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勘探找矿的实践思考
2021-11-02王新贵
王新贵
(湖南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湖南 郴州423000)
新田岭白钨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南方向18.5km处,隶属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镇管辖。新田岭矿区是一个以白钨矿为主,伴生Mo、Bi等多种元素的矿床,矿体赋存状态复杂多变,主要分为三种:岩枝(舌)型(Ⅰ)、凹陷型(Ⅱ)、捕虏体型(Ⅲ)。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大规模、强烈的岩浆侵入活动产生新田岭白钨矿床。新田岭白钨矿床的形成,受成矿岩体、有利的围岩和接触带控制,最主要受岩浆岩控制,矿床成因属气化--高温热液矿床。
1 前言
自2015年进入公司工作以来,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进行自我完善,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的一些具体工作,收获很大。
2 工作量安排情况
2.1 认真抓好了采场品位现场管理
采场采过程中确定矿体边界,会同采矿人员用红油漆圈定好上采、扩邦界线;并每次落矿后按50平方米取样,每月取样两次,每次大爆破后第二天都会去取样,为采场出矿提供品位依据,采场切采完进行地质素描。还有就是防止采富弃贫,防止盲目开拓造成矿产资源的损失,准确控制矿体空间分布与矿石质量变化规律,监督各采场出矿的矿石质量和品位,及时掌握生产采掘计划执行情况及采场质量动态,严格控制矿石中的废石混入和出矿品位等,使矿石损失和贫化指标降低到预定水平。
2.2 加强了生产勘探工作
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和继续开拓延伸的需要,为进一步探明和确定矿体形状和质量特征以及储量升级所开掘各种坑探工程和钻探工程。从而为矿山的开采和指导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通过生产探矿的设计,原始编录、综合编录、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2015年中到2018年初在金源工区完成了十一个生探结束资料整理,探获111b级矿石储量212万吨,WO3平均品位0.312%,2018年初起到2020年初在安和工区共完成了十二个生探结束资料整理,探获111b级矿石储量187万吨,WO3平均品位0.300%,2019年中至今在小板垅工区完成了两个生探结束资料整理,探获111b级矿石储量590万吨,WO3平均品位0.289%,共探获111b级矿石储量989万吨,WO3平均品位0.295%。现将其中几个生探结束资料列举如下:
(1)天源415中段2号主巷304N13至304N14矿块东部生探结束资料。
(2)天源415中段石门9-306N7至306N9矿块生探-补探设计生产探矿资料。
(3)安和256中段205-9-10矿块生探结束资料。
(4)安和256中段205-13-15矿块生探结束资料。
(5)天源415中段2号主巷304N13至304N14矿块东部生探结束资料。
(6)415中段新石门一224S3至224S3矿块生探结束资料。
(7)金猫395分段主巷西323S3至323S5矿块生探结束结束资料。
(8)出图415中段E11号穿脉9号沿脉304N6矿块西部生探结束资料。
(9)415中段1号主巷22号穿1号沿脉306N13至306N14生探结束资料。
(10)出图天源415中段2号主巷304N13至304N14矿块东部生探结束资料。
(11)天源415中段石门9-306N8~N9矿块生探结束等结束资料。
(12)出图256中段12号穿石门205-9-10矿块生探结束资料。
(13)256中段205-11矿块生探结束。
(14)小板垅340中段1号主巷S3#穿脉与310中段石门五211S2-S6生探结束等结束资料。
并在2019年年底在原金源工区提交的《天源415中段石门8-306N12矿块结束资料》、《天源415中段1号主巷22#穿1号沿脉306N13至306N14矿块结束资料》的基础上,安和工区2018年10月中旬从水平钻A13排开始施工到2019年9月施工到水平钻17排,共施工主巷196m,完成掘进进尺为560m,新增306N12-N13矿块(Wo3)111b级矿石量为168060.9吨,金属量453吨,平均品位0.270%,306N14(Wo3),获111b级矿石量为22755吨,金属量66.1吨,其平均品位0.291%。
2.3 及时做了探采对比工作
对已经施工完的采矿工程,不定期到现场收集的地质素描信息,对原有的生探结束资料进行修改,使矿体地质信息更接近实际,为总结成矿规律提供第一手资料,使下一步的生产勘探工作能更好的开展。
2.4 建立矿山数字模型
2019年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新田岭3DMine培训,我和我们公司技术员对我们公司矿山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建立了完整的地表、巷道、空区、矿体模型。建立的矿山数字模型能让我们思路清晰,提高我们的探矿效率。
2.5 地质探矿十年规划
