了故事的丰富性,增添了次要故事,人物形象与关系也更完善。网络剧添加了主角王陆与王舞的感情故事,风铃的九尾狐身份,海云帆和琉璃仙都有各自隐藏的身份和往事,并删减了王陆创立智教后的所作所为,一切都围绕王陆的成长和其与身边人的关系展开,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网络剧《蔚蓝50米》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而成,剧中基本上保留了小海与阿若的形象和人物关系,以及一些人物名和队伍名,如“尤教练”“海豹队”等。整个故事与原著动漫变化较大,讲述了小海与发小阿若同时参加国家队选拔赛,阿若成功入选,但小海因为身体原因比赛失利从此颓丧沉沦,直到两年后两人在体校重逢,一起度过了训练比赛的时光,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并最终向对方敞开心扉,重新做回好友的故事。相较漫画,网络剧《蔚蓝50米》故事完整有趣、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成长弧光明显,人物性格和关系变化更加合理,这些都说明其充分凸显了网络剧的特点并发挥了其优势。而根据日本动漫《网球王子》改编而成的国产网络剧《奋斗吧,少年!》的故事结构相较动漫更加简洁,主要故事脉络清晰:“天才网球少年路夏回归—育青中学网球队出场—校内网球排位赛—市内赛—省级比赛”,一步步离全国大赛的目标越来越近。
2.情节的还原与增删
情节是将“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生活事件”组织起来的东西②宋家玲:《影视叙事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情节是故事发展的纽带,影响着故事的精彩程度和叙事的逻辑关系。情节的改编也是漫改剧叙事策略的重要部分,既要保留关键和经典情节,又要根据故事结构的重构适当地增删情节,使故事和人物更加合理。
适当增加情节能够让故事过渡更加顺畅,叙事更合理。例如网络剧《棋魂》,根据日本同名动漫改编而来,剧里增加了一段原著动漫中没有的情节,就是时光认识附身在棋盘中的南梁第一国手褚嬴时还是小学生,时光不喜欢下棋,甚至听到学棋要付出一生时感到恐惧,产生逆反心理,将褚嬴赶走。但六年后为了帮好友赢一局棋,重新召唤出褚嬴,两人重逢更加感动,他才认识到自己的围棋天赋和对围棋的爱。这样的心理变化比较真实,小学生不可能像原著里那样容易被激发起斗志,从完全不喜欢下棋变为热爱下棋。
除此之外,保留经典台词,还原名场面是漫改剧叙事改编关键点之一。例如漫改剧《全职高手》,在剧情一开始,叶修作为队长带领战队取得众多成就,却因不配合俱乐部商业化被开除,他在临走时对新来的队长说:“如果你喜欢电子竞技,就把这一切当作是荣耀,而不是炫耀。”这句话在漫画、动画里也都保留了下来,可谓点睛之句,道出了叶修内心深处对电子竞技的热爱、坚持和不舍。
(二)角色形象及其人物关系的改变
1.主要角色的性格调整
在影视改编中,主要角色的形象、性格、特征等是不能轻易改动的,主要角色是整部作品的核心,通常是多面立体、发展变化的圆形人物。人物设定一旦不符合原著粉丝的期许,就可能导致作品改编失败,因此在对主要角色进行调整时要比较谨慎。对主要角色性格改动较大的有网络剧《蔚蓝50米》《棋魂》等。在《蔚蓝50米》原著漫画中,主角小海是个与世无争、温和善良、受人欺负的“小跟班”,阿若则是高冷傲娇的游泳强人。在网络剧版本中,小海变成一个风趣幽默、不守陈规、坚持正义而勇敢的人;阿若则显得稍微软弱,一直难以克服心理障碍。这样的改动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一是因为漫画版本故事本身比较简单,知名度也不高,可改动的空间比较大;二是角色的改动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这样的人物设置更符合网络剧版本的故事发展,人物性格也更有趣。
2.次要角色的人物及其功能的融合
