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论析
2021-11-02梁桂玲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逻辑。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義。治理的多元化、复杂性、法治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面临多重压力与挑战。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需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出发,从视野、理论、价值、实践等四大维度推进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政治生态;内在联系;挑战;维度
[作者简介]梁桂玲(1979-),女,汉族,陕西武功人,中共渭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10-0032-03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的总目标。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在中国特有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实施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不仅是政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一、契合与耦合:国家治理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在勾连
“政治生态,首先取决于国家治理中的政治水准。”①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的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首先映照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准。这就凸显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内政治生态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价值导向上,党内政治生态影响着治理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②政治生态体现着政治生活的现状和趋势,体现着政治环境的价值,体现着人们对政治环境的评价。③对于政治生态的认知和判断,直接决定着治理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党内政治生态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着治理主体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关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在行为取向上,党内政治生态营造了治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和政治氛围。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过程现代化与目标现代化的统一过程。在实践操作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通过制度性安排、治理技术的更新不断提升治理主体能力现代化。
在价值追求上,旨在维护国家秩序稳定,不断提高全民的社会福祉。④当然,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结构调试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内政治生态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态具有强烈的辐射和扩散作用⑤,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通过党内政治生态带动国家政治生态进而优化社会政治生态,是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的独特优势之一。
在能力提升上,党内政治生态制约着治理实践和治理绩效。党内政治生态健康状况是影响政党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政治生态腐化必然会侵蚀政治权威、削弱政治信任、降低政治认同、影响治理绩效。政治认同程度越高,政治信任就越高,改革的动力就越大、阻力就越小,治理绩效就越显著。⑥
(二)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使命担当和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1、国家治理现代化意蕴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是现代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建构与运用公共权力来创造有序的公共生活,最大化的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不断提高全民的社会福祉。由于经济、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复合性影响,每个国家的治理逻辑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任何国家治理都浸润在一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之中,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职责使命就是通过锻造良好的关系架构和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治理对内外环境要素的支持,进而促进政治社会整体发展。⑦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已经超越了狭义的党的自身建设的范畴,而上升成为以党内政治生态带动国家和社会生态重塑的治国理政的范畴。
2、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规定着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新的使命担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总目标的具体内涵就是届时中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社会政治文明是一个具有一定内涵、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党内政治生态作为社会政治文明的一个子系统,俨然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从结构、目标、功能等方面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衔接,对政治系统各要素作出适当调适,以期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土壤”和“气候”。
二、“治什么”: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挑战
相对于传统国家管理模式而言,现代国家治理凸显多元性、法治化、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必然呼唤并形塑着党治国理政的新样态,也对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带来多重压力。
(一)治理多元化冲击党内政治价值。价值追求是政党内部成员判断是非对错的评价标准,集中反映了政党成员的政治立场,以及对事物的总的看法与态度。价值追求不同,党员的政治信念、信仰、态度就会不同⑧,由此造成的政治生态环境就不同。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对党内主导的价值观形成严重冲击,部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产生动摇甚至迷失,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初心紊乱,行为失范。另外,治理手段多元化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对国家治理的方式、方法产生不同看法,认识分歧也不断冲击着党内的政治文化和价值。
