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四季 发展幼儿生态素养

2021-11-02陈倩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朋友幼儿园幼儿

陈倩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只能抬头望见高墙内四角的天空,缺少与大自然的沟通与交流。许多自然常识、万物生长规律都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被屏蔽。这对幼儿的成长和性格的培养极为不利。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学会对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判断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认知,笔者在多年幼儿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与合肥市王士春科学名师工作室合作,针对幼儿生态素养的发展,开发了幼儿园“苗朵果课程”,引导小朋友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

一、“苗朵果课程”的理解

四季变化之美、花开花落之美是大自然之美最直接的体现。如何带领幼儿走进自然、欣赏自然之美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幼儿园根据年龄,分为苗苗班、朵朵班和果果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自然之美的接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于是,我们在课程开发中制定了苗朵果不同的与自然接触的方式,并将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文本呈现出来。

苗朵果的课程,我们围绕四季来展开,根据幼儿园独有的环境优势,设计了全年二十多次学习体验活动,以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为主线,引导孩子们认识四季的特征和更替规律。根据四季季节性的不同,我们设置了相应的与大自然互动课程,如《春风吹风筝飞》《夏天的池塘》《秋天闻瓜果》《小雪人不见了》。根据四季花儿特征我们还设计了相关的观察课程,如《桃花朵朵开》《花之君子》《赏菊》《咏梅》。这些课程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万物、亲近自然的兴趣和能力。

在二十多次的活动中,我们主要以户外欣赏和活动为主,辅以室内观察为主的趣味科学实验,通过这些研究性学习,让孩子们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和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从而认识自然、观察自然,最后形成能够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意识。

这些课程中,小朋友们一起对花朵的生长进行观察,与老师一起进行户外活动,与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亲子活动等。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带着幼儿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听风声雨声蝉鸣鸟叫,看花开花落日月星辰。苗朵果的课程就是领悟和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的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实施的支撑

幼儿园的课程应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有趣的游戏场所。我们幼儿园周围有一大片茂密的小树林,幼儿到小树林里与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形态各异的小昆虫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使孩子们在尽情的玩乐嬉戏中,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促进了幼儿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能力的发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也是在玩中探索、学习的。为便于游戏与观察,我们又在园所内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大自然的场景,把大自然的元素搬到幼儿园里,让小朋友们在校园里就有见证自然、进行观察实践的机会。植物角、瓜果园、绿草地、小鸟乐园等等,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如,我园在走廊、过道、楼梯等处,让教师和幼儿一起利用图片、绘画、小制作进行生态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在教室内创立自然生态区角,区角材料来自生活,适时更换。自然生态区角保证了幼儿始终对科学活动保持着良好的探索兴趣。

幼儿亲近自然,能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我园充分发挥校园内、校园周围大自然赋予的优势,积极利用自然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苗朵果的课程观察体验活动。春天来临时,带孩子们到大自然寻找春天在哪里,放风筝,采野花;夏天到草地上捉蚂蚱,到树下挖“知了”,到河边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秋天到树林里捡落叶,到果园摘果子,到地里收花生;冬天看雪,堆雪人等。一年四季大自然都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收获和乐趣。

除了为课程的开设提供必要且丰富多彩的自然场景与资源外,我们还借助科普教育专家的力量,与科学名师工作室编写校本课程。编写中,我们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方面貼近孩子的兴趣。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我们以孩子身边最感兴趣的小花小草、小鱼小鸟等为课程材料,构建活动主题。另一方面抓住四季自然的特征,培养孩子的生态素养。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对于四季之美、百花之美,我们努力抓住最容易把握的自然特征向幼儿进行传达。如以下冬天的几个主题就体现了这两点:

1.冬天来了(学唱儿歌)

2.咏梅(认识梅花)

3.它们去哪了?(介绍候鸟和冬眠动物)

4.我帮小树过冬天(亲子活动,给树捆草绳保暖)

5.小雪人不见了(故事欣赏)

三、课程开展:看、唱、做

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自身的行动。这个思维阶段的幼儿,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常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在开展幼儿“苗朵果课程”时,我们主要针对幼儿思维特点,抓住四季自然的主要特征,落实三个具体活动:歌唱、观察和实践体验,即看、唱、做。

