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三十年音乐美学文献综述*

2021-11-02

大众文艺 2021年19期
关键词:德彪西音乐创作美学

薛 婷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全面发展的探索时期。有关于音乐艺术的研究步入了重要的转折时期,对比之前我国音乐家们对于音乐社会功用、音乐教育、美育等问题的广泛讨论,转向系统的音乐美学学科理论研究,如音乐本体、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都是在音乐美学学科体系下思想研究。

在新中国成立初三十年的这一时期内,我国的音乐思想研究去全面展开,且收录在蔡仲德先生的《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50-1978)》(以下简称“文献卷”)中,该卷编录了这个时期的代表性文献,其中国外乐美学文献译介、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考、音乐形象的研究、民族音乐的发掘、对德彪西音乐思想的讨论,以及有关音乐价值、音乐学科理论建设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论述,是具有哲学批判的音乐著述。本研究试从该文献卷的文章中,梳理这一时期我国音乐思想的发展脉络,总结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向。严格地说,这些论著应归属于当代音乐思想史,但其中所蕴含音乐美学思想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历史特色。

一、国外音乐美学著作译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三十年的中国音乐美学理论建设,主要从介绍大量的国外音乐美学著作开始,苏联赫联尼柯夫的《反对音乐批评和音乐学中的世界主义和形式主义》和《音乐批评的今日和它的任务》、摩伊孙可的《社会主义哲学对音乐的影响》,以及美国音乐美学家哈拉普的《音乐与意识形态》和我国杨琦的《介绍〈音乐美学问题〉》等,这些论著的译述均站在唯物论、反映论的哲学立场上,针对音乐功用的讨论,倾向于音乐与现实具有一定联系,以及音乐创作应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且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是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反应大众的现实需求。其中赫联尼柯夫的文章阐述了音乐内容应和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相结合,反对音乐作品中的缥缈的虚无的思想,音乐反映的内容应该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不能过分追求的形式主义的,可见音乐家反对重形式、缺乏民族性的音乐内容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也是这一时期许多作曲家的选择。从音乐的这些社会功用角度出发,重新定义音乐的内容是当时社会的客观反映,音乐反映现实也作用于现实,音乐的教育意义也得以彰显。我国音乐学家将国际上美学研究潮流翻译并引进,通过介绍这些论著将其主动引入对社会主义音乐理论建设中,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在新中国成立初三十年关于国外音乐论著的译介还有很多,克列姆辽夫的《音乐美学问题》等,从哲学思辨的层面上谈论音乐本体等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均不失为好的音乐美学著作。

二、音乐形象的研究

在音乐本体研究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我国音乐家们倾向于借鉴国外音乐理论对于音乐形象的论述。文献卷中收录了我国关于音乐形象问题研究的论述和进一步的讨论,如借鉴了苏联克里姆辽夫音乐哲学理论,认为音乐形象与音乐创作美学是紧密联系的,如何建立作品中音乐形象?可通过对大自然中音调的审美,选择适合的纳入音乐创作逻辑中,最后通过“联想”以及运用纯音乐以外的因素综合补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等。

通过作品分析的视角谈论音乐形象塑造,如郭乃安的《冼星海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一文中,他通过对冼星海几部重要作品中音调的美学分析,阐释了冼星海作品中丰富多样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是基于在创作中对音乐形式和内容的不偏不倚、巧妙结合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有关音乐形象的几个问题讨论》认为音乐形象的建立是基于音乐材料本身特性之上,由于乐音的非语义、不确定性,以及音乐音调、音乐逻辑构成共同决定了对音乐形象的刻画;赵宋光在《论音乐的形象性》一文站在音乐科学的角度,也试图分析了音调本身的审美要素,以及音调与现实的异质同构,并得出了音乐形象的创造是在音乐工艺学和音乐社会学的统一的基础上。

音乐创作与音乐形象刻画的问题,同样体现在当时对中华传统艺术瑰宝戏曲的研究领域中。在经历新文化运动时期戏曲是否被传承的争论之后,新中国成立初三十年,学者们对戏曲创作的讨论中心,即围绕着戏曲音乐创作中“一曲多用”,或是“专曲专用”的创作手法对音乐性形象刻画的效果展开。“一曲多用”能否反映社会现实成了学者们争论的焦点。茅原先生在他的《再谈戏曲音乐刻画形象的美学问题》一文中指出:“一曲多用”、或“专曲专用”的创作手法都“可反映现实、表达情感”,创作的最终目的是情感的表达,他通过对传统曲调“一曲多用”的曲调形式举例分析,阐释了戏曲音乐不应脱离传统,因为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所以“专曲专用”的创作手法是脱离传统的,作曲家应掌握戏曲音乐的创作规律,继续发扬其优良传统;周大风在《关于戏曲音乐刻画人物形象问题的意见》认为教条地对戏曲音乐的改革是不切实际的,他以折中的观点论述了“一曲多变应用”的创作手法既反映现实又保留了传统。可以说,有关于音乐形象的研究和围绕着音乐形象进行的激烈的讨论,是为当代音乐美学史上的精彩一笔。