2019年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十年探矿规划》,目的是对新田岭公司的地质探矿工作做出概念性设计,包括生产探矿和外围勘探两部分内容,拟作为新田岭公司的中长期地质工作规划。通过该规划我知道我们公司的资源,我们的工作方向。我们都知道新田岭是湘南地区的一座大型白钨矿床,公司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勘探和矿体回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已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即,矿床深部为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岩体顶部呈舒缓波状产出,白钨矿体产于正接触带、花岗岩体内捕虏体及构造岩性有利的外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中,矿体的形状受岩浆岩、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且厚大富矿体多出现在花岗岩体的凹陷带中。虽然按目前保有的储量来看,可以满足矿山较长年份的生产,但是,不断扩大地质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是矿山地质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充分查阅地质资源和对矿山综合地质图件的分析,我们将有利成矿区进行了重点清理和分类,确定了找矿靶区。根据多年的生产实际,主矿体的基本地质特征是准确的,当前余留的333资源,品位虽高低不一,但其矿体规模较大,形态产状相对稳定,它们都是矿山生产所依赖的主要矿产资源。根据该规划,我完成此前安和工区各中段的探矿设计,详细设计时巷道工程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未来不到十年时间里,根据该设计我们相信我们还可以探出2000万吨矿石储量。
3 外围勘探
3.1 概述
新田岭是湘南地区的一座大型白钨矿床,拥有探矿权面积23km2,累计探明WO3资源量大于25万吨。矿床位于骑田岭花岗岩体(出露面积530km2)北端之东侧,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典型的地质剖面见图1。
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勘探和矿体回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已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即,矿床深部为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岩体顶部呈舒缓波状产出,白钨矿体产于正接触带(Ⅱ号矿体群,图1中的211矿体)、花岗岩体内捕虏体(Ⅲ矿体群,图1中的307、304矿体)及构造岩性有利的外接触带(Ⅰ矿体群)形成的矽卡岩中,矿体的形状受岩浆岩、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且厚大富矿体多出现在花岗岩体的凹陷带中。
图1 新田岭地质剖面略图
我们把矿山扩大地质储量的增长点,主要设定为寻找类似Ⅱ号矿体群和Ⅲ号矿体群这两种类型的矿体。通过充分查阅地质资源和对矿山综合地质图件的分析,我们将有利成矿区进行了重点清理和分类,确定了找矿靶区。
3.2 找矿靶区
3.2.1 211矿体南端延伸
211矿体是矿山最大的一个矿体,总矿石量达2700万吨。矿体中部和南部品位较高,立钻工程控制最南端到了19线。
19线再向南,是岩体的凹陷部位,并有岩脉穿插,是矿体较为有利的延伸区域。根据地质条件,在探矿巷道开拓至19线之后,拟于360中段掘进一条200m平巷向南追索至一矿段边界附近,见图2靶区1。
3.2.2 西南区捕虏类型钨矿体
Ⅲ号矿体群包括304、307等,产于下石炭统灰岩捕虏体之中,它们的矿石储量均达百万吨级。
(1)以17线西部323矿体为代表,矿体规模较大,矿体形态复杂。本区域为岩体凹陷部位,是寻找同类矿体的较好区段。拟在365中段现有工程位置向西掘进一条300m巷道追——见图2靶区2。
(2)在14线以西,Y=38391500—38392000区间为岩体凹陷部位,地表见矿化,深部无立钻工程控制,是寻找捕虏体类型矿体的较有利区段。拟从地表适当位置施工3~4个立钻孔,单个孔深在300m左右。
3.2.3 北部含MoBi钨矿体
本节所谓之北部,指6号勘探线以北区域,即原四矿段范围。
北部地表见较好的MoBi矿化,因地形切割强烈,地质工作程度不够,没有揭露工业矿体。拟于以前安和工区415或365中段6线附近向北掘进一条800m长的平巷,通过水平钻向上或向下探索,以寻找含MoBi的钨矿体。
4 结语
做好矿权范围内及近围的远景找矿工作。任何一个矿山,在地质详查时期都不可能把矿区的所有资源勘查清楚,因此,生产过程中寻找盲矿,是扩大矿产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类比法,我国华南的有色矿山,特别是热液型的钨锡矿山,若矿区中心是钨矿,矿化范围往往很大,其周边及外围多赋存有铅锌铜等资源。就新田岭来说,矿权面积高达23km2,目前钨资源的有利成矿区域并未勘查完毕。具体有利成矿区是:①在以前安和工区的西北部和金源工区的西南部,山高林密,勘查工程无法到达而形成找矿空白区;②在小板垅的东南部,是较好的多金属成矿区;③在勘查范围内,局部的勘查工程较稀,可能遗漏部分钨的工业矿体。因此,上述有利成矿区,应安排适当的勘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