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炬高擎

2021-11-02刘江滨

星火·中短篇小说 2021年6期
关键词:火炬手祥云临沂

刘江滨

我家书橱里摆放着我的一张照片,生客看到后都会流露出惊讶的表情:“你还当过奥运火炬手?”那张照片是我2008年在山东临沂传递奥运火炬时新华社记者拍的,网上也可搜到。照片上,我在小跑,左手握拳,手腕戴着护套,右手高擎火炬,可清晰看到燃烧着的金色的火苗;左右是一对青年男女护跑;背景是缤纷的彩旗和沸腾的人群。

如今说来这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每当想起却仿佛就在昨天,那欢腾热闹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2008年7月21日18时08分,山东临沂,滨河大道。一名英俊威武的奥运护卫手用钥匙熄灭了我手中的火炬,取掉里面的袖珍燃气罐,微笑着对我说:“祝贺你,火炬传递得很成功!”

我向他道了声谢,长长舒了一口气。火炬传递还在进行中,热浪继续向前席卷,我刚刚完成了我的使命,跑完了我的一段路程。双脚停下了,心还在胸腔里像一面鼓被擂得咚咚响,脸颊仿佛被火烤得热乎乎的。一时恍如梦寐,似真似幻,这么快,结束了?

那一刻如电影胶片拷贝在大脑中,时放时新。

2008年,是一个注定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年份。改革开放30周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大悲大喜,大起大伏,备感煎熬,又彻底释放。那一年的奥运会,不仅使中国人百年梦想得以实现,还及时让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情感创伤的国人得到了一次集体心灵抚慰。奥运会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从大学起,我就是一个狂热的球迷,熬到半夜或半夜爬起来看球是家常便饭。记得有一个夜晚,中国男排在一次重大比赛中获胜,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消息传来,群情激昂,学生们聚集在校门口,我的师兄、后来著名的诗评家陈超攀上门卫房顶做了激情似火的演讲。体育从来就和青春、热血相生相伴,水乳交融。而奥运会更是体育之塔最顶尖的那一层,尤其令人神往。还记得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幕式,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世界不分种族、不分男女的人们,在主题歌《手拉手》的伴随中,手拉手欢快幸福地翩翩起舞,我的眼里突然噙满了泪水。

从未想到奥运还会与我发生最直接的联系,我成了奥运火炬手!

奥运火炬手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经过奥组委遴选,我作为新闻界代表荣幸被选中。收到奥组委从北京寄来的火炬手确认函,正是3月下旬,温煦的春风吹醒了树上的绿叶,南来的燕子叽叽喳喳传递春的消息,我将确认函捧在手中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确认”,心中如冰河乍裂,一条欢快的小河汩汩流淌。

碰巧的是,3月份我作为报社副总编辑轮值夜班,而奥运会的启动仪式—在奥运会发祥地雅典的奥林匹亚采火种—就在3月24号举行,让我这个火炬手第一时间进入状态,发布新闻,这看起来似乎就是一种天意。按照奥运程序,采完火种,接下来在全世界五大洲由火炬手们一棒一棒接力传递,最后到达举办国,在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那天,我先在电视上看了仪式转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到了晚上,从新华社大量图片中精心挑选了一张希腊圣女点火图,破天荒以通版的方式发在一版。我值班我做主,算是一次“以权谋公”吧。圣女,圣火,天人合一,纯洁典雅,神圣庄严,彩色巨幅照片极富视觉冲击力。古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带到人间,从此,人类成为万物之灵。恩格斯说:“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火,成为光明和温暖的象征。奥运以火炬传递的方式,把文明和光明的种子播撒全世界,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极其动人和美好。

全球奥运火炬手共有两万多人,从奥林匹亚开始,白的手,黑的手,黄的手,棕的手,男人的手,女人的手,一棒一棒接力传递,我有幸成为这其中的一棒,是传递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火炬自开始传递,便成为我每天的“特别关注”。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火炬在巴黎、伦敦传递时发生了一些意外,有破壞分子捣乱,我直眉瞪眼,攥紧拳头,恨不得钻进电视里头将那些人渣胖揍一顿,因为每一个火炬手都是我的战友,我已经不是一名旁观者。

