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提倡读科幻作品?
2021-11-02曹勇军
文/曹勇军
很多同学课外喜欢读科幻小说,觉得过瘾。如果追问什么是科幻小说,又往往茫然,说不出个所以然。
少年刘慈欣曾经问他父亲什么是科幻,父亲告诉他,科幻就是“有科学依据的故事”。用生活中的大白话说,科幻就是有科学脑洞的故事。这个科学依据一般被称为“科学点子”,是居于作品中心推动故事走势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如《三体》的设定是生存条件恶劣而科技高度发展的三体文明入侵地球;《球状闪电》的点子则是量子物理原理及其运用,具体来说就是量子态。一个个富有创意的科学点子推动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科幻故事展开。这也是科幻和奇幻、魔幻的区别所在。哈利·波特骑着扫帚满天飞是奇幻和魔幻,如果扫帚上装上动力系统和逃生系统,就成为科幻了。
科幻故事描写的多是未来的世界和生活,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事物,表达对未来世界和变化的某种想象和理解。比如刘慈欣笔下的三体世界,充满了我们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事物,像什么“三日凌空”“脱水”“人列计算机”“智子”“水滴”“曲率飞船”“二向箔”等等,让我们沉醉其中,好奇心和想象力得到满足和释放,获得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眼光。科幻小说最神奇的地方,是它提供了有科学依据的世界,描绘了它的奇观;阅读科幻作品最独特的体验,是让我们看到了在极端世界中,人们心灵的变化,表达了对人性的追问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前两年大火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取材于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未来由于太阳老化,将吞噬地球,威胁人类生存,于是人类建造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逃出太阳系,开始了悲壮的寻找新家园的自救历程。作者运用地质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想象和描写,讲述了这个刻骨铭心的故事。极端的环境变化(科)与悲欢离合的命运(幻)融合交织,成为小说的硬核,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到残酷、惊悚、乐观和自信,跳出庸常的生活,在宇宙的大尺度下去思考人类的命运,感受人生的价值。刘慈欣曾这样描述他阅读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给他带来的变化:“记得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夜,我读完那本书后出门仰望夜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脚下的大地变成了无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在这无限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人类大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从此之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一个样子了……”
读科幻到底能给我们什么?是新奇感、想象力和好奇心,以及对科学天然的亲近感和热爱。科幻不能给人系统完整的科学知识,但它能给人一种比科学知识更深刻、更基础、更有用的东西,那就是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与对科技的天然的亲近感糅合在一起的探索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不仅如此,阅读科幻作品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幻思维。什么是科幻思维?科幻思维就是一种创意思维,一种创新思维。既然科幻小说是一种科学点子与虚构故事的融合,那么阅读科幻便是以此为素材和案例的学习过程,我们理解科学点子的孕育,懂得怎样把它用故事展示出来,学会运用想象力,创造新形象,懂得创造的密码。我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他在读卡尔·萨根的科幻小说《接触》后指出,“女主角从太阳系通过黑洞被传输到织女星”的情节有bug,建议把黑洞改为“虫洞”,并认真加以验算,还利用他掌握的宇宙学前沿知识,建议制造一台时间旅行机……这个把科学和文学融合起来,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例子,既是对科幻思维的形象解释,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科幻阅读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