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
2021-11-03陈灏君
【摘要】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麦克白》篇幅最短,却最为血腥沉重。在此剧中,膨胀的野心及对权力的欲望是悲剧的根源之一。莎士比亚展现了人们面对权力之欲的考验时所做出的迥然选择:麦克白觊觎王位,麦克白夫人追逐权力,班柯的淡然处之。本文将就麦克白的由野心所引发的堕落与悲剧进行讨论。
【关键词】野心;麦克白;堕落
【作者简介】陈灏君,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一、序言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在其所有悲剧作品中篇幅最为短小,仅比《哈姆雷特》的一半稍长。然而仅仅用了一千多诗行,莎士比亚就栩栩如生的讲述了一位英雄的堕落。
剧中主角麦克白,从一位骁勇善战、立功归来的战斗英雄堕落为谋害人命、弑王篡位的暴君,令人唏嘘。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评论家始终在探讨这部剧的本质:这是人物角色的悲剧?抑或是道德沦丧的悲剧?还是引人深思的寓言故事?无论观点如何,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切皆源于麦克白逐渐膨胀的野心,这既是作品凸显的主题,也是悲剧的起因。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英雄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堕落,而故事又是如何进展的,就有必要思考并回答关于麦克白及麦克白夫人野心的一系列问题,例如:麦克白的企图是什么?是何人何事引发了他的野心?谁的野心更大,麦克白还是麦克白夫人?结果如何?代价几何?
二、麦克白的野心
1.何为“野心”。在《圣经》里,“ambition”并不都是一个贬义词。它可以神圣如“传播福音”的理想(Bible, 2003: 127),也可以简单如“依靠自我、照顾自己的安稳度日”;但它一旦和自私自利结合,就会吐露邪恶的气息,就会与以下这些字眼为伍:盲目崇拜、巫术迷信、仇恨、纷争、嫉妒、暴怒、分歧、内讧。(Bible, 2003: 46)
那该如何定义“ambition”这个词呢?字典给出了各自的释义:对于成功、财富、权势等的渴望或决心(Hornby, 2006: 50);对于权力、荣耀、名望或者财富等不同凡响的成就的极度渴望,并愿意为之而全力以赴 (Webster, 2003: 62)。换言之,“ambition”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欲望,而权力是其最为重要和难以抗拒的目标之一。
2.野心的唤起。初始之时,麦克白也是一个明智讲理、品行端正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时的他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司各特就认为:“人们之所以对于麦克白这一角色有着持续不衰的研究评论的浓厚兴趣,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共有的内在倾向性,即容易陷入诱惑和罪恶的陷阱之中。麦克白极度膨胀的野心怂恿着他谋杀了国王邓肯;而这一罪恶行径的完成,却开启了他之后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行,最终导致了英雄的彻底堕落。”(Scott, 1992: 236) 在一个偏远之处,麦克白曾偶遇三位女巫,并被告知他将被晋封为考特爵士,并最终加冕为王。一开始闻听此言,当麦克白理智尚存时,他也曾经质疑过这番话的动机所在:
“两句话已经证实,这好比是美妙的开场白,接下去就是帝王登场的正戏了。这种神奇的启示不会是凶兆,可是也不像是吉兆。假如它是凶兆,为什么用一开头就应验的预言保证我未来的成功呢?我现在不是已经做了考特爵士了吗?假如它是吉兆,为什么那句话会在我脑中引起可怖的印象,使我毛发悚然,使我的心全然失去常态,卜卜地跳个不住呢?”(Liu, 2004: 49)
可惜的是当他质疑女巫们的动机之时,却从未想到过另一种合理的假设:实际上女巫们正把他推向充满了邪恶和绝望的万劫不复之地。他认为女巫们的到来“不会是凶兆,可是也不像是吉兆”,并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釋。所以,至少此时,他的理智尚未完全被野心所蒙蔽。而且麦克白不仅在一开始就对女巫们的动机心存怀疑,他也对谋杀国王邓肯后所面临的道德谴责有所疑虑:
“他到这儿来本有两重的信任:第一,我是他的亲戚,又是他的臣子,按照名分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第二,我是他的主人,应当保障他身体的安全,怎么可以自己持刀行刺?而且,这个邓肯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要是把他杀死了,他的生前的美德,将要像天使一般发出喇叭一样清澈的声音,向世人昭告我的弑君重罪;”
在此处,麦克白说出了他反对谋杀他敬爱的国王的理由和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似乎并不考虑篡位,但事实上却接受了考特爵士这一封号。“要是命运将会使我成为君王,那么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我自己费力。”(Shakespeare; I, iii, 141-142) 麦克白的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他隐藏的野心。但此时他的野心还未让他变得暴虐专制,因为他对于超自然的力量尚怀有一丝敬畏之心,而没有被所谓的吉兆冲昏了头脑。
