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修复研究
2021-11-03王欣
王欣
摘 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因此,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也得到了全面落实。然而,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在大多数情况下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對于滑坡区域生态修复的研究并不多。鉴于此,本文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修复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滑坡;边坡稳定性;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
1、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1.1、人为活动的影响
在大多数滑坡地质灾害事故中,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特别是最近这些年随着城郊地区基础建设的大规模落实,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逐渐延伸到了山区,在具体落实这些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到边坡稳定性。再加上在利益驱使下,矿山资源被无节制的开采,致使地质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也是严重威胁矿山地质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工程项目的建设如果对坡脚和边坡的开挖不合理,就会破坏整个坡体结构,从而很容易引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1.2、降雨的影响
降雨对边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抬高地下水位、降低岩体强度以及加大边坡内孔隙水压力等方面,对于很多山区的岩石边坡而言,岩体结构强度是保障稳定性的基础,而水的介质对硬质结构的影响并不大,却会影响岩体的软弱结构面,在长时间的雨水浸润作用下,就会导致整个软弱物的强度降低,抗剪强度便会越来越小,从而引发边坡失稳现象,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弱岩层地区和强风化带。
1.3、地震等灾害的影响
在大多数地震区域中,很容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由于受到地震引发的震动作用,会使山体松散、破碎,再加上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雨水会逐渐渗入到岩土体中,从而降低整个岩土体的强度,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1.4、岩土以及岩体结构特征的影响
在多数边坡中,岩土体中的亲水矿物比较多,其存在于泥灰岩以及滑石片岩等结构中,并且在泥质填充的破碎岩石中也比较常见,一旦这些岩石受到侵蚀,就会大大降低岩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同时,岩石的完整性也会受到岩土体结构层的影响,如果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就会导致岩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进而在掩体中出现孔隙,破坏整个岩体结构,从而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2、滑坡治理的相应措施
2.1、精准测定滑坡区域
如果某斜坡发生了滑坡地质灾害,就表明该区域的气候、地质以及外部活动因素比较活跃,从而严重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性。必须精准勘察该区域,明确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出现的主要原因。除了要详细勘察滑坡现场情况,明确滑坡区域的地质特征,判断是否有可能再次出现滑坡灾害之外,同时,还需要从宏观上对该区域进行检测,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重点监测地表裂缝等各项指标。
2.2、设置支护结构
挡土墙作为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最为有效且最常见的一种治理方法,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设置片石、石块以及条石等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类型,可以将其分成对应类型的挡墙,比如混凝土挡墙、块石挡土墙以及浆砌石挡土墙等等,其中,在滑坡地质灾害中,块石挡土墙比较常见,为了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山体滑坡现象,经常会将其设置在坡体的边缘区域。
2.3、设置截排水沟
岩土体中的水分作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需要严格按照区域地形设置截排水渠,这样一来也能够尽可能降低雨水对岩土体的侵蚀作用,降低土壤的重量,为岩土体结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实际落实截排水渠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基于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截面尺寸和排水方向,基于身体的情况确定排水指标,以免雨水影响边坡稳定性。
2.4、建设减压脚来治理滑坡
之所以会出现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坡体的滑动力比抗滑力大,面对这种现象,需要通过设置减压角来开展滑坡治理工作。也就是削减土石,并且将其转移到坡体的阻滑区域,以此来增强抗滑力,从而尽可能减少出现滑坡现象的几率。
3、滑坡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3.1、液压喷播技术
该项技术也就是借助喷播机,将保水剂、草种、木纤维、肥料以及水等根据一定比例为合成混合物,并且将其喷播在特定区域中,以此来达到恢复边坡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边坡表面喷播混合物,能够形成毯状覆盖物,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养分和水分,尽可能减少水分蒸发。
3.2、客土喷播技术
液压喷播和客土喷播的方法基本相似,客土喷播需要将种子和客土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之后,将其喷播在坡面上,客土能够给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植物会起到固结边坡表面的作用,能够尽可能降低雨水对工程带来的冲刷作用,控制水体流失速度。然而,植物的根系能够抵挡地表径流对边坡产生的影响,强化边坡的抗冲刷能力,保障边坡的稳定性。客土喷播方法经常用在侵蚀明显并且高大的坡面。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先对边坡进行整理,沿着坡面将从上向下进行铺设,确保坡面和网平顺结合,再喷播拌合基料,之后对其进行覆盖和养护。客土喷播方法的有效应用,不仅施工效果好,而且施工效率高。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也面临着喷播混合物不均匀的问题,因此,施工作业的开展必须在确保混合物搅拌均匀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喷播施工作业。
3.3、植生袋技术
植生袋技术也就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将保水剂、种子、土壤和肥料放在无纺布袋中,并且将其制作成植生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锚杆施工工艺固定植生袋在土质边坡上或者石质边坡上,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就会起到固定边坡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植生带技术在石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比较常见。一般而言,植生袋施工具有运输方便、出苗快并且施工简单的特点,但是,在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做窗格式的混凝土肋,就会影响固定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滑坡地质灾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会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为了能够尽可能避免这种灾害的出现,就需要强化边坡自身的稳固性,通过全面分析区域内的地层岩性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特点,有效落实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全面保障边坡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林枝祥.试论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91.
[2]李威.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227.
[3]范一平.某公路滑坡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山西交通科技,2015,(04):10-12.
[4]唐山.崩塌滑坡的工程治理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