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夷山:野生动物的乐园
2021-11-03钟南清张彩霞
◎ 钟南清 张彩霞
前不久,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秘境之眼》,将镜头锁定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麂。黑麂在林间悠闲觅食、嬉戏等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二级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程松林介绍,黑麂被学术界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级保护物种。自19 世纪发现命名以来,其分布地局限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的40 余个山区县,属于分布狭窄、种群量小、难以发现的物种。保护区管理局在160平方公里范围内历时10 余年进行红外相机监测,采集到80 余种野生动物的影像信息,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麂、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藏酋猴、黑熊、中华鬣羚、白鹇、毛冠鹿、黄喉貂、勺鸡、白眉山鹧鸪、草鸪。此次《秘境之眼》播放的黑麂活动画面,是该保护区近4年捕捉到的精彩镜头。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0 多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6.3%,是江西极罕见的原始状态森林主要分布区域。这里山体高大、地势险峻、地形复杂、人迹罕见、保存了较好的天然森林植被,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场所。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被专家学者誉为“植物的宝库”“鸟类的天堂”“昆虫的世界”“动物的乐园”“昆虫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和爬行动物的钥匙”和“黄腹角雉的乐园”。2017年7月,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在第41 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全球环境基金会委员和专家经过考察后,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将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列入“GEF——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之一。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景观 程松林摄
“截至2021年6月,保护区内记录有脊椎动物581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5 种;记录无脊椎动物1548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 种;记录高等植物2858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种。”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范强勇介绍说,保护区内的国家I 级重点保护动物黄腹角雉、黑麂和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南方铁杉,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意义,并称为“黄岗三宝”。江西境内的北武夷山被称为大自然的瑰宝,一点也不为过。
保护区建立之前,没有人对这里的野生动物进行过调查。保护区建立初期,部分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做了很多技术工作,对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但是由于建区之初保护区主要以生产为主,科研人员少,设备落后,交通工具缺乏,科研人员靠两只脚丈量保护区的每一片土地,对每一个物种进行调查,工作效率低,进展相对较慢。
1992年,在北京“中国自然保护区优先领域研讨会”上,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与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共同被评为中国40 个具有国际保护意义的A 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95年又被共同列为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示范保护区,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影响。保护区陆续分配来的一批年轻科研人员,在跟随省内外专家实地考察、学习的过程中增长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为后期保护区国家级建设工作打好了底子。通过20年的努力,保护区在2002年晋升国家级保护区时,脊椎动物有418 种。
研究黄腹角雉的专家、学者到保护区时,一定会拜访程松林工程师。
说起黄腹角雉,平日寡言的程松林立即展现出其睿智的一面。他介绍说,武夷山是闻名于世的生物资源宝库,但由于种种原因,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自1982年组建后的20 多年间,区内资源调查研究完全依托高校(研究机构)。保护区技术人员在野外调查时只是起到向导作用,20 多年间没有撰写发表过1 篇论文,研究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植物和昆虫方面,脊椎动物资源状况和研究这块属于空白。
江西武夷山保护区的中华鬣羚
黄腹角雉(雌)在树上取食 程松林摄
2004年,年届不惑、医学生出身的程松林义无反顾地向一个未知的领域进发。2年后,江西武夷山黄腹角雉种群的发现,引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雉类协会前主席、世界鸟类学研究著名专家郑光美先生的高度关注。2006年,郑院士与台湾“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刘小如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正旺、张雁云教授到保护区实地考察后,盛赞保护区是“生物资源宝库,黄腹角雉乐园”。
