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F管理对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术患者角色强化及乐观倾向的影响
2021-11-03刘敏
刘敏
摘 要:目的 分析4F管理在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19年1月~2020年6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4F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角色强化评分低于对照组,LOT-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4F管理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术患者,可显著减轻患者角色强化,增强患者乐观倾向,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超声引导;4F管理;角色强化;肝癌介入术;乐观倾向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5-0074-03
肝癌是一种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且5年生存率较低。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术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患者在得知自身病情后,往往会出现角色强化的情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肝癌介入术属于有创性操作,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也会加重患者的角色强化。因此,临床在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辅以必要护理干预,4F管理即全方位服务、全天候服务、全过程服务及全系统服务,可极大地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本研究选取80例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旨在探讨4F管理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1岁,平均(57.83±4.1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3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3~72岁,平均(58.04±4.21)岁,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1例,高中及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②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③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⑤经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病变;②合并精神类疾病;③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④伴有其他恶性肿瘤。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飲食干预、心理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4F管理:①全系统服务,对所有病例实施信息化管理,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制定系统化干预方案,组建QQ群或微信群,利用网络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②全过程服务,术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对肝癌及介入手术的认知度,针对其认知情况,利用一对一讲解、发放宣传手册以及举办讲座等方式,提升其疾病认知度。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其问题产生原因,并予以个性化疏导。术中通过肢体语言、心理暗示以及语言沟通等方式,稳定患者情绪。术后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对术后常见并发症有预见性地做好预防,并叮嘱患者术后需注意的事项,及时调节患者心理,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③全方位服务:入院后分别由专科医生、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谈,综合分析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制定全方位的护理方案。④全天候服务,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护理工作,设置应急电话与绿色通道,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患者也可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并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和开展功能训练。
1.4 观察指标
①角色强化采用自制角色强化调查表评定,包括角色转换、疾病认知、主观能动性、自我能力评估及寻求帮助5个维度,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角色强化越强。②乐观倾向采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评定,包括6个条目,各条目得分0~4分,总分24分,得分越高越好。③生活质量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定,包括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及社会功能等项目,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2]。④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穿刺部位出血、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腹痛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分析数据,计量数据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提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角色强化与乐观倾向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角色强化评分低于对照组,LOT-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肝癌临床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展至中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时机,而肝癌介入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在得知自身病情后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加之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担忧,不利于患者角色转换,影响患者的积极性与配合度[3]。乐观倾向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待自身疾病,对患者病情改善作用巨大。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的自我强化水平,增强其乐观倾向具有必要性。
4F管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对患者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以及全天候的护理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淡化其患者角色,使患者能够以乐观地心态看待自身病情,从而获得更好地治疗及护理效果。对于4F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已有研究证实[4],但对于该模式在肝癌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报道相对较少,故本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组干预后角色强化评分低于对照组,LOT-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说明4F管理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角色强化水平,增强其乐观倾向,而且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与景雪玲[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在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术患者中推广应用4F管理,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干预效果,对患者角色强化减轻、乐观倾向水平提升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惠霞,唐翠能,冯华瑞.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术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6):165-167.
[2]魏瑞娟,孙宝侠.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73-175.
[3]左玉琴.优质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前后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1):108-109.
[4]冯洁.4F管理模式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452-2455.
[5]景雪玲,薄乃超,王晓翠.4F管理对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角色强化与乐观倾向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34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