终于,奥运火炬穿越千山万水抵达中国境内,奥运气氛也像是被火炬点燃了,神州大地热情似火,热浪滚滚。7月14日我接到奥组委通知,我的传递地点由原定的青岛改为临沂。可能是出于安全和时间的考虑,山东只保留了青岛和临沂两站,而烟台站、威海站、日照站被取消,日程和传递距离被压缩,火炬手予以重新调整分配。还好,我去过青岛,对于临沂我更有新鲜感。

临沂古称琅琊,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出过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名人。临沂更广为人知的是沂蒙山,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年看的小说与同名电影《红日》及《南征北战》《红嫂》,芭蕾舞剧《沂蒙颂》等反映的都是那儿的人和事,国民党王牌74师师长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被解放军击毙,更是史上经典战例。所以,身虽未至而心向往之,能在临沂这块红色的土地传递火炬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7月19日,我乘车从石家庄出发,从青银高速转京沪高速奔驶六个多小时,傍晚时分到达临沂市,入住陶然居酒店。稍事休整,随意在街上转悠,找了一家干净的小店挑了几样临沂小吃来品尝,有糁(肉粥,当地读作萨)、渣豆腐、光棍鸡等,喝了一听青岛啤酒,大快朵颐。吃完饭逛了逛城市夜景,只见沂河在灯光下缓缓流过,泛着斑斓的波纹。临沂因临沂河而得名。我国不少地方如临汾、临漳、临渭、临清等都是因临河而得名。临水而居,这座城市就有了几分水气和灵气。临沂完全没有脑海中固有的落后破旧的印象,而是生机勃勃,一派繁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只有到实地亲眼看看才能得出踏实的结论。

次日一天没什么安排,组织者要求我们不能出酒店,避免磕磕碰碰出现意外。只好待在房间,拿出带的书翻了几页,魂儿荡在书外不肯入内,拿起又放下,徘徊复徘徊。这时,有人敲门,哈,工作人员送来了火炬服!我赶紧打开试穿。上衣和短裤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精心设计,很早以前根据每人身体尺寸订做好的。上衣以白色为主调,代表圣洁,右侧四分之一是红色,代表热烈,形成左右不对称的图案设计和曲线分割,边缘呈流线型弯曲,富有动感,象征火焰升腾。以前多次在电视上看到过,今日穿上身,镜前一照,果真是“人配衣服马配鞍”,还真有么点英气勃勃之感,心里美美哒。

21日,奥运火炬开始了在山东境内的传递,上午在青岛,下午在临沂。

13:30,我们这一组火炬手共19人从酒店出发,到新闻大厦与其他组火炬手会合。宽阔的大厅,满眼皆是穿着火炬服的人,挤挤挨挨,鱼儿般穿梭往来,大家一律白鞋白袜,手戴护腕,个个精神百倍,英姿飒爽,兴奋和豪情写在脸上。那个劲头颇像将要出征的将士,跃跃欲试,按捺不住,又像匹匹战马喷着响鼻,昂首奋蹄,一声令下便会奔跃而出。在等待的间歇,我找到了我的下一棒,很巧也是位新闻同行,我俩边聊边把交接棒的设计动作搞定。

