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视域下中国动画角色创作

2021-11-02鲁晴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表演

鲁晴

摘要:角色形象是作品内涵传达的符号,角色是动画作品中以生命形式活动的表演主体,现代角色表演体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动画作品风格多样,有传统的二维动画、也有偶动画、剪纸动画等,以及中国民族特色水墨动画。动画角色动作表演借鉴于民族传统舞蹈,与现实生活真实动作糅合,具有鲜明特点。动画表演是不同于戏剧影视表演的形式,凝结动画创作的动态过程。本文介绍中国动画角色表演类型,探究中国动画作品角色表演风格成因,从借鉴传统、调动情感等方面分析表演理论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應用。

关键词:表演;中国动画;角色创作

动画艺术是深受各年龄层喜欢的艺术形式,众多学者都曾对动画艺术表演问题进行研究。中国动画产业是文创产业的重要部分,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动画艺术相关研究受到重视。中国动画不及美日动画重要的原因是动画的表演不成功。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表演被观众诟病。动画表演是动画创作中角色的设计。动画表演内容由动画视觉造型与声音表演组成。不同民族动画表演形式特点存在差异,摄影机等影视元素参与动画表演,动画表演角色为物化虚拟形象,动画艺术设计是动画表演的核心,动画角色表演要按运动程式设计。动画表演角色创作研究对动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动画表演角色创作的意义

中国动画发展至今已有多年,五六十年代中国把动画与水墨等特色传统艺术形式结合创新,促进传统艺术的传播。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进入繁荣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出现多部经典动画片作品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为中国动画艺术风格奠定国际地位。初期中国动画片由国家下达生产指标,动画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大量动画艺术家是从事传统艺术行业工作者,动画片生产大多以手工制作为主,创作作品角色具有强烈中国特色。

当下中国动画处于高产出阶段,千禧年国家政策首次提出发展动画产业,中国动画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动画生产第一大国,但中国动画产值相比日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动画发展何以低效,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作人才。美国动画产业为全球竞争力最强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宽松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动画片的制作传播。美国迪士尼、福克斯等影视公司在动画影片制作中投入资金人力,90年代后美国动画片迅速增长,我国每年动画产量达几十万分钟,但具有高质量的作品乏善可陈。美国影院上映的《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时长不过千余分钟,全球票房收入达24.74亿美元。日本通过动画片与电子游戏商业组合成为全球最大动画大国,韩国动画产业值仅次于美日,日韩将动漫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美日韩等国家动画产业发展模式不同,其共同点是成功塑造个性动画角色,一些动画形象被开发成衍生品,动画形象的动画产业的关键因素,动画角色创作预示巨大市场利润。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虚拟人物富豪榜,小熊维尼以59亿美元荣登榜首。动画角色创作决定动画片作品风格意义,动画片角色有不同性格。研究中国动画表演角色创作对促进动画影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但我国动画产业发展中急功近利,故事情节忽视角色性格刻画,90年代后创作的动画作品暴露出脱离传统文化艺术、大部分作品题材陈旧,影视语言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当前国内年轻人在欧美日韩等国外动漫影响中成长,对动画角色审美标准产生新的定位,导致中国动漫行业创作形象偏向欧美日风。

我国高校每年有大量动画专业毕业生,但高精尖人才稀缺,缺乏领军式人物。很多人缺乏合作精神,对艺术性追求不够注重。要努力提高欣赏审美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中国动画影视作品应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从厚重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抓住动漫媒体新形态,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元素,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角色形象,作品要有文化内涵,扩大中国动漫影视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影视动画行业要吸收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强调产业市场意识,打造中国文化新形象,提高中国动画艺术国际地位。

二、动画表演角色创作设计分析

影视动画角色是电影中的演员,动画角色由艺术家创作的假定形象,角色设定是动画片创作的主要环节,外形设计包括角色三视图、比例图及服装设计等,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意图。角色设定要具有拟人化特征,好的角色设定具有丰富想象力。动画角色类型有多种,根据角色属性包括动植物与人物角色;按美术风格分为写实写意与漫画风格等;以制作手段划分为传统绘制与电脑绘制方式。动画角色创作途径由根据剧本设计及根据角色设计剧情。

