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
2021-11-02党艳敏
党艳敏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措施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学生通过努力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但要想改变多年养成的自身行为习惯则非常困难。因此在学生还未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小学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班主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帮助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使他们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应做好以下措施
1.1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之前,小学生的模仿性通常都很强,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班主任,其在学校中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一个自身素质过硬的班主任教出的学生往往也是优秀的。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则行”,孔子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要做学生的楷模,教师就要先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事班主任也必须要带头做到。如要求学生说话有礼貌,班主任就不能随意爆粗口;如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班主任就要带头做好环保工作,每次大扫除班主任也要和学生一起打扫楼道和教室卫生;如要求学生认真写作业,那么班主任在批改作业时也要规范认真。
1.2爱生如子,爱严结合。严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工具”,爱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爱生如子”和“爱严结合”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主要条件。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自己不仅是老师还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要重视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各种变化,在他们迷茫困惑的时候通过爱的教育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与呵护,通过严格的班级管理规范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驶向正确的人生港湾。
1.3规范行为,培养能力。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能否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德,關键在于小学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很多刚刚担任班主任的老师总羡慕其他班的好学生,对本班个别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想做,无限拖拉磨蹭还经常谎话连篇的学生恨铁不成钢却又无可奈何。殊不知那些优秀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以及每一节课对学生的长期熏陶形成的。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德育教育上,会针对学生实际加强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在要求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上,班主任会每天提醒学生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则通过手到、眼到、口到、心到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正确读书方法;做作业时会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课堂上当学生发言时,则要求声音响亮吐词清楚,站姿端正,态度自然大方。此外为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一些班主任还提出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的建议,通过值日,培养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是班级的主人的"主体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管理好自己班集体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激励他们热爱自己的班集体。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班里的每个小组都能自觉主动的完成早、中、晚的班级清洁工作,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培养。
1.4耐心教育,表扬为主。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爱多听表扬,老师如果表扬运用得当,那么学生学习和遵守纪律的积极性就会增强。反之若是经常大声地批评,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会变的自卑,甚至产生厌学的念头。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于有错的学生,班主任不能一昧的批评呵斥,通过关心和爱护对其循循善诱地启发,使犯错的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另外对于一些进步大的学生,班主任不但要在课堂上给予表扬,还要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如:一块橡皮,一支铅笔等。
1.5正确引导,良好班风。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小学生一开始都比较肤浅,因此通过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发扬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思想形态的形成有着巨大作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可以组织全班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邀请现役军人到班里讲座,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组织全班学生成立“助老助残小队”以及“我是环卫小卫士”等多个公益活动小组,通过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
1.6家校结合,德育合力。德育教育除了班主任不遗余力的工作,同时更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通过家校微信群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密切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在校学习和家中生活的各种动态,班主任家长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努力。
小学生的品德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多种方法开展的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古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