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初感,开启阅读之旅的大门
2021-11-03刘娟娟
刘娟娟
《儒林外史》是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指定的阅读篇目,一部难读难懂的伟大著作。难读在于它文白相间的语言形式,在于它独特的篇章结构;难懂在于吴敬梓笔下勾画的儒林世相与当下生活经验的隔膜,在于作品所映射的理性精神与悲悯情怀与当下青少年阅读趣味与经验间的巨大鸿沟。真实学情如此,如何做好导游,引领学生开启这部巨著的阅读之旅,成为一道需要攻克的难题。
通过细读原著及相关论文,最后将“了解吴敬梓生平经历及创作意图”“知道《儒林外史》的篇章结构、主要人物和讽刺手法”拟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了五个学习活动:“初相识,师生交流阅读感受”“观微课,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读目录,初步感知作品人物构成”“讲故事,学制小说人物卡片”“微讲座,了解《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学习活动之间,穿插“随文列人物关系图”“讽刺手法的归类”等学法指导。从作者生平、人物构成到艺术手法,再到学法指导,此教学设想可谓面面俱到,寄希望于一节课间将《儒林外史》的相关“知识”尽数相授。这一看似丰满的教学设计,却遭到了质疑和否定:这不像是一节课前导读课。课前导读课应立足于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期待,唤起阅读兴致,触发阅读的原动力,更像是一次郑重的邀约仪式。
将课前导读课的立足点再次定位清晰后,又重新调整了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进行简化和聚焦,拟定为“了解《儒林外史》的几个主要人物”“猜读情节,阅读相关章回,感受故事的趣味与荒诞”。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了“师生交流阅读感受”“察细节,识人物”“猜读一则故事”三个学习活动,其中后两个活动为主活动。
与此同时,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也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如在“猜读一则故事”这一主题活动中,带领学生选读了“马秀才山洞遇神仙,葬神仙马秀才送丧”,借由马二先生在西湖一山洞间巧遇神仙的开端,进行猜读和阅读印证,直至发现这不过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拙劣骗局。继而以这场“骗局”为话题,学生们畅所欲言探讨了骗局险些得逞的原因,以及骗局设置的巧妙之处。同学们的漫谈既关涉人物形象的感知,也涉及本著作冷峻写实的风格。更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机敏的同学发现这样的骗局在现实生活中也时常可见,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实生活荒诞怪相的回应。当同学们发现自己手中所捧的著作,与自己的心灵世界相关,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遥相呼应,他们就已经踏上了一次不凡的阅读之旅。
这一主题活动设计的初衷在于唤醒学生阅读的初感,激发阅读的原动力。如果说《儒林外史》是一座建构精密的建筑,那这次主题活动就如借由一扇小窗向屋内窥探,希望留下惊叹,还有跃跃欲试的阅读期待。关于所猜读这一章节的选择,也特别关注了名著导读需顾及的“点”与“面”的关系:以点带面,促进整体阅读。在《儒林外史》中诸如此类的儒林骗局和荒诞场面比比皆是,借此希望窥一斑促动察全豹。
相较两次教学设计,一次偏重理性,重在知识的建构与学法指导,一次偏重感性,重在初感的建立与兴趣的激发。在教学设计后还可隐隐窥见,课堂主体也发生了置换:理性的知识建构与学法指导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其间,被牵引着向前,而后者则需要學生的主动介入与体验,使得学生的感受更加鲜活和生动,是一次隆重盛情的邀约。
如果说阅读是一次探险旅程,在这趟旅程中:
浓厚的阅读兴致先于方法的探寻,
鲜活生动的感受重于知识的掌握,
积极主动的参与强于被被动引领。
这是由《儒林外史》导读课的一课两案所触发的思索,但我想,它也许适用于其他任何著作的导读,甚至于所有的语文课。
一场以“辩论”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堂,老师恰如其分的指导和巧妙的勾连,学生思维碰撞生成头脑风暴,并借阅读所得旁征博引,集中体现了教师教育素养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更是香洲区初中语文教研成效的缩影。让我们一同来品味这部由“三研一体”教研路径所孕育的语文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