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2021-11-03刘长海李秋阳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

刘长海 李秋阳

摘 要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新型教学目标、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及现代评价理论为理论依据,可以将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主动性、参与课堂与维护课堂秩序情况、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情况以及体质状况五个维度。通过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习小组互评的方式使用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全面呈现每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提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的依据,进而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 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06-0019-0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学校对小学生的学习评价已经走出了打分、排名的传统方式,实行宽松的等级制评价。这是一种进步,然而,我们发现,仅仅减少分数在学习评价中的比重,并不能形成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反而可能会引发人们对小学教学的“差评”,认为小学在“放羊”,把学生耽误了,所以很多家长在放学后会带着孩子到处参加“培优”。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通过理论研究、一线调查和实验,逐步开发了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试图通过评价体系的创新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现将该体系的基本内容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批评。

一、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新型教学目标、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及现代评价理论为理论依据的。

首先,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教学目标,要求得到学习评价体系的支持。课程改革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关注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的发展,引导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即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综合审视三维目标,我们可以发现,课程改革不仅重视学生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更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应对教学任务的思考与行动方式、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所学内容的积极态度、学生对学习本身的愉快体验。[1]课程改革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指明了学习评价的方向,而与课程改革相一致的评价体系,能够推动新型教学目标贯彻于实际教学,避免教学改革的形式化。以往,教师习惯于通过练习、测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现在需要同时对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这就提出了学习评价体系创新的问题。

其二,小学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要求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从终身教育的视野来看,小学教育处在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就课程内容来看,小学教学的难度较小,大多数小学生可以很容易就达到对书本知识的基本掌握水平。然而,很多人忽视了小学教育的另一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所要应对的学习任务会越来越多。如果学生能够合理规划时间、有效运用学习规律,就能更好地胜任学习,实现全面发展。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不断的反馈,以为反思与改进提供依据。小学阶段班级规模相对较小,师生关系相对融洽,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其三,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要求实施即时评价。小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其学习兴趣的维持有赖于不断获得的强化。所谓“强化”,就是当学习出现某一方面的优点时,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由此优点就会放大;当学习出现某一方面的不足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批评或指点,由此不足就会被克服。[2]这要求学校确立高频率反馈的学习评价体系,实施即时评价。以往学习评价主要通过考试、作业来评价学习结果,这是不够的,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即时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四,多种现代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够更有效地促進学生发展。当代教育评价研究已经证明了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的合理性与效用:就评价机制而言,教师不仅要重视总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特点开展适当的教学;就评价目的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走向发展性评价,以学生的现实发展状况为依据,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就评价主体而言,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使学生明了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形,不但可以增进学习的热心,而且可以养成终身自学自励的好习惯”[3];就评价方法而言,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书面测验或作业来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发展情况,而且可以用观察法来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主动性。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尽可能体现评价理论的新进展,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发展。

二、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小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的维度选择

依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小学教育的奠基属性,我们尝试选择了小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的五个维度:(1)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2)学习态度与学习主动性;(3)参与课堂与维护课堂秩序情况;(4)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情况;(5)体质状况。

五个维度的选择有如下的考虑:(1)小学教育的奠基性要求小学教学重视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2)新型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遵守课堂教学的基本秩序;(3)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小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负担,防止负担过重危害学生健康;(4)课程改革主张全面发展,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同样重要,都是不容忽视的方面。综合而言,五个维度包括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三维目标,并且在保持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注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小学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为了方便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操作,对于每一个评价维度,我们采取“5分制”进行评价。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例,如果教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情况”方面的表现非常满意,则可在该项目上打5分;基本满意,则可打4分;只能勉强接受,则可打3分;不能接受,则可打2分、1分。实际上,“非常满意”“勉强接受”等说法,是非常主观的表述,师生操作起来会出现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开展。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开发了“5分制”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并进行了实验。

