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抗震技术的应用

2021-11-03张晓峰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8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张晓峰

摘 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修建了很多不同规模的建筑,以此满足人们生活以及办公的需要,但是我国很多地方接近地震带,发生地震灾害的风险较高,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对目前应用的抗震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依照抗震技术要点做好建筑整体的抗震处理,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给建筑结构以及使用者造成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威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抗震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加,部分工程处于地震高发地带,在施工过程合理应用抗震技术可有效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障建筑处于特殊环境的安全性。施工环节抗震技术可受到建筑设计、施工方法以及建材等影响,因此,需要探索出抗震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提高建筑质量。

1抗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地震灾害作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与应用期间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之一,由于其灾害作用对建筑结构产生的破坏力较大,且具有一定的难以预测性与控制性特点,容易引起地震灾害影响下建筑结构被破坏等问题发生,从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其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威胁建筑用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针对这一情况,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所采用的抗震技术及其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通过合适的抗震技术选择和应用,使得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因地震灾害作用导致的建筑房屋倒塌情况也不断减少,对建筑住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障作用日益突出。由此可见,抗震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和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抗震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合理选择与应用,使得抗震技术在建筑结构安全与稳定性保障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但在建筑工程的是施工与建设中,仍然存在有一定的地震灾害作用引起的建筑房屋结构破损或倒塌情况,导致建筑结构的原有功能和作用逐渐消失,不仅影响建筑房屋的正常居住和使用,而且对建筑用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形成极大的威胁,应引起重视。

2建筑工程施工中抗震技术的应用

2.1抗震接地设计应用

接地设计是抗震技术应用的重要部分,能够充分起到抗震技术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抗震技术中的接地设计较为复杂,对于设计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要求都较高,必须做好设计质量的严格把控。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建筑会受到四周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通常情况下抗震和保护地都需要在大楼基础钢筋网中进行接地处理。比如电源TN-S5系统的应用,需要将底层变电设置引出接地,保障接地的安全性。主要原理在于建筑基础钢筋网可以起到自然接地网的良好作用,通过柱子的钢筋内部设计,能够在下线引出的同时直接将屋顶的接闪器进行链接,使楼层钢筋实现抗震的电位面,既能够保证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又能够使建筑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2.2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

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也是目前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抗震技术。对于半主动控制抗震技术而言,主要的工作形式是利用一些控制部件来对施工建筑物进行结构参数的测量与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其中所谓的控制部件指的就是具有调节功能的载体,它们只需要很小一部分的能量,就能实现微弱电流形式的能量供给。目前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半主动控制抗震技术,主要采用的是用电键来作为工作的控制部件,并且由它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建筑结构的动态特性。而对于主动控制减震技术而言,它受到地震等级边界的影响很大,大大提升了对建筑物结构参数的要求。由于抗震力在实质上来说属于一种反向力,所以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建立一个感应系统,并通过这种地震波与抗震力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抗震、隔震的目的。

2.3基础抗震

在施工环节,应用此类技术时,主要是通过支撑、橡胶等物体,利用支撑结构的性能,将地震冲击力阻隔,从而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在操作过程,应在建筑基础施工环节对特定位置展开抗震施工,设置一种抗震装置,将地震能量进行传输,并控制能量的影响范围,进而实现抗震目标。可使用砼砌体、钢筋砼等结构进行地基施工。还可使用橡胶隔振垫,将其设置在建筑基础底部位置或者柱顶之间,将基础与上方结构相互隔开,改变建筑结构力作用效果,减轻地震作用力。这种隔震体系具有较高的垂向压缩强度,垂向荷载可高达50-2000t。与此同时,水平位移的极限可达10-50cm,水平方向的刚度形变量较小,处于0.25-1.8kN/mm,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保障建筑基础初始刚度较大,不但能抵抗轻微的地震力以及风荷载,而且当发生强烈地震时,结构具有良好的柔性,可产生滑动,提高建筑刚度,保障建筑安全。此外,应用基础抗震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持久性,使用寿命>70年,適合应用在低层、多层等建筑当中。

2.4加固技术

在施工环节,可使用加固方法对建结构展开整体处理,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例如:在施工过程利用钢筋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砌体,可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利用砌体进行加固时,施工人员应利用水泥浆,保障其粒径<20mm,坍落度为50-70mm之间,强度为C20,配合钢筋网对建筑加固。施工过程先将水泥浆铺筑在建筑结构上,由于其材料性能的优势,可从整体提升结构的紧固性,还可防止结构产生裂缝,导致墙体渗水问题。泥浆敷设之后,利用钢筋网在建筑外侧设立保护层。应用此技术之前,基础部分没有特殊处理时,其抗震等级不高,因此适合应用在建筑对抗震要求不高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建筑的实际结构特点,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混凝土抗震墙,施工时应注意抗震墙和建筑整体的抗震等级相同,这种加固技术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对于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不能应用加固上述加固技术时,可采取聚合砂浆、纤维混凝土等方式加固,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2.4钢筋混凝土框架

施工单位需要从以前建设的建筑以及发生过地震灾害的建筑中吸取抗震技术应用的经验教训,从而对发挥重要抗震效能的建筑框架结构进行重点设计,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加固作业,具体的加固方法为:施工人员可以使用钢支撑构件、减震耗能支撑构件,将其布设在能够消解抗震作用力的地方,并且需要将钢支撑安装在建筑整体框架的各个柱体的间隔位置处,以此可以有效提高结构框架的稳定性以及抗震刚度,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地震灾害,此种层层设置的框架与钢支撑架,可以保证建筑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形情况,而且置于结构框架中的耗能支撑架,可以在地震来临时对大量地震能力进行吸收处理,最大化地控制此种地震作用力对建筑本身构造所致的不良影响。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应用是在民用住宅、工业厂房、特殊建筑等多种建筑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能够使建筑的安全性得到更好的提高,避免在地震灾害发生时造成的人员和财务损伤。通过对抗震技术应用的分析能够更好的强化对抗震技术应用的了解,有利于抗震技术应用的学习和提高,尤其是对当前抗震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更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才能够使抗震技术更好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参考文献

[1]芦白茹,严心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结构抗震技术应用[J].科技展望,2019,25(34):22.

[2]王峥峰.探讨建筑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0):124.

[3]黄世敏,王亚勇,戴国莹.建筑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与实践[J].建筑科学,2020,29(11):47-56.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管理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初探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模式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