1.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规律

角色造型设定是动画片成功的重要元素,角色视觉显示性格特征,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角色设计猴子外貌特征偏瘦灵活,给人聪明机智感觉。猪八戒角色设计具有体型肥胖活动不灵活的外貌特征,给人憨傻懒呆的印象,孙悟空角色设计体现其聪明性格,猪八戒造型设计反映其性格贪婪笨拙等特点。设定角色外形特征可以塑造角色性格,通常个性鲜明善良的正面人物角色形象具有英俊帅气,双目有神等外形特点。如《宝莲灯》中的沉香,身体高达、肌肉发达等特点的超人、蝙蝠侠等。温柔体贴的美少女角色通常肤白貌美,具有下唇饱满、身材性感等特点,如《美少女战士》中的月野兔等。笨拙的角色通常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如蜡笔小新等角色。

2.动画角色表演创作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动作是人们意识的体现,表演源于生活,最佳的表演是人们生活中的情感流露。动画作品中角色创作具有很大自由性,动画角色可以是想象的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动画片中的角色运用拟人化特点,其共同点是表达人类情感。角色表演设计可以塑造形象性格。斯坦尼斯拉夫基斯说,演员要把热情体验变为创作材料,动画片中角色表演通常由动画师完成,动画师设计角色表演要结合想象力,动画角色表演要体现角色内心世界思想情感,运用语言声音等方式塑造角色性格。动画动作设计源于生活,使其动作具有夸张戏剧性特点。创作中要明确表达内容,动作设计要体现角色思想,如角色行走身体笔直通常为言出必行做事认真的形象;如角色走路双肩耸垂,手插口袋,通常性格狂妄不羁。

3.动画角色服饰造型

动画角色服饰设计可以表达角色性别、年龄、爱好、地位等,角色身份可以通过服饰表达,使观众看到角色产生的初步印象,观众可以根据角色服饰信息来判断角色的定位。服饰设计反映角色的性格和情感,服装设计通常为衣、裤、帽、鞋等设计,装饰品设计包括首饰、配件等,角色服饰设计体现国家文艺民俗思想,不同的国家及民族,角色具有不同服饰风格,是角色形象创作的重要元素。动画角色服饰设计包括写实风格,漫画风格等。

写实风格是动画角色服饰设计接近现实生活,色彩搭配与当代人服饰相近。如工业光魔公司制作动画片《兰戈》角色,导演借鉴西部牛仔服饰风格设定角色,西部牛仔服饰形象代表美国人自由主义精神,塑造勇敢正义的角色形象。角色服饰设计中融入动物造型特点会赋予角色服饰描绘动物特征,如蜘蛛侠等英雄角色服饰,其动作性格等与服饰描绘动物有关,为角色塑造双重性格,如蜘蛛侠遭到罪恶发生变身惩治罪恶的英雄。漫画风格角色服饰特点是符号化,通常把角色头部比例夸张放大,角色头部相对突出。创作者对服饰设定应反映角色性格,角色服饰设计要创新风格,不同文化下服饰塑造角色性格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影响,通过东西方文化背景角色服饰比较发现不同民族个性,创作中形成独特服饰风格。

三、中国动画角色表演创作研究

人类动画意识萌芽起源于远古时代,布莱克顿、迪士尼等经典动画角色见证动画发展史。1926年上海诞生中国首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建国后中国动画事业步入正轨,1978年西方媒体高度评价中国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中国动画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动画艺术成熟于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中国动画进入低潮期,文革后中国动画再度辉煌,涌现出《天书奇谭》《哪托闹海》等优秀作品。中国动画角色表演借鉴传统舞蹈戏剧,形成独特风格。

1.中国动画作品角色表演风格类型

中国动画作品风格多样,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动画艺术舞台,角色造型多汲取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形成写实风格,戏曲风格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多采用写实风格,角色动作表演没有更多夸张变形处理,很多动作为流行革命舞蹈中的造型,《草原英雄小姐妹》影片中姐妹俩在暴风雪中艰难跋涉,动作设计精彩。《天书奇谭》角色设计具有特色,动画师充分发挥传统绘画艺术手法传神表现衣纹飘动状态。

夸张风格作品以有模诙谐的造型受到观众欢迎。如《没头脑与不高兴》是中国动画作品中的经典,影片不强调空间透视,动作处理流畅,搭配动感背景音效,对比流行的高大全形象具有戏曲表演内容,经动画夸张变形处理表演动作,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戏曲风格作品动画表演受到戏曲动作影响,《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动作设计表现突出,片中设计单脚着地,双手下垂作揖等猴子动作,打斗戏中汲取京剧艺术设计,追求动作造型美感。背景音乐使用大量民族乐器,配合锣鼓等京剧常用乐器。动画片《哪托闹海》中哪吒获得练习兵器动作设计借鉴戏曲表演,使动画处理更加生动精彩。