在评价指标的确定过程中,我们发现维度一、维度二、维度三、维度五都聚集于学习过程,所以部分内容存在交叉的现象,如认真听讲,既可以理解为学习态度和学习主动性的表现,也可以看作良好学习习惯,还可以看作学生对课堂秩序的主动维护。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参与课堂三项的表现是相似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将三者综合为一呢?我们认为是不可以的,因为评价体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力量,清晰地列出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学生发现不足,增长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当前多数课堂采用集中授课形式进行,学生在课堂上的肢体活动机会有限,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是否充沛来判断“体质状况”。

三、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方案

在实验班,我们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习小组互评的方式来使用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确立课堂学习评价的地位,保障评价时间。我们将课堂学习评价作为实验班每一堂课的必要环节,在每次课结束前的一分钟,要求教师、学生和学习小组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在每天放学前要求划出十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小结,包括学生自评小结与小组同学互评小结;每周在班会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要求教师与学生就课堂学习评价状况进行交流。

(2)简化程序,确保评价效率。我们将《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印发给教师、学生,请师生在评价时依据标准分项选择相应的分值。

(3)化整为零,促使教师熟练运用课堂学习评价表。实验班每班学生人数为40人左右,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一次课的时间内对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是不可能的。在实验中,我们引导学生成立五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要求教师每次课提问每个小组的至少一名学生、每次课评价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同时確保每位学生在一周内至少被提问一次、评价一次。在这样的安排下,教师在每一堂课上能够集中关注一部分学生,对其学习状况做出大致判断,形成量化评价信息。在逐步适应之后,教师能够较为迅速地对学生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同时,这样的评价方式让一些长期被忽略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4)启发自觉,促使学生在评价基础上改进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在每堂课的最后一分钟进行自评,鼓励学生基于评价结果进行反思。通过细致分析,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扬长补短。另外,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因为得到了更多的教师评价而对学习有了更足的信心。

(5)倡导同学互评,发挥学习小组的激励作用。每个实验班的学生被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小组成员有权利以旁观者身份评价同学并听取同学的评价意见。组长每天放学前主持小组课堂学习评价小结,包括个人自我评价小结和同学互评小结。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实验班在期中和期末进行优秀学习小组评选,通过展示优秀小组风采,激励各小组努力做得更好。

四、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价值

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验学校进行了接近一个学期的实践,对于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展现。我们认为,小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该体系倡导师生、生生平等沟通,能够增进相互理解。该体系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部分组成,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评价结果进行平等沟通。例如,对于一名学生在一堂课上的表现情况,教师给出了“43333”的评价,学生自己给出了“55444”的评价,小组同伴给出了“44343”的评价,他们可以就此结果进行双方或者三方的交流,并给出理由。这种交流是学生乐于参加的,能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想法,同时,教师也有机会了解学生的特殊想法,把握学生的特点。

其二,该体系能够对学习进行及时反馈,促使学生扬长补短。该体系强调“每节课都有评价、每个学生都受关注”,一方面能让学生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因为评价压力而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同时,自我评价能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实验中,有位学生总体表现都较好,只是在学习时间上自我监控不强。在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评价反馈后,这位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上的问题,并努力改正。

其三,该体系有助于实现对学生学习的长期跟踪,呈现学生的发展动态。该体系能让教师、学生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第一手资料。学生可以将自己一天内的学习表现或在某一门课上的表现用曲线呈现出来;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状态呈现出来,从中发现规律与问题。对教师而言,这种呈现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也能使期末总评做到有的放矢。

其四,该体系能够促学促教,提升教学效能。该体系的实施,让学生有了扬长补短的参考标准,激发学生产生了争当“全优生”的强烈动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评价,也能够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如当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在自己的某一节课上表现不佳时,就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在下次教学中予以解决。总体而言,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有了学习、反思和做科研的动力,教学有效性明显得到了提高。

(刘长海 李秋阳,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4)

参考文献:

[1] 余林.课堂教学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6-27.

[2] [美]格莱德勒.学习与教学——从理论到实践[M].张奇,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16.

[3] 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33.

责任编辑:谢先成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
鼓励加氢站建设成都发布“补短板”实施方案
《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探讨
PDM的选型及实施方法
关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研究
图解《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