1.歌唱

歌声是最美好的声音,也是与大自然最贴近的声音。歌唱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情感,幼儿对音乐的想象不是被动的,而是融入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记忆,四季之歌是幼儿在歌声中与四季的亲密接触。如针对儿童思维的特征,根据苗、朵、果不同年级段小朋友不同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我们对苗苗班主要以唱说为主,通过歌声和语言来达到教育目的。如“苗朵果课程”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主题课程中编选了《春天来了》《夏天在哪里》《秋天多么美》《冬天来了》等儿童熟悉的歌曲。

2.观察

利用户外亲子活动课、室内语言课,我们引导幼儿对四季特征进行观察。如对于朵朵班,我们主要是带领他们学会观察为主,比如对一种花朵的开花周期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幼儿近距离亲近大自然,关注大自然。春天的花草、夏天的昆虫、秋天的树叶、冬天的冰雪都是大自然送给孩子们最美的礼物。大自然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拓展了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3.實践体验

探索行为是个体面临新环境中的新事物时试图了解其性质、控制事物时引发的行为。这种“做”的探索行为本身就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当幼儿好奇心被诱发、唤醒和增强时,个体必然产生一种特有的期待和渴望,推动幼儿认知过程有效进行。我们的实践和探究分室内实验和户外体验两个方面展开。室内实验以科学小实验为主,户外体验以亲子活动形式开展。这种亲子户外体验,孩子与家长一起动手做,不仅让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密切的情感交流,更让孩子以家庭为单位,在自然界中得到父母的教育和自然的馈赠。

做好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幼儿走入自然,体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一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动手做来引导幼儿进行实践体验。比如捡树叶、做树皮拓片、进行水的趣味实验、观鸟、寻找小蚂蚁的巢等等。如,对于果果班我们采取踏青、种植等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

在《桃花朵朵开》主题活动中,我们写到:“桃树妈妈开了花,真美丽。风儿轻轻吹过,桃树妈妈让粉红色的花瓣儿、好看的花蕊张开了笑脸,多美丽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桃花的样子吧!”观察之后,我们还让孩子们动手:“拿起我的小彩笔,画一画。”

上述课程实施的三个方面的具体活动,我们在校本课程的编写中也有所体现。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主题活动《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你找到了吗?你看到了什么?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春天真美丽,有漂亮的小花,绿绿的柳树,蝴蝶和蜜蜂也飞来了,春天真热闹。

老师把春天美丽的景色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一起唱一唱。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

杨柳树儿对着我们弯弯腰。

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

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这样,通过带小朋友看、找、唱,孩子们体验了唱歌的快乐,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苗朵果课程”的开展,已经在我园进行了五年多的时间。课程的开始丰富了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彰显了我们幼儿园生态科技教育的特色,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我们还将此四季自然体验课程辐射到连锁园进行实验,效果也非常好。

其中,受益最大的还是小朋友。自然活动课程的开展对幼儿身心发展所带来的效果和影响,我想应该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效果明显。

(1)培养了孩子积极乐观的开朗性格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幼儿能够心胸开阔,情绪积极。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唱歌的孩子最快乐!亲子活动能够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户外活动的开展,能让孩子感到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而变得更加勇敢、主动。我们围绕“苗朵果课程”展开的一切活动都从多方面培养了孩子积极乐观的开朗性格,而且效果明显。

(2)培养了幼儿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其他能力培养的基础。幼儿观察早期是无意识的被动的观察。我们课程的设立能够指引幼儿有针对性地开展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体验。这样,在观察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一些四季动植物的知识,而且在观察能力迅速提升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也逐步加强。

(3)在幼儿内心播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种子

人与环境如何和谐相处也许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却是人类发展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在苗朵果课题开展之后,我发现幼儿园内的孩子对生物的生长、对自然的认识都有焕然一新的改变。它们能够在自然中放松自我,与动植物进行对话,为环境的改变而思考。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课程开展最大的收获。我们在幼儿内心播下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种子,我想,这颗种子定会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小朋友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