2.中国动画艺术角色表演风格分析

中国动画艺术角色表演风格成因包括技术与时代因素等。中国动画作品对角色风格探索不断发展,解放后主要学习苏联动画风格。中国动画人在戏曲民间艺术等形式中找到中国独特视觉语言,如特伟导演《骄傲的将军》作品具有中国特色动画表现形式,片中将军造型来自京剧动作设计,如将军得胜归来步入大厅姿态为京剧的亮相,动作设计为观众喜闻乐见。《大闹天宫》角色造型由漫画家张光宇设计,京剧舞台具有自成行当的猴戏,《大闹天宫》设计打斗动作汲取京剧中猴戏表演,片中摘蟠桃仙女飘舞裙带受到戏曲水袖表演启发。

角色性格是塑造形象的关键,《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手舞足蹈不停表现好动性格,和玉帝等天仙说话双手叉腰表现藐视权威。动作设计使角色更加丰满生动。中国动画艺术民族风格反映在塑造角色性格上,传统儒家文化强调社会秩序稳定,动画作品角色关心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中国人讲究温文尔雅,动画片需要恰当的夸张变形,动画片中内敛的动作不能吸引观众。建国后需要树立新的社会价值观,动画片成为文艺宣传重要载体,动画片题材多为反映革命斗争,为强调片中道理严肃,角色表演流于表面肤浅,如《红军桥》等片中角色动作设计临摹革命舞蹈,人物塑造追求善恶分明。使橘色性格平面单薄,动画角色表演不同于真人表演,动画片制作方式独特,动画师可通过动作夸张使角色情绪表达直接,一些中国动画作品角色性格塑造平面化。中国动画作品具有中华民族印记,显示中国动画艺术独特风格。

四、动画表演角色创作民族性研究

动画表演包含角色的荧幕呈现,涉及动画创作中的动作设计,动画表演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同的民族性。表演是演员面对观众扮演角色创造人物形象过程,传统表演理论认为表演以真实身体为工具创作,创作主体与成果统一,演员与观众形成互动关系。动画虚构性决定动画具有表演性质,动画角色舞台呈现是人的主观意识构建呈现,意识构建物象唤起观众审美欲望展示。动画体现表演元素,表演是动画作品完成的重要元素。

1.中国动画角色表演

动画表演赋予角色生命,不同国家民族动画表演呈现不同艺术风格,动画表演民族性涵盖民族性差异原因及特点研究。中国动画表演具有独特民族性格,中国学派动画表演特点是在动画作品中呈现民族艺术形式,建国后中国动画表演艺术发展得到快速发展,动画人积极探索动画表演,计划经济存在使动画人利用集体主义精神倾心动画表演创作,多种因素促成中国动画表演民族性。皮影戏,剪纸艺术形式进行动画创作,中国动画角色表演特点是将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动画创作。中国动画表演融入民间艺术形式,同时借鉴中国戏曲表演元素,人物造型设计脸譜化、戏曲音乐节奏化。如《大闹天宫》中的角色表演节奏根据京剧曲调节奏设计。

2.日本动画角色表演

日本动画角色表演特点是生成静态美艺术形式,借鉴反迪士尼UPA艺术形式,利用动作不流畅形成美感,迪士尼动画表演具有充满弹性特点,日本动画角色表演中通过闪现表现刀剑挥舞打斗场面,日本动画角色表演突出静态美,迪士尼动画角色动作设计节奏改变为一拍五。迪士尼动画角色表演全身动作,日本动画角色表演独立动作,动画表演动作设计节省时间,静态美是在动画表演中改变角色形象运动整体性,无意识突出局部动作。在动画表演中出现静止的画面,如表现吃惊的画面很少用动作表现。

日系动画角色表演很少有迪士尼的变形压缩,日本动画角色表演有些夸张的动作,但不同于迪士尼动画角色表演。如《千与千寻》中的角色动作大多没有缓冲,宫崎骏是对动作要求细腻的日本动画导演,但《千与千寻》动画角色千寻下楼梯中,根据人物性格需求设定改变每个身体姿态。日本文化是造成动画角色表演民族性的深层原因,日本民族悲剧意识造成动画角色表演具有静态美学风格,悲剧性表现具有庄重感,只能用写实的方法表现悲剧。日本动画表演有很多写实动作,迪士尼动画角色表演设计具有弹性,日本动画角色运动很少有弹性。