次要角色往往是仅有单一性格特征且没有太多变化的扁平人物,虽然不够立体但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戏剧功能一般是为了促进主要角色的成长改变、推动故事发展。部分网络剧集数和体量没有动漫那么多和大,往往采取将次要角色的形象和功能融合的策略,将多个个性特征不够明显的次要角色的特点和作用,经过调整融合成一个角色。例如网络剧《奋斗吧,少年!》中的黄靖、阿穆、马修文,融合了一直陪伴龙马的三位同级同学,和故事开头找碴被龙马修理的三个人;网络剧《全职高手》中将月中眠和小记者合并成为一个角色,这样能使人物更加精简,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角色的关系和身份改变
在漫改剧的叙事改编中,适当调整角色的关系和身份,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关系和情节设置更加合理。《从前有座灵剑山》在动漫改编为网络剧过程中,改变了原著人物的背景和关系。如:添加了王陆与王舞的情感关系;海云帆在剧中多了一个身份,为“五绝”之一的军皇山二皇子,以及下山后帮助王陆的风铃变成了王舞。这些改动对于部分原著粉来说难以被接受,但从观众反馈来看,这样的改动得到了部分原著粉和路人观众的喜爱。总的来说其改编比较成功,也更符合网络剧的艺术创作规律。
三、叙事改编策略:符号转换与媒介跨越
中国动漫改编网络剧在叙事时要注意符号转换与媒介跨越的问题。动漫及其改编的网络剧的符号有自身的特点,动漫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对应比较明确,改编成影视作品后的所指也相对明确,这些符号包括人物形象、服装、建筑、场景、道具等等。但在影视剧改编的过程中,也有部分符号所指不明,要注意转换。此外,动漫具有二次元文化属性,网络剧具有三次元文化和网络文化特征,叙事改编时要注意媒介跨越的问题。
(一)符号的叙事转换策略
1.人物形象符号
从动漫到网络剧的叙事改编要注意对人物形象的还原,还原的不仅包括人物性格、特征,还有人物的造型、服装、道具等。中国动漫改编网络剧的人物形象还原度较高,例如网络剧《奋斗吧,少年!》中的几位主演,从身高、样貌、发型、服装、习惯动作等都与动漫版本中的角色形象非常相似,尤其是张百扬的绿色头巾、阿严的蔬菜汁和眼镜等几个极具个性的符号,都充分还原了原著动漫。在《棋魂》中,附在棋盘上的棋手褚嬴,也与原著动漫中的佐为在造型、服装和道具上相似度很高,唯一不同的是,网络剧版本中的褚嬴被做了特效处理,人物是半透明的,而在动漫中佐为为实体形象,根据这个角色设定,半透明状态更加符合“魂”的设定,也将他与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区隔开,这是网络剧的优势所在。这些都是动漫在改编网络剧时的符号叙事策略,除了要高度还原动漫中可见的符号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剧的优势,制作出动漫不能呈现的符号形象。
2.空间场景符号
在漫改剧的改编中,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符号。空间艺术是影视叙事的重要元素,影视制作者通常很注重场景的选择,典型环境可以成为一个特殊的角色,有血有肉有感情色彩地加入剧情中①宋家玲:《影视叙事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然而,动漫并不太注重对于空间场景的表现,甚至有的背景是纯空白的,或者在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时会运用密集的线条。在改编时,空间符号不像人物符号那样具体可参考,而是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也考验着影视制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要加强漫改剧的空间叙事能力。
动漫中的空间有真实空间、意念空间、回忆空间、网络空间等等,例如《从前有座灵剑山》中王陆每次功力提升后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有一些发光的柱子,这是意念空间。在动漫版本中,这一部分空间表现力较弱,并没有将原著小说中功力提升的感觉传达出来;而在网络剧版本中,这一部分的场景也做得比较差,几乎和动漫中没有差别,甚至特效做得更差。这样一来,对于王陆功力增长的描写依然仅仅停留在角色的台词上,空间场景并没有起到较好的叙事作用。而在网络剧《棋魂》中,空间尤其是意念空间的叙事能力比较强,例如每次小光在对局中与褚嬴内心交流的场景,明显地与现实空间区隔开来;还有在最后褚嬴终于参透了千年以来苦苦追寻的“神之一手”时,进入了自己的意念空间中,恍若看透了宇宙的终极奥义,他的喜悦、震惊、满足、释然,无须一字一句,全通过内心空间的画面传达给了观众。