岂料,真应了那句“天有不测风云”,突然下起雨来,天空急剧地砸下雨滴,地上树上一阵噼啪噼啪响,接着暴雨如注,天地一色。雨水潲到窗户玻璃上面,形成一股一股小水流往下冲去。望着窗外的雨水,心不由得提到嗓子眼,照这么下去,火炬传递岂不要泡汤?我们临沂这一站是否就得取消了?心里着急,不由得握紧了拳头,手心里满是汗,顺着小拇指下的横纹处流出来。心里念叨着不会这么倒霉吧。我眼光扫向大家,发现他们都跟我差不多表情,眼睛盯着窗外,忧虑替代了兴奋,一个个面色凝重,大厅一片安静,只有外面风雨声劈天盖地轰隆隆作响。正所谓来得疾去得快,大约一个小时后,雨停了。沉寂的大厅转眼又变得人声鼎沸了。天虽然还阴着,但雨总算不下了,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15:40,临沂站109位火炬手分乘三辆大巴驶往传递路段—滨河大道。哈,滨河,不就是江滨嘛,这分明就是我的主场,缘分啊。我乘坐的是4号车,在指定的路段停下,工作人员分发了每个人的号码牌,我的编号是318,这个号码是山东火炬手的整体编号,在临沂我是第59棒。我把号码牌贴在衣服的右上角。

雨停后天空仍然布满乌云,倒也不错,酷暑的季节一场大雨又加阴天,没有太阳暴晒,起到了降温的作用,不是太热,临沂的传递起始时间是17:34,届时会凉爽些。这时,只见组织的助威群众打着五彩旗子陆续涌来,在道路两侧排列聚集。等待的过程十分漫长,在车上干坐着百无聊赖。没有想到,忽然空中又扯起了蒙蒙雨丝,路边的群众纷纷以物遮首,不一会儿,马路全被打湿,形成水流流向路两侧低洼之地。我不禁心中又是一紧,怎么又下起来了?到时候下大了怎么办?火炬岂不是要被雨水浇灭?据说只要不是极端恶劣天气或大暴雨,传递照常进行,以前在电视上也看到过冒雨传递的情形。即使小雨无妨,但一副落汤鸡似的形象也有碍观瞻啊,传递过程可是向全国电视直播的。车上的工作人员可能是看出了大家的担心,安慰说,如果雨下得比较大,手持火炬时就要注意倾斜一点,火炬上端有许多透气孔,火炬是浇不灭的,设计时已考虑到这个问题。

说到设计,有人在座位上闲翻火炬手手册时,发现“祥云”火炬的设计者姚映佳赫然在册,而且就在我们4号车上!于是引起一阵骚动。姚映佳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从座位上站起来,微笑点头,走到车厢前部,应大家的要求讲了讲“祥云”的设计理念和过程。姚映佳是联想集团副总裁,首席设计师,理着平头,鬓发染霜,彬彬有礼,老成持重,一副谦和儒雅的学者模样,看上去得有五十来岁,其实还不到四十岁呢。他说起火炬像说自家孩子一样熟稔,娓娓道來。他介绍,他们设计的火炬有三个方案,除了“祥云”,还有长城和凤凰,都强调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符号,最终采用的是“祥云”。“祥云”有三个元素:纸卷形状,云纹图案,大红漆色。最关键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手大手小,握在手里都有一种舒适、温暖、亲近、友好的感觉。火炬材质虽然是铝合金做的,但并没有冷冰冰之感,它传递的是情感。他说他的祖籍就是山东,这次以火炬手的身份来临沂传递,非常激动和自豪。他讲完后,车内一片欢声。姚映佳的现身,化解了等待的焦灼和对下雨的担忧,能亲聆火炬设计者的讲解,真是太幸运了。

姚映佳刚讲完,“祥云”火炬运来了,一一分发到我们手上。对照设计师的讲解,理性与感性一结合,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原来听介绍,火炬重985克,也即不到2斤,但拿到手中还是觉得很有些分量,沉甸甸的。尤其是造型太漂亮了,用“精妙绝伦”这个词形容也不为过,上部图案祥云朵朵,下部红色如丝绸般柔滑,握在手中手感格外舒服妥帖,让人忍不住有亲吻一下的冲动。那感觉就像小时候得到一个心爱的玩具,不肯撒手。什么叫“爱不释手”,这就是了。哦,我的奥运火炬!按照规定,这枚火炬在完成传递后就作为纪念品归火炬手所有了。