15年的跟踪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武夷山保护区是中国特有濒危雉类——黄腹角雉最大种群保存地,也是目前已知黄腹角雉适宜栖息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江西武夷山保护区黄腹角雉种群,也是目前国内50 多个黄腹角雉地理种群中,完成了全生命史生物生态学系统研究的2 个种群之一。2016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雉类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授予武夷山等7 个自然保护区“中国濒危雉类研究基地”称号。这是国家级专业学术团体对武夷山保护区科研监测成就的最高奖励。2019年,武夷山保护区也因黄腹角雉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入选环境保护部、国家林草局等7 部门联合开展的“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十佳”之列,其工作成就和经验被收入《中观自然》一书。此书的英文版将作为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召开的“世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资料之一,向世界介绍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程松林自豪地说:“武夷山保存了世界上最健康的黄腹角雉种群,黄腹角雉成就了武夷山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保护区科研管理科科长程林回忆起当初刚到武夷山保护区参加野外调查时发生的“趣事”。1999年,程林与保护科同事参加了“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第三次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有一次,大家正在猪母坑调查样地内边走边观察,走在最前面的同事突然定在原地不动也不说话,后面同行的8 个同事正好奇时,就听到两米远距离处传出一声闷吼。大家马上意识到这是黑熊在叫,然后本能地一动不动,冷汗瞬间动头上流了下来。双方距离太近了,好在中间生长了一排箭竹遮挡了一下。黑熊正在掰竹子吃,突然看到一群人可能也吓到了,僵持了10多分钟后扭头朝深山里跑去。等黑熊走远了,大家才反应过来,“定住”这么久,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以前做调查、上山巡护时,大家都是摸索着走山路,不管遇到什么动物都只能靠自己随机应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保持精神集中。”64 岁的保护区退休职工刘进兴告诉笔者,自2009年开始,保护区采用红外线照相技术加强了对大中型兽类的监测调查,布设的60 台红外相机中有28 台机位发现了黑熊出没影像,工作人员大概率估算黑熊的活动范围后,大家再外出时候就会多留心。
通过持续开展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以及普法宣传,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现在,保护区里的野生动物经常会到居民区“逛逛”,黑熊已是常客。武夷山的环境适合养蜂,当地居民有养蜂的习惯。“贪吃熊”最开始只是偷吃山上的蜂蜜,后来慢慢地试探着到居民区偷吃。
保护区组织开展野生动物调查
桐木关关卡海拔1000 多米,地处江西福建两省交界处。关卡工作人员需24 小时值班,晚上熬夜是家常便饭。曾经在桐木关工作过的李红聊起了他的所闻所见。2017年8月的一个晚上,正在值班的同事邹志安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响动,马上拿起手电筒跑到屋外,循着声音用手电照过去,看到一只黑熊正在吃蜜。看到灯光,黑熊扔下蜂箱就跑掉了。邹志安自己也吓了一大跳。天亮后,大家在“案发现场”围观。一些老同志说,出现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前黑熊基本不敢到山下来,现在大家都在保护动物,黑熊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我们特意将蜂箱放到房顶上,它都会爬梯子上去偷吃。
不仅桐木关发现黑熊的频率较高,海拔900 米左右的叶家厂生活区也时有黑熊偷蜂蜜的事件发生。这种现象对于工作、生活在保护区的人来说已见怪不怪,大家也习惯了和黑熊玩“抢蜂蜜游戏”。不止是黑熊,小麂也是叶家厂保护区管理站的常客。它时不时地就会跑到工作人员的住宅区穿越一下马路,跑得极快,像风一样。今年7月的一个傍晚,保护区的几位职工还拍下了一只小麂在茶叶地玩耍觅食的视频。
“宣教馆里展示了保护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以黑麂为例,黑麂模式产地是浙江省宁波市,1981年至2010年,国内一直没有发现新的分布地。2011年,保护区拍摄到了2 只黑麂活动的照片,这是20年来首次发现黑麂新增分布地。”范强勇说,保护区先后与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科研实习基地,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监测、迁徙物种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科研工作。
正是由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职工40年如一日的坚守、保护、监测,才使得当地的动物种群不断增加。保护区的科研工作也由最初的请进来、跟着学,到2002年以后的自主开展监测调查。通过40年不懈努力,科研人员完成了保护区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淡水鱼类等脊椎动物所有类群的资源调查,奠定了以中国特有濒危雉类黄腹角雉、中国特有濒危兽类黑麂和中国特有孑遗植物南方铁杉为代表的“黄岗三宝”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突出地位,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够发挥技术人员优势的科研监测道路,显著提升了保护区的科研监测水平。
江西武夷山保护区的黑熊
黄腹角雉争夺领地 林剑声摄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在已查明的脊椎动物有581 种,其中哺乳类95 种、鸟类335 种、爬行类63 种、两栖类33 种、鱼类55 种;无脊椎动物有1548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5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75种。在这些物种中,黄腹角雉、黑麂和南方铁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