日本动画角色设计通常人体比例不写实,写实性更多体现在场景道具中,日本动画角色表演民族性突出特点是动作无弹性。日本动画角色表演人物造型设计具有民族性,人物性格塑造体现日本动画艺术特点,迪士尼动画表演角色身长通常为正常状态,日本动画设计角色为九头身,体现身体线条美感,构成动画表演角色造型的民族品格。日本动画表演形象很多来自民族文化,如《龙猫》是民间传说的角色,《天空之城》背景设定为英国,但整体叙事具有日本故事色彩。角色外形与故事构建体现日本民族性。日本动画角色形象更多采用方形结构,具有强烈民族色彩。日本动画角色表演借鉴传统文化形式,体现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

3.美国动画角色表演

美国动画角色表演特点是全动画形式,动画师运用压缩变形方法进行夸张。迪士尼动画表演中的夸张是强调动作弹性,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夸张是拉长挤压变形,日本动画表演中的夸张缺少彈性。美国动画角色表演造型元素以圆形为主,早期迪士尼动画表演在圆形基础上压缩,迪士尼动画表演经历多个转变阶段,早期迪士尼动画加入很多变形元素,《风中奇缘》中造型变成方形,王子公主模式发生逆转。

1898-1928年前迪士尼时代动画角色表演以滑稽为主,吸收默剧真人表演元素,呈现幽默表演风格。1928-1937年迪士尼系列短片时期对角色圆形动作夸张。1937-1989年《白雪公主》等动画长片表演脱离早期模式,七个小矮人动作夸张变形,与白雪公主动作表演有限电影手法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1989-1995年美国动画制作模式发生变化,动画角色表演夸张变形减少,更能表现与真实影片情感,使观众可以体味复杂的人性。1995年后,美国动画表演呈现仿真为主的表演形态,动画表演你写实风格成为主流。二维手绘风格不能进行逼真的表演情感表达,动画特有夸张本质融入仿真表演中,动画角色表演向三维动画仿真性转变。《海底总动员》等是三维技术与动画艺术结合,三维技术角色塑造追求逼真效果,由于角色塑造仿真模拟取得突破,表演风格倾向真实表达情感。

五、表演理论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表演理论进入动画后应产生全新的表演艺术关系形式,动画角色设计师要具有视觉表现技艺,需要涉猎戏剧表演、心理学等相关学科通才,角色设计师需要适应动画表现手法,提高观众审美力。动画表演理论要尊重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动画角色设计中表演理论应用包括借鉴传统,解放天性,调动情感等。

1.借鉴传统

戏剧表演研究表演理论由来已久,斯坦尼斯拉夫基斯是熟练杰出戏剧艺术家,1898年创立莫斯科艺术剧院,执导《海鸥》获得成功后现实主义戏剧诞生,斯坦尼斯拉夫基斯认为角色创作是体验到体现过程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相关超意识等被人用于判定斯氏体系唯心主义的依据。斯坦尼斯拉夫基斯认为对生活体验的情感记忆为情绪记忆,是经历中伴随的内心情感。演员激发剧本相应情境所需情感体验,促使演员探索角色所需材料。

分析借鉴传统表演理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适合动画角色设计,其推崇表演从创作实践出发,与动画创作原则契合。演员在影视剧中无分镜头设计权利,使演员创作中失去主动权。动画片中角色设计师要考虑相关因素,深入研究角色形象表演技能。角色设计师要对分镜头剧本分析研究,随着影视语言的探索发展,多方位景别变化多端,演员需要感受立体的人物形象群体,准确把握角色具体体现。认识理解动画角色理性要从解剖学层面研究角色造型,镜子是研究角色表情的最佳工具,《埃及王子》角色设计师诺达拷贝台放着镜子,是设计师构思时用镜子揣摩角色表情变化。动画设计师根据剧本设定动画角色特征,将动画作品内涵,形体表演再现统一外化为可视角色形象,使观众通过作品角色设计理解作品含义。

2.解放天性

美有多种形态,不接受认可框架制约。现实生活纷繁复杂,人与人的个性差异带来思维行为的不同,演员的天性要与角色融合,要让观众理解,天性的形成与人长久生活习俗有关,受天性无意识指引,个人体验具有独特价值。演员是有选择性经过艺术加工表演,艺术门类技巧非僵硬的程式,人的复杂性表现为生理心理现象,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研究体验角色的必要条件。