在网络剧中,意念空间、回忆空间等虚拟空间的营构,除了要求制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对于特效的制作水平要求也比较高,然而现在部分漫改剧在特效制作方面还有待提升。
(二)从动漫到影视的叙事跨越
卡米拉·艾略特在《文学的电影改编以及形式/内容的困境》一文中提到了“改编的王牌概念”,这一概念关注的是哪种媒介能够更好地表现①[美]卡米拉·艾略特:《文学的电影改编以及形式/内容的困境》,载玛丽-劳尔·瑞安《跨媒介叙事》,张新军等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16页。,也就是在改编中,关注点并非在改编得如何,而是质疑原著是否在哪里出了问题,改编应当去纠正原著中存在的问题。在动漫改编网络剧时,也应当有这种质疑能力,二次元文化是动漫作品呈现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三次元世界,主要是指ACGMN一类的虚构世界的产物。二次元文化与网络青年亚文化密切相关,出现玩梗、吐槽、中二、热血、沙雕等元素,有的动漫这些二次元元素过于强烈,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低俗的、血腥的内容,这些是漫改剧在改编过程中必须处理的问题。此外,“改编的王牌概念”也要求漫改剧应充分发挥网络剧的特点,在视点、细节、“网感”方面有所改变。
1.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跨越
漫改剧在叙事改编时要注意保留部分二次元的元素,又要将之与三次元文化相结合。动漫中碎片化、游戏化和自我意识过强,有的台词过于中二,有的画面为了追求所谓“热血”而显得过于暴力,国产漫改剧既要保持动漫的热血、沙雕等观众喜欢的元素,又要将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但一些漫改剧正在努力做着这样的尝试。
网络剧应该合理删减动漫中叙事过于碎片化和暴力的内容。这些删减不仅能削弱二次元属性,让其更好地适应三次元文化,也能强化主线故事,突出主要人物,增加叙事的连贯性和完整度,有助于优化叙事结构,调整叙事节奏。例如网络剧《从前有座灵剑山》删减了原著动漫中王陆创立智教后的很多血腥的打斗情节。《奋斗吧!少年》中将一些不可思议的网球招数弱化表现,再加上对人生成长、校园日常生活、宝贵友情的生动刻画,增添了许多现实世界的元素,提高了观众对其的接受度。
2.叙事视点选取和叙事细节的增添
漫改剧在改编时还要注意转换叙事视点,增添细节。部分动漫会采用第一人称和内视点叙事的方式,尤其是在讲述日常化故事的作品中比较常见,例如漫画《蔚蓝50米》,是以主角小海的第一人称和视角叙事。但是在改编成网络剧时,应当尽量采取多视点人称的叙事方式,这有利于丰富故事和情节,以全知的方式展开叙事。
细节是情节的内容表现之一,它的合理设置能够使情节和人物都更加丰满。动漫作品中有大量的“留白”,动画比漫画呈现出的信息更多,漫改剧应该比动画呈现更多的信息,而信息要靠细节展现。例如:在网络剧《奋斗吧,少年!》中,路夏在打球时会有很多的内心独白,场外也会有更多人观看并解说比赛,这是为了传递更多的信息给观众,让观众理解情节;而在原著动漫中龙马的内心独白和场外信息没有这么多,有的比赛观众可能并非理解得很到位。另外,在剧中,对阿严的数据网球表现得更多,阿严关于网球数据分析的台词变多了,让情节更加详细,也更放大了阿严的人物个性和特色。
3.增强漫改剧的“网感”
