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分析
2021-11-03蒋家发
蒋家发
摘 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传统落后的采矿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要对现有的采矿技术不断的提升。加大对采矿过程的安全管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提高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尽管当前的采矿技术比较成熟,但是这些技术还存在着缺点。随着国内采矿业的发展,需要矿产开采单位提升采矿设备水平,加快推动采矿设备的升级,引入更多高端的安全管理技术。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引言
采矿作业特别是煤矿是一项充满危险的工作,尤其是在井下作业环节,各类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历来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由于有些煤矿所在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增加了开采的难度,为了保证这些矿产能够高效安全的开发,应该科学选择开采技术,同时配置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开采过程顺利稳定。
1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现状
随着采矿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矿山的开采频率也不断提升,但随之带来的安全事故也在急剧增多。为了提高安全系数,降低人员伤亡,就必须及时掌握采矿技术及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首先,地下矿山环境复杂,在开采过程中应使用适宜的开采技术。以矿山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开采作业,还要借助有效的辅助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开采事故的发生。但是这种做法也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具备过硬技术手段,致使出现操作不当或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从而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作业。再者,采矿设备性能落后,部分施工单位在采矿时依旧采用传统的气腿式凿岩机机械装备,既沉重又影响施工进度,对于一些关键的环节,甚至用人工钻进的方式来完成,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矿工程沿用这种传统的采矿技术对施工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先进的设备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行。最后,对于光面爆破这一先进的技术在部分采矿企业中也没有得到采用,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
2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
2.1深层井采矿技术
深层井采矿技术是当前最为主要的技术,有效支撑着开采工程,一般情况下,这类技术被应用到煤矿岩石受压低、冲低压低及地热危害较大矿产区,这部分区域是施工重点,主要解决的是矿压控制、深井通风、井巷布置及瓦斯和低压防治等工程,全面保证开采条件,提高安全能力。这项技术在第一道施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危险性较高,工作条件艰苦,如果控制不力,则会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要全面排除危险隐患,才能保证施工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具体的采矿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提高调查能力,通过数据支撑,把握好重点区域与环节,明确深井围岩状态、深井场地环境变化等情况,才能形成科学有采矿方案,提高安全性,保证整体效率提升。虽然技术几经创新与调整,但当前深层井采矿技术应用情况并不乐观,依然存在巨大的危险,施工过程安全隐患一直得不到有效排除,如無法准确预知深井作业环境变化、应力检测难等都影响到了开采的质量,增加了安全隐患。
2.2露天开采技术
针对于露天开采技术来讲,露天开采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较而言,露天开采技术没有繁杂的操作流程,同时又是一项较为基础的开采技术,在大多数的采矿企业当中,露天开采技术被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露天开采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最主要就是通过水力开采或是机械开采这两种方法进行的,通过将地表矿床当中的矿物质分离出来,然后在对矿物质进行深入的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矿产资源在较为浅显的地方,这时就会运用大型的采矿机械设施,在操作的过程中都会遵守自下而上的开发原则。与此同时,露天开采技术的操作流程由地面准备工作、矿床疏干工作、创建基础工程工作、煤炭分离工作、开发煤矿以及恢复地表工作构成。由于露天开采技术没有过多繁杂的操作流程,所以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被大范围的运用和推广。
2.3打造健全的采矿安全管理体制
首先,要在采矿工程施工中建设教育安全的管理体制,对于采矿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约束,这样才能够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者其他的原因可能会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在采矿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针对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于施工作业的步骤进行分配和管理,发挥出安全管理机制的实效性,生产的权利和责任要科学的安排,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实际的采矿工作流程当中,应当严格的按照有关的行业标准进行操作,避免由于违反规定造成的安全隐患,务必保证采矿作业井然有序的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另外一方面,在工作人员的招聘环节中,应当要注意挑选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同时对于老员工,应当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学习专业知识。除此之外,采矿工程的进行过程应当服从上级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建议和安排,开工之前必须要制定合理详细的阶段性目标,做到有备无患。工作人员还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的监管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落在实处,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培训教育打好安全基础,全面保障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4注重安全常识教育,使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
现如今,在采矿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员自身缺乏安全意识、采矿工作精神松懈、忽视安全出产,致使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采矿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础,必须从每名施工人员做起。采矿企业必须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尤其要明确安全出产的重要性,将安全出产作为每名施工人员的工作规范。想要使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以此来保证其按照出产规范操作机械设备。除此之外,还要训练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使其具备应急逃生的能力,如:可开展实际演练的活动,在施工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启动紧急预警装置,不仅能够了解相关人员对技能掌握情况,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应对能力,从而为保障采矿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采矿工程中,必须要发展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全面开发开采新技术,适应不同地质情况的矿区进行开采工作,落实采矿施工安全生产,打造健全的采矿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安全生产的规划,重视通风管理,进行安全职责认证,提高我国现代采矿的效率,让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能够协同并进。
参考文献
[1]叶林.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0(19):64-65.
[2]郑媛.煤矿工程采矿技术及安全管控策略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0(10):19-20.
[3]嘉如慧.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