情感细致会显得抽象非现实,接近天性远离意识。印象主义、立体主义风格始于自然人的体验,从天性挣脱束缚获得物质空间的自由,达到精神领域的自由。夸张变形是动画表情造型语言的表达,如惊恐可以眼睛放大弹出岩矿,下颌拉伸,露出抖动舌头等手法表现。宫崎骏动画作品《哈儿的移动城堡》中苏菲错误打造浴室的架子,导致哈儿头发被染成红色,画面中哈儿皱眉肌强烈挤压,呈现愤怒绝望的表情。表情变化关键是符合角色性格特征。如《花木兰》中父亲形象表情处理沉稳,在鼓励花木兰追求爱情时用挑动眉头的动作准确突出角色个性。情感、心境无法行诸文字,主要靠天性达到。

3.调动情感

演员创作中为使肢体及器官服从情感,需要把角色与相似内心情感交织成复杂的线,演员可以控制情感表现,情感真挚有赖于形体动作的激发,内在的推动是迫切需要实现的愿望。动作可以通过执行满足欲求。情感与语言,内外部动作活动脱节源于各种表演程式,身体动作表情与传达内心体验的手段应是经过训练,通过遇到声音表情等表达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使用身体表达情感是外部体现技术的急务。

斯坦尼斯拉夫基斯表演理论分析人物必须认识行为的动作脉络,是符合人在动机下支配行动的客观规律。动作是表演艺术的基础,《中国古典人物卡通形象秀》中红楼梦丫鬟晴雯角色设计中把握动作要素,晴雯是许多观众喜欢的丫鬟,在贾宝玉面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剧本文字与1987年版《红楼梦》中真人表情可以通过外部形体动作表现晴雯倔强俏皮的性格。动是表演艺术的特征,表情动作推动情感,晴雯撕扇动画表情反映分析角色个性,动画角色设计师分析人物时展现人物灵魂,必须注重对人物心理动作的开拓。演员在真诚体验,才能真挚表达情感。演员无意识活动领域包含很多创作成分,有意识地实现情感语调会把演员注意力从创作目的引开。

4.自觉创造

动画角色表演创作要分析演员创作感觉,检查演员认知角色态度;把角色按创作目的划分,按照剧中人物气质协调配置演员的想望。准备性分析在分析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对创造角色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演员对感觉分析具有决定性意义,系列准备性分析使演员获得对动画作品独立看法,使角色接近动画剧本创作主题,是演员内心创作为基础的体验动画艺术的重要步骤,遵循表演前对内部心理学分析非常重要。

从考察系列准备性分析,过渡到对演员创作感觉的分析,演员非在案头研究动画具备时代风格,是从内外部研究剧本与角色生活条件下开始。演员应在肢体执行与角色类似规定情境中的动作,帮助演员感觉角色中的自己。人物年轻年老、慷慨或自私等素质必须给以适当比例。表演艺术中演员到角色实质是实现角色的我,演员进行基本功训练为实现角色形象。演员对自身角色了解认识中挖掘具有的特点,提升演员的个人魅力。美具有客观性存在特點,演员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将自身魅力赋予角色,达到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境界。

结语

动画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艺术形式结合特定文化传统产生巨大力量,斯坦尼拉夫斯基提出演员要从生活出发,表演理论符合顺从包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斯氏主张演员按自然规律创作,自然包含所有线条色彩,美的表演关键是接近自然。动画角色设计要靠天性情感达到,表演创作需要演员天性情感表现,通过真挚的情感才能使角色台词富有生机,创造鲜活的角色形象。

参考文献:

[1]陈璐. 基于视觉符号的国产动画电影神话类角色塑造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20.

[2]郝庄. 秦腔传统角色的文化创意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3]竺兴. 微表情在三维动画角色表演中的研究与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8.

[4]赵楠乐子.动画表演课程之教学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8(01):221-222.

[5]闵雅赳. 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法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7.

[6]孙欣茹. 基于行为语言学的独立动画创作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6.

[7]朱亮. 1956—1965年中国美术电影角色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6.

[8]李星. 日本商业动画《十二国记》角色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

[9]孙亮.浅析中国本土戏曲角色与动画角色的融合[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6):80-82.

[10]胡瑛.中国传统木偶戏造型元素在动画艺术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3(03):120-121.

猜你喜欢

表演
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因活动而精彩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群众文化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戏曲人物表演艺术漫谈
浅议滑稽戏表演艺术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