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2021-11-03黄瑶季勇
黄瑶 季勇
摘 要: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享受着现代便捷的生活服务。他们沉浸在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中。同时,他们也要品尝到环境无节制发展改造带来的一系列苦果。如今,空气污染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相对薄弱,制度和排放标准不科学、不完善,制度的落实也遇到了问题。因此,空气污染一直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这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自愈能力的范围。可以说,加强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势在必行,应引起有关单位和人员的高度重视,把治污责任落实到位,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导言: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各类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针对现阶段各方面空气污染问题,切实完善和优化相关防治管理工作,真正结合当前空气污染问题实际,做好相应的解决工作,更好地把防治结合起来,实现当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对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具体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可行的经验和借鉴。
1 大气污染的影响
1.1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破坏臭氧层、造成全球变暖和形成酸雨。首先,氟利昂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因此,臭氧层的空洞越来越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一次次被削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遭受这种疾病的折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难以维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其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就像在地球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玻璃,造成了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将继续上升,两极冰川将融化,异常天气将频繁出现。最后,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一旦某一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过高,再加上水汽,酸雨就会落下,腐蚀建筑物和农作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2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不仅会危害生态环境,还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例如:人体吸收大量悬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会沉积在肺部,对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二氧化硫会造成人的新陈代谢失衡,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人的智力也会受到损害。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因为一氧化碳是煤不完全燃烧的产物。许多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如果用气后不能及时关闭,人们将面临煤气中毒的危险,严重时甚至窒息。可见,大气污染危害相当大,大气污染的防治不应失去。
2 基于环境工程视角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分析
2.1 为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做好顶层设计
政府要担负起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构建全面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和框架,做好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监督实施等工作。在污染监督监测方面,综合运用新技术、新系统,开展严格、扎实的实时污染检测,通过卫星和北斗定位系统开展天基领域宏观探测,区域大气环境监测通过无人机和人工巡逻机进行,通过地面人工站采样分析进行详细的点监测,同时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及时向有关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报告监测指标异常情况,并进行深入调查和跟踪处置。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完善大气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把污染防治作为红线和底线要求,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标准体系,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法律的适用和实施,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要加快环境保护犯罪的司法处置进程。在落实监管责任方面,要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落实各方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同时,要落实中央环保专项督查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审核力度,坚决把大氣污染防治政策落实到位,严肃处理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责任主体。
2.2 加强各类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
目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类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仍然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从环境工程的角度来看,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重点任务之一。其排放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进一步严格尾气排放标准要求,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检测及其达标检测。能源部门、环保部门、汽车生产企业要共同努力,在现有基础上,生产出石油能源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低、尾气处理技术更先进的汽车。环保部门要逐步提升车辆排放标准水平,限制黄标车的运行范围,加大对不合格车辆的淘汰力度。
2.2.2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包括油电混合动力、太阳能等新技术产品。国家应当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帮助汽车企业改进新能源技术,进一步提高汽车的性能、稳定性和污染物排放。
2.3 着力加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一方面要防止污染,另一方面生态恢复和建设也至关重要。由于早期环保重视的力度不够,造成环境的污染。比如,如果仅仅取消污染气体排放标准的不合格产能,机动车的使用受到限制,但这只能减缓污染物的增加,不能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生态修复应在开展绿化工作中发挥作用,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因地制宜建设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通过光合作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城市和山区的绿色植被可以为人类释放更多的氧气和新鲜空气。统筹山、林、湖、海生态环境整体修复工作,促进生态圈良性循环,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增加水环境化学需求,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多利用生物质能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减少化工废弃物排放,利用生态自愈,促进空气质量的全面改善。
2.4 做好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加强舆论引导是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培训引导,使公众全面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防治政策和技术,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自觉从自身做起。首先,可以通过在社区、单位、公共场所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册、开展各种环保讲座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在各级学校组织环保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渠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网络宣传,如制作各类环保纪录片,邀请环保专家和公众人物在知名网络平台上进行环保知识讲座等,并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开发相应的低碳环保应用,如步行软件等,不仅可以帮助市民健身,还可以实时展示减少机动车使用后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最后,要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环保法律法规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走进机关,开展讲座、走进影视剧,在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上以纪录片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让公众了解危害大气环境的法律后果以及对他人和自身的严重危害,强化大气保护观念,从侧面做起,做大气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实践者。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的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因此,人们应增强环保意识,采取多种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有效保护大气环境,最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文娟,韩俊超.试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7):38.
[2]张长斌.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7):160.
[3]杨宏伟.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J].低碳世界,2020(6):37.
[4]胡凯源.浅谈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9(2):221.
[5]张秀玲.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防治与管理[J].区域治理,2019(3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