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递贩毒应严打 清源断流筑防线

2021-11-04刘俞灵

人民交通 2021年20期
关键词:国家邮政局犯罪分子邮政

实习记者 / 刘俞灵

2021年8月27日,公安部、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邮政局召开了“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部署会。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净边2021”专项行动,大力实施清源断流策略,严厉打击依靠寄递渠道贩毒的犯罪行为,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寄递渠道贩毒的趋势有所上升,公安机关破获案件数量增加。2019年全国破获寄递渠道贩毒案件2552起,同比上升130%,所有省份均有寄递毒品案件破获,其中云南毗邻的“金三角”毒源地在2020年更是达到寄递渠道贩毒363起,缴获毒品902.1千克的惊人数字。

寄递方式贩毒相对于传统的走私模式具有交易更便捷、更隐秘的特点,深受犯罪分子青睐,利用网络虚拟身份勾结、线上通过快递交易毒品、使用网络支付等方式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实施不法行为的新常态。

毒品是蚕食人精神与身体的恶魔,无数人曾命丧毒品之手。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我国《快递市场管理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快递服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下列物品禁止寄递:武器、弹药、麻醉药物、生化制品、传染性物品和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险物品。针对毒品以寄递渠道流通的新情况,要狠打严打,全方位、多角度的将毒品走私扼杀在摇篮中。

为防范利用寄递渠道贩毒的问题发生,国家邮政局要求物流寄递企业严格落实“实名收寄、寄件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从源头杜绝毒品的流通。其中“实名收寄”指的是寄件人与收件人都必须使用身份证上的名字,不可以使用网名、昵称等,这样一来,一旦邮寄物品存在问题,有关部门可以迅速责任到人实施处理。“寄件验视”则是指在邮寄物品进行包装之前,必须要对邮寄物品进行验视,确认无问题才可装箱。除此之外,很多狡猾的毒贩会对毒品进行伪装,将其夹杂在其他寻常物品中进行邮寄,普通人用肉眼很难看出,所以每一个邮寄的物品都需要通过专门的机器进行二次安检,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

快递企业要增强企业责任感,明确自身作为禁毒事业的主体地位,自觉、严格、高效的配合国家,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强调“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是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的核心抓手和有效保障,确保三项制度落地是寄递安全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切实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清理整顿活动的重要意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加强领导、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强力推动。要重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各地邮政管理部门要与辖区内寄递企业层层签订安全承诺书,对拒不执行三项制度导致发生寄递安全问题的企业,坚决依法从严从快处理。

各级邮政部门特别重视了对寄递物流从业人员的严格培训。“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物流企业都开展了禁毒业务培训班,深入禁毒教育基地,通过仿真毒品、缉毒典型案例的宣讲,让寄递物流从业人员对毒品种类、性质、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对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辨别能力,也让每名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到毒品危害的严重性,提高自身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从源头斩断毒品流通渠道。

根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寄禁止寄递的物品,或者未按规定收寄限制寄递的物品。为响应禁毒号召,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各公安机关、邮政管理部门要建立禁寄物品源头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凡寄递渠道涉嫌传递禁寄物品的,要逐件溯源到具体寄递企业及其收寄人员。对收寄人员不执行收寄验视制度或明知为禁寄物品依然收寄、传递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国家会进一步将禁毒宣讲推广给大众,让每一名老百姓都明确毒品的危害,遇到疑似走私、吸食毒品的事件要积极进行举报,自发对寄递物流企业进行监督,不随意帮助不明人士寄快递,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权益。

关于寄递渠道禁毒,国家将持续抓好快递“三项制度”落实,强化禁毒知识宣传培训,加大执法力度,严防各类毒品进入寄递流通渠道,保证物流渠道的安全与畅通,维护国家人民与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国家邮政局犯罪分子邮政
数字
与谁接头?
2017年三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超百亿件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邮政进化史
阳高京杏 邮政极速鲜专供
一季度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长41.7%
浅议邮政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