(二)治理复杂性磨砺党内政治组织行为。现代国家治理中,治理客体由传统社会相对简单的民众转变为今天的国家、政党、社会、市场等对象,治理内容、治理工具、治理目标日益复杂化和立体化,交错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导致整个社会政治生态日益复杂,映射到党内,使党内政治行为状态的好坏成为测量党内政治生态的“晴雨表”。⑨一旦政治行为突破党规党纪的底线,那么良好的政治生态随之就会遭到破坏。因此,规范党员的政治组织行为,保持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治理法治化考验党内政治制度规范化。法治是“国家治理”区别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方略。⑩从静态来讲,国家治理法治化表现为国家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动态来说,国家治理法治化就是治理行为要合乎宪法和法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制度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丰富制度规范的供给。二是规范党内制度的执行。三是“潜规则”的挑战。构建完善、稳定的党内政治制度,规范党内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无疑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的关键一环。
(四)治理的不确定性挑战党重构政治生态的能力。“我们在分析意义上可以成功地把政治生活独立成一个系统,就此而言,显然在使用的意义上,不能把系统说成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必须把它看作是处于自然的、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环境包围之中。”?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党内政治生态的变化。当今社会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格局日益形成,利益冲突、文化碰撞不可避免,这些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面对世界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各种环境的复杂变化,科学设计治理方案,合理解决各种矛盾、成功化解多样风险,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这就对党的政治生态重塑能力提出挑战。
三、“怎么治”: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构建维度
正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审视治理转型给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带来的考验与挑战,从视野、理论、价值、实践等维度把握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着力点,是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
(一)视野之维: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政治生态内含着政党及政党制度,政党之间的关系及政党与政府、社团和一般民众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生态系统中,党内政治生态、国家政治生态、社会政治生态的动态运行和能量交换表现为由内向外的波浪式扩散和由外向内的聚合式内敛。党内政治生态的正向作用和社会政治生态的逆向作用,反映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上,就是党风带动政风社风,社风影响政风、党风。?这三层政治生态层并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存在着相互联系、沟通、制约、互动的作用机制。作为整体的政治生态系统时刻发生着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以及观念融合,由此形成了政治生态系统的整体状态和发展态势。这种整体性特征也使政治生态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以此为理论依据,构建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点。一方面要高屋建瓴,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入手,全面推进国家整体秩序的稳定、有序。另一方面又要重点突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党内政治生态清朗带动社会政治生态的清醇。
(二)理论之维: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一致
目前,学界的研究在揭示政治生态发展的系统性、规律性与前瞻性方面存在着不足,总体上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政治生态建设中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复杂的,政治生态建设环境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此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必须不断实现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理论观点去解决,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政治生态建设也才能常建常新,并不断被调整至较为和谐的状态。同时,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实际第一的观点,把政治生态建设与特定时期的历史任务和伟大实践相结合,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以问题解决推动认识的深入,实现政治生态建设的系统提升和理论认识的深入突破。
(三)实践之维: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力量所在。只有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才能抵制一切歪风邪气,保持组织上和作风上的纯洁。只有加强思想建设,才能厚植党内生态的文化土壤,深入持久、潜移默化的发挥思想文化的正向激励作用和滋润作用。
党内政治生态的先进性纯洁性,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高扬党的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的初心使命,“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斷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用革命精神淬炼灵魂,纯洁党的政治生态。制度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健康有序运行的保障,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若干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止权力“越界”,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党内政治生态综合考评机制,运用科学的考量方法和明确的评价标准,推动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性。只有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通过自律引导他律,通过他律保障自律,才能形成管党治党新格局,为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双重保障。
[注释]
①黄元.国家政治生态建设直接决定着民族复兴大业[N/OL].人民日报海外网,2018-07-16:1.
②包心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N].人民日报,2015-01-26(007).
③刘振环.新时代政治生态价值秩序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0(1):52.
④徐湘林.“国家治理”的理论内涵[J].人民论坛,2014(4):31.
⑤?刘少东.党内政治生态带动我国整体政治生态的道路选择[J].领导科学,2017(12):11.
⑥常轶军.政治认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与魂[N].光明日报,2018-02-08.
⑦陈朋.政治生态建设70年:历史经验、内在逻辑与前景展望[J].科学社会主义,2019(5):71.
⑧⑨代江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8-06.
⑩张雅勤.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中党的政治建设:逻辑、挑战与维度[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1):80.
?[美]戴维·伊斯顿.王浦劬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人民出版社,2012:17.
?陈江.依法治国视域中的政治生态建设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5(6):7.
?柳宝军.党内政治生态理论的四维审视[J].社会主义研究,2019(1):87.
?张学娟,曹景文.国内政治生态的优化与困境:一个研究综述[J].求实,2017(1):40-50.
?习近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新华社,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