大家坐在车上,心早就飞到了外面,不断地打探前方的消息—火炬到了临沂了,沂蒙广场火炬点燃了,火炬传递开始了,快了,快了……

将近18点的时候,我们的4号车缓缓启动,像空投伞兵一般,火炬手被依次投放到指定地点,有大学生志愿者持号码牌迎候。轮到我了,我跳下车,两侧群众欢声雷动,向我招手,还有不少人竖起大拇指。我急忙微笑着招手致意。不知何时小雨已停了,太阳从云朵的罅隙射出光芒,像是给云彩镶上了金边,端的是祥云朵朵,天地明亮了许多。

我的上一棒317号跑过来了,庞大的车队开过来了,电视上多次看到的英俊威武的护卫手跑过来了。该我上场了!我的心脏像骤然启动的马达,怦怦怦剧烈跳动起来。

护卫手跑到我面前,把我手中的火炬用钥匙开启燃气,我双手紧握与317号交接点火,火炬上端忽地一下飘出了金色的火焰。这火,是来自天上的圣火,是来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奥运之火,是象征人类文明与活力的光明之火,经过五大洲各色人的手现在传到我的手上。此时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通过电视直播聚焦到我的身上,我的手里捏着一团火,心里燃着一把火,我在燃烧。我举起火炬,往前迈了两步,然后停下,亲吻了一下火炬柄,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跑起来,开始了我的51米传递历程。由于紧张,起初的脚步有些滞重,两腿发沉,随后便轻盈起来。道路两边彩旗招展,群众高声呐喊:“奥运加油!北京加油!中国加油!”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整个现场气氛如同阳光暴晒下的木柴,一个火星就能燃起漫天大火。在这种火热的气氛中,任何一个人都会被感染,即使你再冷静,再平和,再深沉,都不可能不燃烧,冷血动物也得热血沸腾。我前方的媒体车架着各种“长枪大炮”,那是在向全国全世界实况转播。虽然紧张激动,我的大脑却一直醒着,按照预先的设计,在跑的过程中,做出挥手、握拳、翘大拇指等动作,保持着面部表情的微笑、坚毅、自信……

51米,很短,很短,短得目不及瞬;51米,又很长,很长,长得星汉迢迢。51米,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常常被忽略不计,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除非是在田径赛场,漫漫人生路谁又会在意几十米的长短呢?但这51米对于我来讲,却有如宋词“杨柳荫中长堤路,一片笙歌暖响”(黄人杰)那般惬意美好,在生命的年轮中刻下深深的印痕,永不磨灭。

我停下来,完成了与下一棒的交接,引燃了他的火炬,按照事先的设计做了一个“V”字造型,目送他远去。一名英俊威武的奥运护卫手走过来,用钥匙熄灭了我手中的火炬,微笑着对我说:“祝贺你,火炬传递得很成功!”时间定格在2008年7月21日18时08分。

火炬传递结束第二天,我所在的报纸头版刊发了我传递火炬的消息,配发了一张我高擎火炬的大照片,引发了许多朋友的热切关注。他们对我当奥运火炬手羡慕嫉妒,呵呵,不恨,待我从山东临沂回来,不断有人来到家里,穿上我的318号服装,手举火炬,拍照留念。家里很是热闹了一阵。有个收藏爱好者闻讯要高价购买我的“祥云”火炬,大抵可换一辆高级轿车,那时我还没有车,算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但我还是没有犹豫就婉拒了。这把火炬于我是一件珍贵的纪念品,我不能把它当作商品出售,那样会亵渎了心中那一份神圣的情感。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来计算来交换的。人的一生很漫长,大多时光是在庸常和琐屑中被打发消磨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资咀嚼和回味的事情可能寥寥可数,珍视它,犹如窖藏,年份愈久,味道就会愈加醇厚。火炬高擎,更像是一个隐喻,将驱除黑暗与寒寂,照亮和温暖我的生命前路。

猜你喜欢

火炬手祥云临沂
传递火炬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奥体祥云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潭溪山祥云景观桥顶升法安装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祥云醉了
马庄文明“火炬手”孟庆喜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