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临床研究

2021-11-03闫振界高建伟杨李选

中医药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滑膜炎化瘀气滞

闫振界,高建伟,杨李选

(1.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慢性劳动损伤或者急性创伤导致膝关节滑膜损伤、破裂,膝关节腔内出现积液、积血,进而引发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1]。该病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多采用抽取关节腔积液、注射激素、服用抗感染药等方法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并不十分显著[2]。中医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相关报道较多,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少,安全可靠[3-4]。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化瘀愈膝汤、温针灸等方法对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故本研究基于以往临床经验对103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进一步探讨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3 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均来源于2019年5月—2021年5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郑州市中医院骨科,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1 例和对照组52 例。观察组中女性21 例,男性30 例;年龄(41.24 ± 2.35)岁;病程(2.12 ± 0.45)d;右侧患病20 例,左侧患病19 例,双侧患病12 例。对照组中女性22 例,男性30 例;年龄(41.22±2.32)岁;病程(2.10±0.40)d;右侧患病21例,左侧患病20例,双侧患病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5]拟定:患者外伤史,膝关节疼痛、肿胀、屈膝困难、关节穿刺抽液淡红色或淡黄色,表面无脂肪滴,浮髌试验阳性。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6]中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诊断拟定: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等。

1.3 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诊断;②患者年龄18 岁以上;③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④患者可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化瘀愈膝汤、温针灸治疗等。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患者;产妇、孕妇;体质差患者;②免疫力低患者;③合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脑部疾病、脏器疾病等疾病患者;④晕针患者;⑤配合度差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无菌环境下抽取患者关节腔积液,腔内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24 mL+醋酸曲安奈德5 mg,加压包扎。固定患肢,患者取卧位休息,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和滑膜炎颗粒进行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疗程为2周。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治疗。化瘀愈膝汤组方:川芎20 g,川牛膝、鸡血藤、泽泻、赤芍、白芍、茯苓各15 g,路路通、牡丹皮各12 g,当归、伸筋草各10 g。每日1 剂,水煎煮至400 mL,早晚各服1 次。温针灸疗法:取膝四穴,包括内膝眼、外膝眼、血海和阴陵泉。常规消毒患者皮肤,针刺后留针不动,针尾装裹艾绒,点燃艾绒,每穴灸2 壮,留针15~20 min,随后缓慢出针,使用TDP 治疗仪照射患者膝盖部位,每日治疗1次。疗程为2周。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痊愈:疗效指数≥90%,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显效:90%>疗效指数≥70%,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70% >疗效指数≥30%,患者症状与体征略有好转;无效:疗效指数30%,症状及体征未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疗效指数=(治疗前Lysholm 膝关节积分-治疗后Lysholm 膝关节积分)/治疗前Lysholm 膝关节积分×100%

1.7 观察指标

1.7.1 IL-1、MDA及SOD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IL-1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MDA 水平,采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SOD水平[8]。

1.7.2 中医证候积分

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暗红、苔白等各项情况,每项计0~3 分,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9]。

1.7.3 患者膝周径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膝周径[10]。采用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膝关节功能越佳[11]。

1.7.4 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包括IL-1、MDA及SOD 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膝周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等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疗效、不良反应等采用χ2检验。P<0.05 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比较,观察组(96.08%)总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IL-1、MDA及SOD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L-1、MDA 及SO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L-1、MDA及SOD 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1、MDA 及SO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MDA及SOD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MDA及SOD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SOD(U/mL)13.61±4.47 45.23±7.88 .64±4.48 33.49±6.34&组别例数观察组51对照组5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1(pg/mL)16.74±0.59 8.29±0.40.77±0.60 11.02±0.44&MDA(mol/mL)11.42±3.18 4.50±0.99 .44±3.20 7.45±1.22&

2.3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苔白1.69±0.29 0.20±0.04.70±0.30 0.59±0.10&组别例数观察组51对照组5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膝关节疼痛2.67±0.14 0.22±0.05.62±0.13 0.64±0.10&膝关节屈伸不利2.34±0.25 0.24±0.06.31±0.24 0.63±0.09&舌质暗红1.95±0.30 0.23±0.09.96±0.32 0.64±0.10&

2.4 患者治疗前后膝周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周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者膝周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周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周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53.23±8.36 90.23±2.675.20±8.33 86.23±3.24&组别例数时间膝周径(cm)观察组51对照组5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3.29±3.10 38.34±3.01+.26±3.08 40.23±3.04&

2.5 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组出现1 例恶心(1.96%),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两组比较,P>0.05(χ²= 1.029 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学将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归属于“筋伤”“鹤膝风”“痹证”等范畴[12-16],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筋脉痹阻,筋府失养[17-18]。《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指出筋骨衰弱为膝关节病变主要病理基础。《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载:“伤损瘀血泛注之证,乃跌仆血滞所致……伤损之证肿痛者,乃瘀血凝结作痛也”,说明跌扑损伤、瘀血凝结是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重要的致病因素。气滞血瘀证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常见中医证型,患者受伤后血脉瘀滞,导致关节肿胀,不通则痛,并伴有功能及活动障碍,危害患者健康[19-21]。因此,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当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法,故而给予患者化瘀愈膝汤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22-23]。方中川芎可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川牛膝可活血通经、祛风除湿、利尿通淋;鸡血藤可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泽泻可利水渗湿、泻热;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疼;白芍可平肝止痛、敛阴止汗;茯苓可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养心安神;路路通可行气宽中、止痛;牡丹皮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伸筋草可舒筋活络。诸药配伍具有较好活血化瘀、解毒泄热、行气补血、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利水渗湿等功效,可较好地促进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康复。

《神灸经论》中曾有记载:“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治百病,效如反掌”。本次研究给予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温针灸治疗,疗效显著。针刺取穴为膝四穴,包括内膝眼、外膝眼、血海、阴陵泉,具有较好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功效,患者恢复较好[24-28]。本次数据显示,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比较,观察组(96.08%)总有效率较高(P<0.05),提示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效果十分显著。SOD 水平可反映抗氧化能力,其水平降低可见自由基被打破,导致组织细胞膜、溶解体以及线粒体等膜性结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化反应,形成MDA,进而反映细胞受损情况。IL-1 为炎症因子指标,其水平越高表示炎症反应越严重。IL-1、MDA 及SOD 均为评估患者损伤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1、MDA 及SOD 水平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可较好地降低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IL-1、MDA水平,提升SOD 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康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暗红、苔白等积分降低,提示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可较好地改善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临床病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周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可较好地改善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膝肿胀症状,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观察组出现1 例恶心(1.96%),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化瘀愈膝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效果佳,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滑膜炎化瘀气滞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鸡传染性滑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