麦克白夫人的企图心却完全点燃了麦克白的野心,使其走上了成为暴君的不归路。而班柯却与野心勃勃的麦克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于女巫们的预言,他表现得更为理性与审慎。而莎士比亚正是通过这一鲜明的反差凸显了麦克白这一任务的悲剧性缺陷。“有一种评论观点认为班柯这个角色有其不可替代的象征性意义:论能力,他与麦克白不相上下,善用可赢得上帝的眷顾,反之则招致上帝的厌弃;但他又与麦克白迥然不同,他并不迷信于女巫们和她们的预言,也就不会屈从于她们的引诱。正是班柯对于女巫预言的理性对待,突出强调了麦克白由此而起的步步沉沦。”(Scott, 1992: 238) 班柯之所以能理性处理这一切,是因为他不似麦克白野心勃勃、极度膨胀,从他的话中可窥见一二:
“您要是完全相信了她们的话,也许做了考特爵士以后,还渴望想把王冠攫到手里。可是这种事情很奇怪;魔鬼为了要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在重要的关头我们便会堕入他的圈套。两位大人,让我对你们说句话。”(Liu, 2004: 47)
班柯在麦克白被告知将成为考特爵士之后立即说出了这番话,可见他拥有清醒的头脑和缜密的逻辑推理。如若他也是个野心家,他必将挂心着攸关自身的预言,以及后代子孙的荣耀。
3.野心的推动。不仅仅是麦克白在野心和欲望中迷失了自我,他的妻子也无法幸免。实际上,麦克白夫人比她的丈夫更加的狠心无情、野心勃勃:她了解她的丈夫,知道和自己相比,他是一个性格温吞的人,不像自己一样的专横霸道、冷酷无情;担心麦克白犹豫不决、不敢谋杀邓肯国王,她就巧舌如簧、极力说服;最终,她成功的操控着麦克白,使其犯下了骇人听闻的罪行,以满足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值得注意的是,与麦克白不同,麦克白夫人的野心一点即燃。当她一收到丈夫的来信,得知新晋的头衔和女巫们的预言之后,便当机立断做出决定,付出任何代价也要问鼎国王的宝座;而麦克白所忧心的女巫们动机不纯或者谋杀国王要背负的道德谴责,对她而言毫不存在;相反,她立刻确定要除掉国王,并即刻付诸行动。这就难怪有人认为她是女巫,具备了女巫的一切要素:狡诈、恶毒、无道德底线。
如此丧心病狂、被野心支配的一对夫妇害人又害己,正如谚语所言:何处有嫉妒和野心,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种恶行。布莱克莫也说道:“这对夫妇各有自己的伤痛所在,而麦克白夫人的伤痛导致其处于一种‘性别特征不明的状态,这一状态的持续又使她如恶魔缠身:即将谋杀国王所引发的些微内疚,却逐渐变为一道诅咒,附着在她失去女性特征的身心之上,让她觉得这一点点的善之水并无法清除她的恶之行。”(Blakemore, 1974: 1310)
三、结语
莎士比亚向我们展示了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是如何被贪婪的野心侵蚀殆尽,最终完全丧失了应有的理智和判断力。麦克白最初尚能理智的控制他的企图心,然而最终仍被快速膨胀的野心所吞噬。当面对难以抗拒的权力诱惑时,他经历了痛苦的挣扎,最终选择抛弃道德、泯灭良知,向内心的欲望之兽投降。可以说,并非女巫们精心设计的预言让他们误入歧途,正是这对夫妇贪婪的野心唤醒了自身的邪恶。麦克白第二次向女巫们询问预言之事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总而言之,在《麦克白》这部作品中,野心既是人物角色致命的性格特点,也是悲剧发展的推动力。麦克白夫妇的沉沦堕落及之后一系列血腥的谋杀皆源于此。
参考文献:
[1]Blakemore, Evans.G (ed.). The Riverside Shakespeare[J]. Boston: Houghton Miffin Company, 1974.
[2]Hornby A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 Beijing: TheCommercial Press, 2006.
[3]Lacan. Jacques.?crits: A selection[M]. New York: W. W. Norton, 2002.
[4]Scott, Mark W. (ed.). Shakespeare for Students[M].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
[5]Webster, Merriam.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M]. Springfield: Merriam Webster, 2003.
[6]Zhu Gang.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 2008.
[7]李騰宇.《麦克白》中女巫角色探析[J].电影文学,2009(9):54-57.
[8]刘海平,朱雪峰.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麦克白[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10]圣经[M].南京:南京爱德印刷公司,2003.
[11]万鹏杰.《麦克白》中女巫形象的作用诠释[J].外语研究,2005 (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