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2021-11-02周宇
周宇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科检查患者等候过程中,心理护理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为研究案例,采用随即分配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为4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为45例,在常规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然后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心理护理运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抑郁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中,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抑郁与焦虑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显著。
关键词: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引言
超声科检查属于临床常用方法之一,检查过程简单易操作,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因此在很多临床疾病诊断之中,都会采用超声科检查方法。然而在超声科检查等候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情绪不良反应,造成检查过程无法顺利进行。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做好等候患者护理干预工作,尽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基于此,本文采用对照分析方法,比较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超声科检查等候中的患者不良情绪干预效果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90例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为研究案例,所有患者病历时间段为2020年12月之2021年7月,采用随即分配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为45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5岁至65岁,平均年龄为(42.52±12.11)岁,疾病类型有12例孕妇,17例糖尿病,2例残疾,8例冠心病,7例危急重症,其中有23例农村患者。研究组为45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4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42.42±12.18)岁,疾病类型有13例孕妇,15例糖尿病,3例残疾,6例冠心病,7例危急重症,其中有23例农村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其中對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并且患者按照顺序排队检查,患者也可以在等候区等候消息。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采用心理护理。首先,采用导语标志让等候检查患者了解超声科检查环节,明确护患常见矛盾,并对其问题进行适当解释,给与患者一些时间理解、配合检查工作。在心理护理干预中,需要将患者利益作为中心,主动为患者们提供服务,了解患者需求,给予大家充分的人文关怀与言语尊重,使患者得到充分满足,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心及尊重。在与等候检查患者沟通上,要采用规范语言,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患者疑难,适当采用幽默方式缓解患者们的心理压力。在与患者主动沟通过程中,护士要注意动作表达,通过微笑、善意关切地眼神消除患者们的陌生感,提高护患间的信任度。另外,加强候诊室环境改善工作,通过室内湿度控制,通风光照条件改善及报刊栏设置等方法转移患者们的视线,提高大家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1]。在一些重症患者如冠心病与糖尿病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应该注重患者病情变化及影响。在与孕妇沟通之中,护理人员要让孕妇了解超声检查,明确这种检查方法不会对胎儿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孕妇的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对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抑郁与焦虑情况进行观察,采用自评量表评估,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抑郁与焦虑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总评分为100,超过90分为满意,超过60分为一般,60分以下表示不满。(总满意=满意+一般)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计数分别以()、(%)表达,检验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对比
研究发现,对照组抑郁评分为(41.58±3.64)分,焦虑评分为(42.13±2.56),研究组对照组抑郁评分为(27.31±3.48)分,焦虑评分为(25.26±4.68),研究组抑郁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表明,研究组18例一般,24例满意,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16例一般,20例满意,总满意度为80%,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医院临床疾病诊治中,医疗护理作用越来越明显,护理人员工作干预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情绪,甚至是引起病情变化。超声科检查在临床治疗中很常见,因为检查患者数量较多,患者在等候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超声检查效果,甚至会妨碍其他临床工作顺利开展。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处理好等候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
本研究中,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采用了对照分析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了心理护理方法。从护理结果来看,对照组抑郁评分为(41.58±3.64)分,焦虑评分为(42.13±2.56),研究组对照组抑郁评分为(27.31±3.48)分,焦虑评分为(25.26±4.68),研究组抑郁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研究组检查患者在护理人员心理干预之后,抑郁与焦虑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可见这种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上效果较好。在心理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采取安抚、关心、爱护等方法,让患者情绪逐渐稳定,加强患者对于超声科检查的认知,消除大家对医院的误解,确保整个检查过程的顺利。比如在残疾患者护理上,护理人员需要理解患者心情,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稳定的环境等候检查[3]。在孕妇沟通上,护理人员需要以安抚为主,强调超声科检查对胎儿不会造成影响,让孕妇在等候区等待。对于患者在等候检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采取个性化护理手段,帮助患者疏导情绪,和大家建立良好沟通关系,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表明,心理护理在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压力,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艳芹.疼痛的护理管理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体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21).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