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才优势的理路探源
2021-11-02吴燕
吴燕
摘要:反思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要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其中有一条经验非常重要,就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自身的理论优势、平等优势、教育优势、实践优势逐步形成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优势。正是始终赢得、坚持和发挥这一人才优势,激发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磅礴伟力,持续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人才优势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从历史中汲取宝贵经验和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才;优势
中图分类号:D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10-0097-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历百年风雨苦难,展百年奋进辉煌。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团结带领人民走过风雨、一路前行,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其中有一条经验非常重要,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其他政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大的人才优势。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是踏着新时代的奋进步伐,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赢得、坚持和发挥了这一人才优势,才持续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人才优势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精神力量,对于统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优势与价值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共产党宣言》的扉页上鲜明地写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无产阶级政党的面貌出现,通过各种纲领、主张、宣言,鲜明地提出了救国救民和争取人权的立场与主张,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等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平等观、人民观、阶级斗争观等思想启发民众,站在“全世界劳工”“庶民”的大义立场上认识中国现实,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正义性得到充分彰显,为现代中國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
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民众已然看到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世界潮流的势不可挡。马克思主义作为承载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西方思想,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救国良方,更在于代表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现实呼声。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一触即发的时局下,起来反抗、斗争、革命并投身“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是救国家于危难、救国民于水火。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爱国青年、仁人志士奔赴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下,汇聚起“救亡图存”的正义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大势,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的历史关头,始终坚持真理、伸张正义,以理论优势和价值优势赢得人心。
二、中国共产党的平等优势与人民源头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不仅体现在赋予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以平等的地位,不论出身、职业、性别、民族、国别,都有机会入党,从事为广大劳苦大众谋福利的崇高事业,而且还体现在党内所有党员不分等级贵贱,拥有同等的民主权利。正是这一平等思想,在现代风起云涌的历史洪流中,展现出极大的进步性和吸引力,使中国共产党拥有了人民群众这一广泛的客观基础和力量源头。党的一大纲领中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进行社会革命。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明确了“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的重要原则。只要承认党的纲领章程,愿意参加党的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的,都有机会成为党的成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到五大召开时全国已有57967名党员[1]32。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员的成分构成也开始发生变化。对此,一些人认为,吸收大量非无产阶级出身的人入党,会改变党的性质,对要求入党的其他阶级采取“关门主义”政策,给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在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党中央深刻批判和及时纠正了这一错误倾向,向社会各阶层优秀分子敞开大门。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全国已经拥有121万名党员[1]103。毛泽东在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指出:“为着扫除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2]1082这种开放政策不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也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人才流动,赋予其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关于是否吸纳这些新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江泽民明确指出,“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3]。这也为新世纪面临新挑战新问题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三、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优势与人才培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党员大都是知识分子,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广大社会各阶级陆续加入党的队伍中来。新加入的党员虽然具有较高的革命热情,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总体上不高,还不能适应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带来党内许多认识上的分歧。面对这一情况,党的领导者和创始成员开始发挥其天然的知识优势,因时因地因需灵活地讲学、办学,创办各种学校。一方面,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政策;另一方面,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储备了大量的可用之才。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教育优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强大武器。
回顾我党的历史,早在1924年5月,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通过的《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就提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4]9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成立后,就利用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政治军事学校、理论训练班、各类研究会和列宁读书班等各种形式进行人才培训。中共苏区各级各类各层次干部学校,如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红军特科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面较大的干部学校体系。在各个战场红军开辟的根据地,各级政府成立后也建立了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党内大力倡导学习各种知识,成立各类学会、研究会,研究各种中国革命遇到的问题,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延安时期,原本在长征中被迫停止教学工作的中央党校进入快速发展期,11年间培养干部10余万人[5]。此外,党中央还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等,为适应革命形势、落实党的战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培养了大量的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面对新中国人才极度短缺的情况,周恩来就强调,“今后教育事业要有很大发展,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投资要超过任何一个工业部门”[6]116。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科学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远意义,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7]120
党的教育优势,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党员个体的觉悟,而且使党本身成为培养人、塑造人、向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大学校。在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注重教育、倡导学习的优良传统,从基层组织到中央,理论学习逐步实现制度化,确保了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沧桑巨变中,始终成为一个永葆生机活力、不断创新的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优势与人才使用
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136。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是变革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正是在变革世界的过程中,人的创造性、本质性力量得以凸显。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且批判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等思想,在人才培养中不仅注重理论教育、知识学习,而且注重脚踏实地、投身改造世界的客观实践,主张在实际工作中塑造人、锻炼人、培养人。要把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使其优长得以发挥,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在使用人才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身的实践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任人唯贤”。毛泽东早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9]527。任人唯贤、用人唯公,则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任人唯亲、用人唯私,则国亡族灭。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了其“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正向激励的良好用人风气。二是“选贤任能”。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27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0]40,突出强调“选贤任能”[10]400,主张对于知识分子要充分信任,尤其是对于科学家、专业技术人才,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待遇等,极大地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唯才是举”。中国共产党也非常重视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条件。21世纪以来,人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愈加重要。2003年12月,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進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出不仅要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良性互动,更要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文化氛围、创新环境,加快竞争、激励、评价等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成长提供保障。
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的优良传统,还进一步把“为人民服务”发展为考核人才的基本标尺。人才评价不仅注重实干能力,更注重价值立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依靠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需要培育深具人民情怀、能够肩负起新时代新使命的高素质人才。
回望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不仅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优势、平等优势、教育优势、实践优势,由此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优势,并且在百年历史实践中继承、巩固、利用、发挥了这一优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磅礴伟力,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坚持和发挥这一优势,在波涛奔涌的时代浪潮中不断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注入生机活力,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1(13).
[4]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孙国林.毛泽东与中央党校[N].学习时报,2019-12-31.
[6]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N].人民日报,2003-12-21.
责任编辑: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