当前,中国漫改网络剧的“网感”逐渐增强。网络剧的“网感”是网络剧独特的艺术属性,也就是其多元化和交互性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①张智华:《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初探——兼论中国网络文化建设》,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年版,第58页。。网络剧具有互联网亚文化的属性,具有颠覆传统、解构权威、幽默调侃、娱乐化的特征,中国漫改剧的这些特征也比较明显,例如《从前有座灵剑山》的原著就自带调侃、吐槽的特点,其他几部漫改剧中的人物也自带笑点,台词轻松幽默,如《奋斗吧,少年!》的几位主角,《棋魂》中的时光、洪河,《蔚蓝50米》中的小海、尤教练等,性格都大大咧咧、开朗外向,说话不正经不着调,但为人又都很正直善良。剧中的笑点比原著动漫还要多,说明漫改剧在改编时注意增强网络剧的“网感”,这符合当下年轻网民的需求和喜好。
四、叙事改编方法:保留核心与本土改编
在动漫改编网络剧中,本土化也是一个常见问题。漫改剧必须依托于优质动漫作品,而中国的动漫产业还不足够发达和完善,很多漫改剧选择的依然是非国漫IP,如日本动漫、韩国动漫等。日本动漫产业相对成熟,优质作品较多。中国的漫改剧《奋斗吧,少年!》和《棋魂》分别改编自日本动漫《网球王子》和《棋魂》,漫改剧《甜蜜暴击》改编自韩国漫画《狂野少女》等。
在中国漫改剧本土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保留核心和本土改编的原则,既要保留原著动漫故事和主题的核心不变,又要将其中的文化进行本土化改编,才不至于“水土不服”。日本动漫产业的振兴正是来自对日本文化的深入挖掘,动漫产业对文化的表现既在“形体”上(如樱花、榻榻米、和服等),也在“精神”上(如神道、武士道精神等)②余建平、蒋乃鹏、胡峰:《日本动漫与日本文化的互动关系——兼论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15年第5期,第64—65页。。中国的动漫、漫改剧,也必须扎根中华优秀文化土壤,在将非国漫IP改编成网络剧时,要使其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审美习惯。
(一)故事的本土化改编
1.故事背景与情节的本土化
中国漫改剧叙事改编时要注意故事情节和背景的本土化。网络剧《棋魂》的本土化改编做得比较好,首先剧中的故事背景定位为中国香港回归的年代,街道小巷、商店学校都还原了当时的风貌,CD碟、玩具汽车等等,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样的改编使得观众一开始就获得了较强的亲切感和代入感。第二,剧中增添了兰因寺的情节,剧情一开始寺中和尚就暗示了“格泽曜日”(指客星出现),再后来再三提及,是为了科学地解释褚嬴的存在问题。时光等三位少年在参加职业定段赛之前特意到寺庙里接受高手指点迷津,棋艺大有长进。兰因寺的懒和尚是唯一知道褚嬴秘密的人。围绕兰因寺展开的这一系列的情节都对主要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第三,热血情节的保留和改编都比较恰当,剧中保留了职业定段考试的精彩场景,虽然没有炫酷的武打镜头,但比赛中两人在棋盘、棋子之间的心理博弈和对局的紧张感非常精彩。另外,在褚嬴告诉时光为什么刚进入棋院一直输的原因时,对原著里的日本武士道文化进行适当删减,这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思维。在网络剧《奋斗吧,少年!》中也有相应的本土化的改编,如路夏父亲在原著里住的寺庙变成民宿、黄靖和乔晨一边对话一边打太极拳等。
2.中国式美学风格的营造
中国的漫改剧应当在“形体”和“精神”上都展现出中国文化特色,有的国漫IP漫改剧从建筑园林、服装造型、台词行为等多方面展示了中国文化。非国漫IP漫改剧在本土化改编时也应当注意加入和展现中国文化和美学风格。网络剧《棋魂》就在改编时加入了中国美学风格。例如:最后俞晓暘和褚嬴对弈的一场戏,其对弈就如同对话,二人进入的意念空间,是一片竹林,充满写意之感;音乐古朴悠扬,随着二人对弈的节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扣人心弦。另一个情节也是在宛若意念空间的竹林里展开,褚嬴消失后,时光梦到褚嬴,他有很多问题一直追问褚嬴,但褚嬴始终一言不发保持淡淡微笑,最后褚嬴将折扇赠予时光,时光醒来,发现折扇就在床头,这种只可意会的意境与托梦的手法也是极具中国美感的。
(二)人物的本土化改编
1.中国身份人物形象的设置
