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空警报器的故事
2021-11-03小徐
小 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常会发生空袭事件。为了避免遭受空袭、核攻击和龙卷风等的侵袭,人们会提前做好准备。于是,作为危险来临时的预警装置和危险解除的提醒装置,防空警报器便应运而生。随着防空警报器的广泛使用,通过同样的原理,许多专业报警设备也相继问世,如生活中常见的紧急报警系统、警笛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有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地方就有警报,防空警报装置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融入人类社会活动中。让我们跟着时间去追溯,看看防空警报器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它们又见证了怎样的历史。
警报器的诞生
在电力普及之前,在战场上最为常见的就是人力操作的手摇警报器。小小的一台手摇警报器,就可以发出近似喷气式战斗机的巨大声响。即使站在离它较远的地方,也可以听到它巨大的声响。
其实,手摇警报器的问世比飞机要早100年,最早它作为乐器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18世纪,芬兰物理学家约翰•罗宾逊发现,利用旋转的鸣轮驱动,可以使开闭轮上的开孔发出不同的旋律。因为它体积小,又方便携带和操作,在战争期间就被作为警报器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警报器和警笛也是受了它的启发。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地也还有许多城镇保留着手摇警报器,用它作为民防保障。
第一声空袭警报
1939年9月,世界上第一声防空警报在英国伦敦的上空拉响。当“二战”爆发,英国早在1938年就准备好空袭警报系统,大城市高层建筑的顶部都装有警报器;每个村庄、城镇都有一个双音警报器,人口超过3 000人的城镇地区使用电动警报器,农村地区则用手摇警报器。对于当时的英国人来说,防空演习更是家常便饭,他们已非常熟悉“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相关资料记载了当时的场景:听到“空袭警报”后,工人和学生纷纷逃进避难场所和地铁站,在地下躲过空袭。在避难场所,甚至还有学生在继续上课。在听到“解除警报”后,避难者则返回街道或者学校,做灭火和清理等善后工作。
英国作为“二战”被空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在“二战”中有70万人遇难,是主要参战国中遇难人数最少的。这与他们完善的民防体系密切相关。早在“一战”时,英国就建立了“防空指挥部”,是最早建立防空组织的国家。“一战”中德国空军空袭伦敦达110多次,导致英国损失惨重。为防范突袭,伦敦于1917年成立了“防控指挥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其中包括灯火管制、建设防空洞、疏散居民、建立空袭警报机制等。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正是有了先前的经验,英国人才在“二战”中将警报器用于防空系统,从而面对空袭可以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节拍器”警报
警报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达到效果,在特殊环境下,智慧的人类总会找到特殊的“警报”方式。在近代历史上,彼得格勒战役是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战役,死亡人数高达400多万。在长达900多天被围困中,城市的基础设施被空袭和远程大炮摧毁。大雪包裹了街道,楼房被摧毁得所剩无几,城内遍地都是尸体和废墟。寒冷天气加上食物短缺,让城内的人们被孤独和绝望淹没,整座城一派死气沉沉。不少人只能靠听收音机守护心理防线,以减轻被剥夺感和孤独感。但是因为被围困,可以收听到的电台很少。在这艰难时期,为了振奋人们的精神,政府在彼得格勒的街道上安装了1 500多个扩音器,用无线电播放节拍器的声音,很快节拍器的“滴答”声便充斥了整座城市。
彼得格勒节拍器在昼夜不停地响。当平安无事时,它跳动的节奏较为平缓,一分钟敲打50下,就像心跳声一样;但当空袭来临时,节拍器的速度则会加快一倍,提醒人们赶紧躲进掩体之中。节拍器作为特殊的警报器,不仅提醒市民要时刻做好准备,而且给濒临绝望的人们一丝劝慰。“滴答”声就是一种暗示,它在告诉人们:有无数同胞同样在经历孤独、饥饿、痛苦和死亡,要跟随节拍时刻保持警戒,希望总会到来。节拍器陪伴着彼得格勒人民度过了艰难时期,在被死亡阴霾笼罩的寂静之城中,给人们带来一线生机。它是这座英雄城市不可或缺的希望的象征之一。
警报器的升级与运用
在“二战”期间,完善的人防系统逐步建立,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严密的综合预警系统,警报器则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发挥着作用。如在美国,警报器与广播和电视紧急警报系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气象广播、电话报警系统、有线和无线报警系统等连为一体。在加拿大亚伯达省,警报器并入了公共紧急警告系统。警报器通过多手段准确地综合预警,提高了警报的可靠性。
正是有了警报器,才有了现在所谓的警笛。进入21世纪之后,警报器被广泛应用于灾害预报、防空避难等大规模灾害预警。人们在听到警报声响后会自发到避难地点,所以现在的防空警报在英语中仍被称为Civil defense siren(民防警报/人防警报)。警报只要响了,就有它的意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就是民防系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