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灵的感冒”
2021-11-02雷墨
雷墨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是这个日子自1992年诞生以来的第29年。精神疾病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焦虑症、忧郁症、躁郁症、恐慌症、社交恐惧症等。患有精神疾病绝对不是“疯了”,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感冒”。
根据世卫组织的最新统计,估计5%的成人患有忧郁症。根据2019年北大团队在《柳叶刀》子刊发表的研究,中國估计有9500万忧郁症患者。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将忧郁症筛查纳入了入学健康体检。
即便世界范围内有这么多人罹患忧郁症,但人们对忧郁症的了解也仍是匮乏的。这就像人与人心灵之间存在鸿沟,终究是无法恰如其分地触达对方:为什么起不了床?为什么不能打起精神?为什么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那么困难?明明没有发生大事,为什么感到难过和痛苦?—是不是这一切只是懒散的借口?
这不仅是旁人的不解,也是“忧郁者”时常的自我拷问。
大概是“郁郁相吸”,我身边有不少患有忧郁症、躁郁症的朋友,甚至有朋友的亲近之人因为忧郁症自杀。
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将忧郁症筛查纳入了入学健康体检。
虽然忧郁症绝对需要被正视和理解,但也不应被过度“病理化”。我的精神科医生朋友说,“忧郁症”听上去是一种疾病,但他很少对患者说“你得了这种病”,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忧郁症候群”—有时候只是一些忧郁的情绪,要想办法化解它,通过药物,或各种对自己有益的方法,让自己进入正循环,而非恶性循环。
我的泰拳教练是个伊朗人,游历过许多国家,脑子里有奇思妙想,但他身上散发的那种魅力和劲头、洋溢的热情和笑容,会让人相信他,且愿意跟他一起奔跑。
有一次我与他练完拳,他沉重地凝视手机后,突然像变了人般暴躁起来。摔手机、锤地板、哭泣,冲过去按手机,继续摔手机、锤地板、哭泣。我赶紧跑去安抚他,问他情绪失控的原因,也才得知他的躁郁症(又称“双向情感障碍”)发作。
我花了些时间让他平静下来,此后,我们便经常交换彼此的情绪困扰、互相勉励、设定目标,努力不让自己掉进情绪的黑洞。有时无法抵达对方心灵时,我们也会给彼此一点时间。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作为。
还有一些其他朋友,会与我们互相“倾诉”。这种负能量的释放,也能让心情得到一些释放,像是一种“战友”般的支撑力:我不能帮你也无法全然理解你,但我也困在背光面,所以我们都要好好的。
每个人都有其生命难题,每个忧郁着的人也都有着不同的龃龉,可以试着先把脚从泥泞里拔出来,然后慢慢往前走—终究是前进一点了,那便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