中国非国漫IP漫改剧应当在人物塑造上进行本土化改编。网络剧《棋魂》中,作为时光的老师和守护者的褚嬴,在原著里为日本平安时代的天才棋士藤原佐为,剧中,褚嬴保留了佐为天才棋痴、因受陷害而魂魄被封印在棋盘内、为找到为其最高境界“神之一手”等待千年等设定,但其身份发生了变化,变为中国南梁第一棋士。其实褚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型,但中国是围棋古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知名棋士,褚嬴也许是他们共同的化身。不论褚嬴是否真实存在,他作为南梁第一国手的身份、魏晋风骨气质等的设定,都拉近了其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2.中国青年人物形象的设置
中国非国漫IP漫改剧的本土化探索,有一条经验就是进行中国式青年的改编。
首先,人物的年龄设置通常与原著日漫不一样,日漫中的主角普遍低龄化,如《网球王子》中的越前龙马和《棋魂》中的进藤光,都是小学生,他们的同伴也多是初中生。而中国漫改剧中的人物年龄整体偏大一些,如《奋斗吧,少年!》里路夏和其他前辈都是高中生,《棋魂》中的时光也是高中左右的年龄。因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里,小学生什么都不懂,就应该专心学习,别的什么都别干,人们对高中生可以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因此为了贴合观众心理,漫改剧的叙事本土化要注意对人物设定进行调整。
其次,中国漫改剧叙事本土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些青年都生活于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中。例如网络剧《棋魂》中时光和他妈妈,一开始妈妈严禁时光下棋,母子二人经常发生争执,后来看到时光的决心,最终支持他学棋,二人达成和解。在中国家长的观念中,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高考是唯一的目标,其他事情一律严管或禁止,父母与孩子之间疏于沟通,不了解孩子真正想要什么,但会一直默默给孩子关爱。这样的家庭关系,以及中国式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的设置,有利于这些青年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漫改剧本土化叙事改编中比较重要,能比较贴合中国观众的心理,提高观众的接受度。
结 语
中国的动漫改编网络剧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历了一些探索,目前有部分漫改剧改编得较好、制作品质较高,成功“出圈”,为之后的漫改剧叙事改编提供了很多可参考的策略和方法。漫改剧在改编时既要注意忠于文本也要能够适度转移,要保留核心的故事、情节、人物和人物关系,同时要根据网络剧的自身特点,适当改变、增删一些情节,调整人物设定,使得叙事更加顺畅和合理,符合网络剧的审美规律;还要根据网络剧的艺术特点,在改编时要适当进行符号的叙事转换、叙事的文化跨越、改变叙事视点、增加细节和“网感”。漫改剧以优质动漫作品为基础,中国部分漫改剧是根据国外动漫IP改编的,这要注意将叙事本土化,要适当改变故事情节、背景人物,使之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观念,也要加入中国式的美学风格,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促进中国动漫和漫改剧产业发展,提高观众对于国产漫改剧的接受度。
随着国产动漫水平越来越高,优秀的动漫作品越来越多,漫改剧市场的发展潜能也是巨大的。不同类型的动漫作品改编策略与方法也有所不同,漫改剧创作团队应多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攻克改编策略与方法的难题,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漫改剧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