三、德彪西音乐思想的研究

在对音乐家的研究中,20世纪60年代末音乐界掀起了对西方印象主义音乐流派的理论之争。围绕着德彪西的音乐论著《克罗士先生》一文,部分学者认为德彪西所代表的音乐思想是、庸俗和可笑的,是缥缈不切实际的。就此,贺绿汀和山谷进行了反驳,山谷用《对批评家提出的要求》一文,反驳了并分析了对《克罗士先生》论著文字上的理解错误,以及用那些陈腐观点曲解了音乐作品的内涵。山谷认为德彪西的音乐论著《克罗士先生》一文“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对于如何借鉴西洋音乐为我国的音乐文化服务,山谷认为“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不能一棒子打到”,德彪西对于音乐情绪的表达和音乐形象的刻画是可以吸收借鉴的,可以说,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地对待西方音乐在我国的兼收并蓄。同时持有反驳观点的还有沙叶新的《审美的鼻子如何伸向德彪西》,该文试从德彪西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分析,指出“德彪西在音乐的生活这一问题上,他一贯主张音乐必须是生活的反映,音乐必须要真实”,即在音乐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上这一点,我国音乐创作是可以借鉴的。

但是沙叶新和山谷的文章遭到了郑焰如在《德彪西是怎样一位音乐家》一文中的反对,作者认为他们分析德彪西的理论,是“美化了印象主义”,因为其是没有政治信仰和根基的,印象派音乐的创作是颓废、不先进的。著名音乐学家于润洋在《审美的鼻子究竟如何伸德彪西?》一文中,指出了如何客观地评价德彪西的音乐理论,特别是不能忽略德彪西音乐创作消极的一面。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国的音乐学家还是倾向于批判德彪西音乐中过分注重和声配器这种唯美的音乐变现形式,以及飘忽不定的音乐内容,针对德彪西音乐的争论是音乐学家们在音乐创作美学上的再思考,如何辩证看待印象派的音乐是争论的重点。

四、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三十年里,有关于中国古籍中的音乐思想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符合了音乐学科建设在对本民族音乐思想发展探索上的完善。文献卷中收录有这一时期联抗的《〈乐记〉——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怎么看待墨家的“非乐”》和《音乐家嵇康》;李纯一的《略论春秋时代的音乐思想》《孔子的音乐思想》和《论墨子的“非乐”》;宗白华的《〈乐记〉中的音乐思想(二则)》;吴钊的《徐上灜与〈谿山琴况〉》;余嘉锡的《〈礼记·乐记〉与〈史记·乐书〉》;丘琼荪的《〈乐记〉考》;杨荫浏的《公孙尼的〈乐记〉与〈荀子·乐论〉》以及廖辅叔的《公孙尼的〈乐记〉》等多篇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论著。在跟随西方音乐美学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这三十年,有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掘和总结性研究,为现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将我国古代音乐思想以学科的、现代的视角审视、提炼,总结本国的音乐思想及发展史,直到现在都为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彰显民族特色的重要一步。

五、结语

文献卷收录的新中国成立初三十年的音乐思想论著,展现了我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初期的发展脉络,它标志着当代我国音乐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期和转折期。受当时国外音乐哲学理论影响,受当时国外音乐哲学理论影响,我国音乐学家的研究主要围绕音乐本体、音乐创作以及音乐功用等维度展开讨论,并从国外音乐思想中吸收了积极、优秀的养分,如音乐形象的塑造、音乐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内容的争论,充分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美学思潮,形成了这一时期我国音乐研究的历史特色。音乐美学学科的中国视角,中国语境下的音乐审美倾向,以及情感在音乐内容中的表达、音乐形象的塑造、音乐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内容的争论,实际上就是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美学问题。这一时期的论著中有关反形式主义、强调音乐现实内容的讨论,以及在注重民族音乐的发展上“音乐情感论”倾向成为主流。简言之,新中国成立初三十年的中国音乐美学发展是趋于走向完整西方学科体系的一个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具有一定历史特色和民族特色。

猜你喜欢

德彪西音乐创作美学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立足中国视角 跨越文化边界——评《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丽的邂逅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