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03甄晓建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护理工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甄晓建

摘  要: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7年2月~2019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DPN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添加中医护理干预,将患者护理效果、足部神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  在护理效果方面,研究组比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足部神经评分方面,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足部神经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DPN患者护理工作中,通过中医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实现患者护理预后生活质量的合理优化,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工作;中医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5-0114-02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进而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威胁[1]。基于此,研究人员表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护理模式的有效探索,从而能够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2]。在这一问题上,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部分医疗人员将中医护理方式融入到DPN患者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针对在DPN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2月~2019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DPN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30~71岁,平均年龄为(49.51±3.87)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7.88±0.36)年;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为(50.71±2.78)岁;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为(7.79±0.38)年。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检查符合DPN的诊断标准[3];②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可以与医疗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语言问题,无法沟通;②患者患有恶性肿瘤;③患者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无法实现自我意识的合理表达。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糖尿病饮食和降血糖治疗,同时选择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治疗以及实施营养神经治疗。

对照组应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①做好患者血糖数值的定期监测;②做好饮食运动计划的制定并督促患者落实;③做好降糖药物的发放并做好使用方法的说明;④做好DPN知识的合理宣讲。

研究组添加中医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包括:①情志護理。中医认为,患者情绪状态与肝脾功能的关系相对较为密切,从而影响患者气血运行,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帮助其有效实现治疗信心的建立,以便实现怒、怨、急等不良情绪的合理消除。②中药泡脚护理。医疗人员应使用益气活血、清热解毒的药汤指导患者进行泡脚,泡脚频率为30 min/次,1次/d,在泡脚结束后,应采用中医手法对患者足部与小腿进行按摩,从而有效实现气血的滋养与不同神经反射区的合理舒缓。③中医饮食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医疗人员应指导其进行食材的选择,例如,对于寒凝血瘀患者,建议多食用韭菜、龙眼等,对于肝肾亏损患者多食用羊肉、狗肉等。④运动护理干预。医疗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五禽戏与太极拳的练习,以便帮助患者实现神经末梢循环的合理缓解。

1.4  观察指标

将患者护理效果、足部神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其中,护理效果:显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合理改善,无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足部神经评分根据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根据症状及7项体检包括检测足部压力觉、位置觉、温度觉、振动觉、针刺觉、跟腱反射和摸足背动脉搏动进行综合评分,症状总分0~9分,体检总分0~10分,合计0~19分,分数越低表示周围神经病变越轻;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90分为满意,90~75分为基本满意,<7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足部神经评分对比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足部神经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其身体各项脏器往往容易出现慢性损伤,从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4]。在这一问题上,医疗人员指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脏病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作为常见并发症之一,DPN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大[5]。总的来看,在临床过程中,该病患者肢体通常伴有麻木、发热、触电、虫爬、蚁走等感觉,同时,患者手足部可伴有戴手套或穿袜子的感觉,继而对其行动能力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6]。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则患者往往可出现肌力减弱的问题,进而对患者日常生活极为不利。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医疗人员指出,在DPN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中医护理干预的开展与落实,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与优化,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7]。中医理论认为,DPN的根本在与患者气滞血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主张以行气活血、调和阴阳为主。在具体治疗方法上,通过情志、足浴以及膳食等多种方法进行干预,有利于实现患者气血的合理补益,对于患者脑干网状系统的合理激活与神经功能的有效滋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8]。与此同时,在足浴过程中,通过相关药物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进一步实现患者足部血液循環情况的改善,对于血氧供给与营养物质的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对此,大量研究表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中医护理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改善具有重要价值[9]。本次研究表明,通过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患者护理效果、足部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了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在DPN患者护理工作中,为了促进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应积极做好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雪.综合中医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J].糖尿病天地,2019,16(3):267-268.

[2]鲁万芳.综合中医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J].饮食保健,2018,5(44):237.

[3]黄锦秀.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8):168-169.

[4]区小燕.分析中医护理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4):218-219.

[5]李桃,张春玲,邸铁涛,等.循经拍打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3):282-285.

[6]陈洁汾,李志龙,李泽如.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J].光明中医,2020,35(1):137-139.

[7]陈慧.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4):92-93.

[8]戴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神经传导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37-40.

[9]魏琴,周贵香,范萍.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5):433-435.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干预护理工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对社区老年人痰湿质体质施行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