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经济学视域下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探究
2021-11-03李家浩
李家浩
摘要:掌握物联网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捕捉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突出性问题,提出应对解决措施,旨在助力我国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物联网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驱动我国物联网产业早日收获发展新成绩,政府政策、产业市场、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均给予了一定助推,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进程日趋加快。但同时,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长足进步,一些缺陷不足大量涌现,如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缺失、欠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等。对此,基于我国物联网产业朝着市场化、国际化方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为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的不良问题。还需多方参考国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坚定产业集群化及自然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注入细胞活力,多方位彰显物联网积极性应用价值,实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物联网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1拓展产业新形态
物联网简单来讲就是“物与物”、“人与物”互联互通的前沿性信息技术,是“互联网”创新升级的时代产物。将物联网科学整合于传统产业,也是传统产业实现业态创新的新思路。
例如早期海港码头的实践作业,人员众多、机器轰鸣、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情境较为常见。但在“洋山四项”新型码头中,因将码头作业创新结合了物联网,深刻改变了以往作业形态。无需操作人员现场作业,塔吊、运输车等机械设备均实现了无人操作。且当货轮在码头停靠后,吊车可通过自动识别,将货轮内的集装箱安全吊起,并精准放置在自动转运车中。而转运车同样可依照集装箱特设的识别标识,将其运往对应停放点。呈现出了数台运输车有序运行、装货卸货全程自动化的良好新局面。
而这一局面的构建完全依靠了雷达扫描、信息采集及集成反馈、自动识别、自动控制、射频等先进性物联网技术。也正是因物联网产业的正当引进,传统物流业、制造业,甚至公共管理领域等,均实现了对以往冗杂、纷乱、危险等落后状态的新突破,建设出了平衡、协调、安全、绿色的优质新业态。
1.2提高价值产出率
总结“洋山四项”新型码头这一实例,凭借物联网技术优势生成的物联网产业可合理分配置现有的生产资源,加强劳动作业完成效率及价值产出率。“万物”互通互联能够降低因“人”操作失误产生错误问题的几率,并依靠技术突出的均衡、稳定、标准、精准等优点,驱动生产效率大幅增长[1]。可在解放人力、减少人工成本投入的前提下,促进更为多元的要素的实际价值创造。
2.产业经济学视域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问题
2.1物联网产业发展缺少统筹规划
现阶段,虽然我国物联网领域整体进步步伐较快,但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问题仍极为突出。换言之,物联网发展不具备清晰、规范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战略。我国物联网产业尚未构建出完整体系,“各自为政”、“自发发展”、企业间“零交流”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产业发展随意性、盲目性较强。因缺少顶层设计,产业发展中必需的资源共享将难以实现,催发投资浪费等问题层出不穷的发生。
2.2不具备核心技术及产业规模化
我国物联网产业稳步发展中,核心技术、规模化发展均未得到研发及形成,致使研发能力无法契合我国社会发展。一方面,传感器、智能通信、芯片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存在缺位,是我国物联网产业亟需攻克的难题症结;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同样未形成规模化的行业应用局面。即使信息化发展在近年间已积攒了保障基础,但纵观市场需要后可发现,信息化应用仍徘徊在低层次、小规模间。难以对物联网产业生态的上、下游各端口起到强烈的激励、带动作用,导致企业主体对参与产业链的主观兴趣与现实需要较低,而这也直接制约了我国物联网大范围规模化的应用、发展。
3.产业经济学视域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
3.1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物聯网产业作为科技领域迅猛发展下的创新型产业之一,可将其诞生、成熟的过程引申为科技领域发展新绩。物联网产业在起步发展阶段中,无论是技术、经济,或是标准、要求等多方面均存在部分不足,致使“市场失灵”问题的突发具有较高可能性,需政府部门发挥自身主导职责及宏观调控将其解决。
