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效果的措施研究

2021-11-03张丽梅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8期
关键词:机电安装建筑工程

张丽梅

摘 要:智慧楼宇的建设要求建筑机电安装的技术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应用PLC技术协作软件积极发挥立体模型的辅助作用,提高管线布置的科学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安排设置计划分配空间,提高合理性,才能做好管线之间的专业协调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加强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综合布置;提高路径

中图分类号:TU8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具有综合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在建筑机电安装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对管线布置加以优化,满足设备运行需求。尤其是当前建筑中机电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在不断增加,同时其结构组成更加复杂,只有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才能预防故障问题的出现,为人们的正常使用带来便捷,防止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建筑机电安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加强对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改进和优化,使其符合实际安装工作需求,防止对工期、质量和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要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确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实现对各个安装环节的优化,防止交叉问题的出现,以保障管线和设备的良好应用效果。

1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施工现场情况的勘察与记录,未能针对施工中的要点和难点加以重点研究,对于施工的指导性不足。(2)在图纸审核中存在规范性缺失,无法找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导致在施工中出现冲突。(3)施工人员对吊顶和维修空间的预留缺乏深刻认知,未能与后续工程项目的建设做好协同,容易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性造成威胁,不利于管线布局的优化。(4)在施工中缺乏先进技术手段的指导,在技术交底时往往只依靠平面图纸,施工人员对于设计意图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施工中出现问题。

2提高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效果的措施研究

2.1做好准备工作

管线综合布置的内容较多,因此需要全面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制订针对性的控制方案,降低机电安装的风险。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情况的全面勘察,获取场地信息、建筑结构特点、设备与管线分布情况等;明确图纸标高要求,对现场管线的位置加以确定,防止吊架位置和管线型号、尺寸等出现较大的偏差。在信息化时代下,单纯依靠人工的方式难以获得全面而精确的信息,因此在准备工作中可以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对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BIM技术能够在输入相关参数后进行基础建模,针对施工要求及标准实施碰撞检测,发现在管线综合布置中存在的交叉问题,从而对其进行可视化调整和优化,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防止意外状况的发生。

2.2科学选取交叉点位置

管线科学排布就是要减少不合理的交叉,通过更加精准的調查选择,不仅可以减少重叠或者是碰撞的问题,还可以更加合理地调整管线的位置和走向。一方面,在综合排布的过程中,要预留出管线的布置时间,一般来说,这个时间要控制在3~4天,通过综合排布技术的应用,这个时间可以下降30%~40%,但是,仍然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科学地安排施工的流程,首先要对建筑主体开洞口的位置进行精准的测量,才能为后续的管线综合排布创造出良好的空间,利用EMI技术对管线的各种交叉点信息进行及时的核对,确定节点图的位置与洞口的位置。

2.3确定管线进高度

高度的控制也是管线综合排布的主要内容,预留出管线综合排布的时间后,还要根据各种管线设备的对应位置来确定高度问题,如果高度不一致,就要调整位置图,选择科学的支架对位置进行合理的控制。一方面,要对剖面图和位置图的对应程度进行控制和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和图层叠加的方式寻找位置图和剖面图之间存在的差异点,更好地发现剖面图中显示出来的一些细节信息,从而对支架的定点定位进行优化设计。另一方面,要通过节点图控制的方法提高支架位置的针对性程度,专业管线要与高度良好配合,例如,车库地面净高度与专业管线之间的差值不得低于2.2米,这样可以保障空间的使用效率超过95%,实现业主方利益的最大化。

2.4科学进行施工设计

科学的施工设计是后期管线顺利施工的依据,根据图纸内容要不断进行深化,也就是从更多的层次维度,通过图层碰撞的方式,利用BIM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模型分析。设计人员要多次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全方面的数据感知和空间分析,保障安装施工之前,可以对质量问题有一个整体的预判,再详细按照BIM技术模型给出的图层标高、安装位置等具体的内容进行管线的小规模试点安装。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对已经出现的一些重叠、交叉和碰撞问题进行线路的整改,从而减少后续施工中存在的不一致现象。施工设计人员还要对建筑空间内各种集中分布的节点进行集中的质量控制,避免质量缺陷出现。

2.5管线分类管理

第一,在基地安装过程中,要对不同的管线进行分类,例如,供水管道与排水管道要分类进行,排水管道中,生活污水和热水污水要分开进行。不同的管道可能还会存在一些蒸汽废气排放的问题,例如,空调新风系统排放出来的热蒸汽就会造成水资源污染,因而要为这些管线预留出充足的空间,与燃气管线、建筑排气管、冷冻水管线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二,在安装过程中,要按照规范化标准操作步骤将车库综合管网进行优化设计与分析,对非机械停车库尽可能保障其位置靠近停车的上方,人防车库的综合图也要考虑在停车位置的上方,机械停车库的距离控制要满足量化分析标准。

2.6运用综合平衡技术

综合平衡技术是管线综合布置中的核心技术,旨在通过多种管线的有效协调达到平衡的目的,在明确安装顺序的基础上,保障管线的良好运行状态。在设置第一级管线时,应该在排水管上方设置弱电管、电气管、弱电槽和电气槽等,排水管的排水性能会受到坡度的影响,因此应该合理控制坡度误差。通过隔离技术的运用,降低对弱电线缆和电气线缆的干扰。在设置第二级管线时,在最高层安装具有较大半径的特殊管线,准确标记机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其他工程的影响,管线平行设置中需要错开上下接口。在第三级管线的布置中,要防止支管的冲突问题,减少缠绕和弯曲现象,采用直线形式。根据管线的检查维护需求确定合理的位置,为后续工作提供便捷。从管线的功能角度进行分析,在采用综合平衡技术时应该考虑到坡度和消防需求,增强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工作人员应该最先开展上层管线的安装布置,为大型设施的应用奠定基础,确保设施位置的准确性,完成相应管线的连接。运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能够实现对工期的有效控制,防止受到交叉现象和连接不正确等问题的影响,为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结束语

将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可以增强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便捷,使建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在施工中缺乏全面规划和交流沟通,也会导致诸多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威胁后续使用。为此,相关人员应该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通过控制施工要点、考虑吊顶和维修空间、合理选择管线、融合BIM技术和运用综合平衡技术等加强全面控制,促进工程项目的快速实施,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松.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策略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132-133.

[2]李达.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0(2):94-95.

[3]苏楠.基于BIM技术实现机电管线安装的优化管理[J].地 产,2019(23):91.

猜你喜欢

机电安装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制药厂机电安装技术的创新研究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论大型人防工程中的机电设计与安装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要点及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