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导”出高效语文课堂

2021-11-02周亚萍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7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能力文本

周亚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之一,至关重要。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从自主构建思维导图、自主讲解思维导图、合作交流思维导图等方面展开课程教学活动,让课堂更加高效。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而就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言,抽象性的思维尚未形成,需要教师以形象化的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导图恰恰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当前,思维导图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其实,它更能够将学生的主体性彰显出来,也能够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呢?教师不妨从自主构建思维导图、自主讲解思维导图、合作交流思维导图等方面展开课程教学活动,从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学过程中以及拓展延伸等环节将思维导图应用进去,从而提升课堂实效性。

一、构建思维导图,梳理文本信息

语文学科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整合、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而就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要形成对文本的基本架构,则需要学生自主思考。思維导图可以应用在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的思想,需要给予学生思维上的自由。运用思维导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文本的层次结构梳理出来,画出导图的架构,在其中填写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行文脉络。

例如,在《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构建思维导图,使文本的内容更加清晰、流畅。“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闰土作为大树的主干,那么,通过你的阅读,为其加上枝叶,使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使闰土的形象更加丰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创作更加积极,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梳理相关的信息,这样,便可以使学生的自主阅读更加有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走进文本学习中,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更深入地探究文本的思想主题。

二、利用思维导图,延伸阅读思维

思维拓展需要一个平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加自由轻松的平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在课堂中,教学内容可以无限生成,在不断生成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探究新的知识和领域。在思维导图中,学生能够自主构建思维空间,空间的维度也可以无限延伸。思维导图的构建中,教师可以放飞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文本内容的学习中,不断衍射出更多的思考内容,让课堂真正实现自主,更加高效。

例如,在《匆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篇散文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思考,那么,借助思维导图由点到面地进行梳理,思维便可发散开来,学生的阅读和审美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同学们,我们可以将这篇课文中的内容作为一个点,由此延伸开来,将你的想法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想到什么便可以画出什么,此刻,你们是自由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便衍生出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这样的阅读更加具有积极意义,更加高效。

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充分调动起来,也可以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长,使学生在这样的思维成长中,突破自我的思维局限,从而开启更加有价值的精神旅行,获得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巧借思维导图,开展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更大的发展。读写结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展开写作训练,将形象化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便可以实现由简到精再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从思维导图的创建路径语言表达的方式入手,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更加有效。

例如,在《祖父的园子》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学生能够通过一些关键词或者是重点的语句产生更多的联想,在这样的联想中,可以形成更多有效的写作素材。“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想到的问题写下来,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一下,这样就可以写出与作者一样的文章。你想不想尝试一下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便可以将读和写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因此而更加高效。

巧借思维导图,化解读写结合的难题,让阅读和写作因图而建立起永恒的桥梁,这样,学生们便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展开读写结合学习活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每个学生的思维养成,从学生心灵深处出发,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内容,提升课堂有效性。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能力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