但站在长远、前瞻的视角分析,物联网的健康发展还应以产业化发展为侧重点,坚持以市场为核心主导。才可实现信息服务趋向规模化,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深度、广度逐渐增长。对于物联网产业来讲,因发展模式与发展完善性具有联动关系。所以,对于发展阶段的差异,则需采用不同发展模式应对。
3.1.1起步期选择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这一模式需政府部门统筹策划产业发展,强调“政产学研”互相结合。
在该模式导向下,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需建立合作关系,合规融合多领域的资金、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前沿技术,以及联合各层次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因子加以集成、创新,进而助推物联网产业的稳定发展。另外,通过多方协同合作,其各自资源将得到结合汇总,可在表现各自独有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创新创造能力、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升,确保物联网产业的革新完善收获有力支撑。
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起步阶段中,应覆盖城市管理、园林绿化、消防安全等社会公共管理领域,面向大众展示物联网技术实践应用的积极作用[2]。兼顾推出一套可行、科学、完整的管理方案,为物联网产业今后的长远发展筑牢关键基础。
3.1.2成长期选择商业管理模式
在经过物联网产业起跳发展时期后,物联网技术将日益成熟,需着手考量企业、领域的优势利用。并将此设定为成长期的发展重点,践行“商业管理”这一模式。在成长期中,应明确划定产业链整体上、下游的责权范围及任务分工。物联网专属核心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在成长期中同样可逐步完善,产业聚集、标准化雏形初现。
3.1.3成熟期选择公共服务模式
处于“公共服务”这一模式引导下,物联网将优化升级。在成熟期中,物联网可逐渐渗透于社会大众个体及其家庭中。在今后产业发展中,物联网产业专用平台、网络运营、系统、程序等软、硬件服务将进入以创新为主的活跃期。同时,物联网专属产业链也将走向完整、完善。在对社会大众个体及其家庭的物联网应用市场中的开发下,持有创新属性的商业模式将构建成形,物联网产业的成熟发展正式迈入快车道。
3.2产业发展策略
3.2.1加强产业顶层设计
发展物联网产业需触及众多领域,且环节程序复杂,难度较大。对此,可以国家战略为根本着力点,以战略部署为载体规划物联网核心技术创新更新、创建统一性产业发展体系。
物联网的持续发展不仅必须依靠政府部门、政策环境、各领域行业的协同支持,还需具备权威性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部门需深度研究、统筹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决策,驱动产业发展可从政策规定的约束中过度演变为市场活力及经济利益。
3.2.2优化物联网产业链
物联网可参考互联网发展策略,在初期以政府部门的帮扶为起点,逐步摸索出契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市场化发展路径。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因此,组建产业链集群将至关重要[3]。同时,还需突出产业集群的优势价值,打破行业以往传统的格局禁锢,构建出新型生产体系、生产形态。
除此之外,物联网产业的长久发展还需以商业、市场为助推器。对此,在产业进步进程中,应规划出多元、互利互惠、多方共赢的整体性商业模式。保证物联网产业发展各端口的企业商家均可获益,从而运用这种产业链上游下游、跨领域协同联动的运转模式,促使物联网产业稳步发展。
3.2.3加强核心技术研究
物联网的创新发展需及时打破技术应用的固化壁垒,从“心”解决技术完善难点,继而突出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主动性。
物联网专项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应摆放致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需要中。并以此为着眼点,推动物联网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升级更新。据了解,以我国当前综合国情实况,物联网不适用均衡发展这一模式。而应全面整合现有可用资源,注重发挥优势特点,通过全局统筹、循序实施、重点培养的措施办法驱动物联网产业健康成长。
4.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这一朝阳产业在我国具备较为辽阔的发展前景,但因产业发展中滋生出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缺失等大量现实问题,导致发展受限。对此,应以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为落脚点,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彩.物联网“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制定 专家建言破解产业发展瓶颈[N]. 上海证券报,2021-07-12(004).
[2]胡龙军.试议产业经济学视域下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5):67-68.
[3]楊宇静,林伟琼.美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专利法运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04):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