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2021-11-03孟凡浩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8期
关键词:后浇带注意事项施工技术

孟凡浩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总量和单次施工体积也日益扩大。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经常遇到的开裂等质量问题,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分区、分段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而受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个性化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建筑结构分区之间都需要利用后浇带进行施工分割。后浇带不仅对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起到重要作用,还对后期的防水工作意义重大,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就要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加强质量控制水平,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后浇带的含义

所谓后浇带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物受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的墙体、板、梁等结构区域提前设置并预留相应宽度且后期能实施混凝土浇筑的区域。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建筑施工中,这种方法简单便捷、成本较低,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出现的沉降难题。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置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通常会因为产生的应力的沉降差以及温度的变化因素,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就可以将这一问题有效地避免。而“抗”指的是,在应力保持平衡的情况下而需要进行的工作。例如:当建筑工程施工完成1个月之后,产生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混凝土来填充这些裂缝,如果不进行填充的话,就会影响到高层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3后浇带技术施工要点

3.1 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统筹开展后浇带作业之前,应该将充足、科学的前期筹备工作高效落实好,全方位保障后浇带任务有序开展。一方面,需提前在工区安装格栅灯、钢丝网等设备装置,构建出均匀性的施工布置、健全的架构网络,增强模板设施的刚度、强度,使其可以从多方面完美地匹配后浇带作业统一性的规程、规范,预防因建筑物自体性质例如高层、超高层工程无法彻底避免的大横向跨度引起的地下室、架构本体、裙房等部位发生沉降情况;另一方面,应该准确把控钢丝网装置两侧负荷压力的强度,杜绝压力超标、未达标现象导致的施工不良问题发生,并关注后浇带结构的振捣动作频率、时间,将其根据施工现场各类实情合理设定,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浆液流失、减少,使混凝土发挥优质效能。

3.2后浇带模板支设

模板支护是建筑后浇带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依照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模板支设,对两侧断面形式进行合理确定,并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出现施工失误进而影响工程质量。一般而言,当建筑对地下室防水有较高要求时,模板支设不应该设计成直槎形式,同时也不要在底板钢筋上进行焊接;为了提高后浇带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侧压力的作用使模板移动,施工人员要做好模板的加固工作,可以在钢筋骨架中加设斜拉筋和水平拉筋,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固有模板支护系统的支撑效果。

3.3浇筑振捣

在建筑后浇带施工混凝土浇筑环节,由于混凝土浇筑的宽度和总体材料数量较少,降低了检测和材料试块等相关质量要求,从而给建筑后浇带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局部振捣不密实是后浇带结构不稳定、防水性能较差的基本问题,应根据建筑后浇带高度特点进行分层浇筑和振捣密实,以防止产生气孔和空鼓现象,做好模板湿润度的控制。选用合理的振捣设备,在振捣过程中,还要防止对钢筋造成破坏和移位,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3.4后浇带间距和宽度

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要合理设置后浇带间的距及宽度要根據现场施工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并且施工工艺也要按照后浇带施工技术来进行设计。同时,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对钢筋的型号以及应力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因此,在对副筋与主筋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应力的承受能力。

3.5断面与浇筑时间

在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中,施工单位应该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着重规避后浇带直缝类别的断面形成,需要将其设计策划为一致符合混凝土的施工断面形式,这样将有利于分散建筑物主体架构所承受的大量集中的强大负荷承载力,消除主体结构发生变形问题的隐患风险,还能够降低高层及超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结构施工后期后浇带部位产生直缝等不良问题的可能性。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常使用后浇带形式的断面施工工艺有三种。其一,平直缝。工作人员在平直缝样式的后浇带作业施工时,应该重点关注其与建筑物主体架构墙体板装置的厚度,将实际作业厚度精准把控在0.3m以下。其二,阶梯缝。后浇带为该类型作业时,则需将墙体板装置厚度维持于0.3~0.6m标准施工范围内。其三,企口缝。当后浇带施工断面为企口缝时,工作人员可将墙体板装置厚度控制在0.6m以上,确保后浇带工艺与建筑物主体的匹配性。在后浇带完成浇筑任务后,工作人员应完成冲洗、清理工作,增强混凝土功效的结合性能。

3.6后浇带养护

建筑后浇带施工完成后,要在进行养护后再拆除模板,切忌提前拆模和提前使后浇带承受压力。还应加强养护期的监督管理和保护,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和养护措施的执行检查,避免造成后浇带的强度不足和破坏。并根据不同季节温度和环境的影响,做好建筑后浇带的养护措施,严格按照养护要求进行洒水、覆盖或保温处理,保持后浇带的应力扩散速度适中,防止应力集中而产生温差应力裂缝。

4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预留好后浇带的位置。很多工程施工后需要单独做好后浇带的设置,在设置前需要和设计单位深入沟通,确定施工方案可行后方可进行后浇带施工。在一次浇筑留设后浇带后需要用围栏、覆盖物等保护好,避免油污、水体、杂质进入到缝隙当中,禁止随意踩踏。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的类型进行合理地确定。伸缩后浇带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完成收缩后视情况确定浇筑时间,通常在建筑工程施工60d后进行伸缩后浇带浇筑。沉降后浇带需要在建筑物和裙楼完成基本沉降后进行浇筑作业。在施工中为了提高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的时间浇筑,并且浇筑工艺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在完成后浇带浇筑后,需要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处理,实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确定好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如果后浇带位于地下室厚底板、大梁等位置,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不会出现开裂的问题,需要在施工中做好模板支撑,避免施工中出现漏浆现象,同时要做好止水带,防止后浇带出现渗漏水的问题。在没有补浇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的梁板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此时不得拆除混凝土两侧的模板,避免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

结束语:

总之,后浇带技术对建筑施工至关重要,在解决建筑沉降,减少温度影响以及缓解建筑工程变形等方面作用显著,后浇带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施工单位要严格建筑标准来设置相应的后浇带。

参考文献:

[1]曾凡.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工艺分析与研究[J].砖瓦,2020(08):122+124.

[2]王俊.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124-125.

[3]于理想.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2):266-267.

[4]况勋华.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47-48.

[5]张军锋.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2):52-54.

猜你喜欢

后浇带注意事项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