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史中的电影创作新高度
——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电影评析
2021-11-02路侃
路 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人满怀激情地推出了一批主题电影,呈现出新时代主流价值电影的艺术新创造、新高度。主要作品有《1921》《革命者》《三湾改编》《中国医生》《守岛人》《我的父亲焦裕禄》《柳青》等,其突出表现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艺术描写上有新的出色创造,在普通共产党员塑造上创造了震撼人心的新的艺术典型,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结合上有多样化的艺术创新,用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形象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伟大成就的深层原因,在生动的艺术审美中增强了党和人民的凝聚力。
一、革命历史叙事的新视野、新创造
以革命历史题材为内容的历史叙事在电影创作中产生过很多著名作品,宏大性、英雄性、典型性格塑造是其重要特征、突出成就和优良传统,也是今天与此相关的主流价值题材主题性创作所面对的发展创新课题。与传统的革命历史叙事相比,今天环境下的革命历史主题性创作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不同。过去的革命历史创作处于现代性不太发达,电影技术、电影美学不太丰富的环境中;今天的主流价值主题性创作则处在政治文化更开放、经济技术更发达、社会发展更全面、人的精神视野更开阔,特别是时代发展内容不同的环境中,电影创作者和观众都处在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因此,电影创作需要有新视野、新高度,是电影人必须具备的现实追求,也是观众的热切期待。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电影体现了开放创新的创作思维,对革命历史创作表现出继承创新的开阔视野,既发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革命文化传统,又有崭新的时代视野和艺术创造;既是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文化活动,又是创造了出色艺术成果的电影创作,在党史描写和共产党人形象塑造上表现出新的艺术高度,使主题创作成为一次充分发挥艺术规律、艺术才华的成功艺术实践。
开阔视野是这次主题性电影创作最重要的收获,它体现的是电影人思想和艺术水平的提升。新的历史视角、新的人物精神发现,体现了创作者精神视野的新面貌。《1921》提供了建党历史的新发现。它在国际共产党人的支持和欧洲、日本反动势力围捕共产党人的史实新发现中,扩大了对中共成立的国际视野的描写,不仅带来了历史叙事与电影效果的惊险,更丰富了对历经艰辛的建党历史的具体认识;对共产国际代表参与中共“一大”的描写,表现了中共成立之初就坚持走自己的路、开拓中国道路的坚定胸怀;对“一大”人物群像的塑造,艺术主角和历史主角的相映成辉,更体现了党史艺术描写的开阔视野;集体力量对中国革命的智慧,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成为总体视角。
更为重要的开阔视野表现应该是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中对主人公的政治视野描写。《我的父亲焦裕禄》塑造了非常感人的共产党人形象,其中最突出的地方是影片难得地表现了焦裕禄异常清醒的政治视野和他作为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对人的真诚相待与关怀。影片描写了过去焦裕禄作品鲜为表现的两个情节。影片一开始,身为洛阳机床厂车间主任的焦裕禄在苏联专家撤离、阶级斗争形势升级的社会背景下,为改变因苏联专家设计缺陷造成的停产危机,坚决任用一个“右派”刑满释放的技术干部,引发轩然大波。两个“保卫干部”质问焦裕禄,“用这个人你不考虑后果吗?”焦裕禄断然反问:“你们让一个学了六年精密仪器的研究生去喂猪,要喂多少猪才对得起国家?你们考虑过后果吗?”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负全部责任!”焦裕禄心中的政治是工厂需要恢复生产,必须让这个熟悉工厂实际的知识分子加入工作,是在恢复这个人对工作的信心。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焦裕禄用自己养活八口之家的微薄能力,经常为技术员送饺子、鸡蛋,自己和孩子吃窝头,以信任、爱护和国家的需要唤起技术人员奋起的力量。尽管这里没有组织的出现而有了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它真实反映了历史和现实中大多数善良人们的安定和谐愿望,至今仍有穿越时代、引发共鸣的感人力量。另一个罕见而重要的情节是在国家经济最为困难的年代,身为县委书记的焦裕禄面对大量外出逃荒的灾民,没有用权力阻止,甚至满怀愧疚之情为逃荒的乡民送行。他如实地告诉干部,在集体经济暂时无力救助灾民的非常时期,让灾民外出逃荒还能有一条生路;同时又深情地告诉灾民,家乡始终惦记你们,希望大家一定要回来,一起建设家乡。焦裕禄处理社会矛盾的做法朴素而深刻地反映了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的远见卓识,即坚持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出发,以人的全部力量得以发挥为目标,而不被脱离实际的原则所束缚。坚持追求矛盾的转化统一,而不是持续的对立内耗。在相对落后的年代,焦裕禄能够有这样开阔的政治视野,其中有他革命经历的原因,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育背景的影响,还有母亲要他做一个“好人”的终身教诲。革命文化、现代科学文化素养与母亲—人民的淳朴民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焦裕禄身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实际工作、与人民性的紧密结合,以及身先士卒、勇于献身的淳朴作风。影片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焦裕禄与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母亲的朴素教诲,不仅是焦裕禄临终前内心的强烈情感表现,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性深厚联系的深刻体现。这些是影片中焦裕禄的开阔视野,也是影片编导开阔的精神文化视野。
讴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道路选择和前进中的关键作用,是建党百年主题电影一次重要的新提高、新突破,在艺术美学上呈现出崇高与多样的融合。《1921》充分讴歌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等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起建党过程中开天辟地的英雄性。陈独秀、李大钊对发起建党的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是影片的重点,而《1921》的突破在于,没有以历史的主角为主角,而是从更深入更开阔地表现党史出发、从新的艺术创作需要出发,围绕“一大”召开,选择“一大”会议的具体组织者李达为串联影片的主角,具体而丰富地描写了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主要传播者的历史贡献、精神世界、战友情谊,甚至还有外交原则,表达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信心,塑造出一个丰满的马克思主义者形象。以如此多的笔墨给一位过去文艺作品表现不多的革命先辈,并让建党过程成为影片的表现主体,给“一大”历史人物符合史实的尊重,是《1921》的贡献。它以艺术的方式表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的延续,拓宽了党史题材创作的视野,是一种审美主体主动性的创造,由此形成丰富的“一大”群像塑造,以一致性和多样性结合的人物性格,体现了建党之初就表现出的集体的力量。同时,艺术的主角并没有遮蔽历史主角的重要性,而是丰富了历史主角多侧面的表现,成为毛泽东在长沙、上海革命活动的生动注解。在影片历史叙事中,毛泽东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特别是表现了毛泽东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关键作用。
宏大与平凡的融合是建党百年主题电影在革命历史叙事上的又一新提高和艺术美学上的重要特点。影片主要人物,无论是党的领袖、革命先辈,还是当代普通党员,都有很强的人民情怀,有一种与普通观众的亲近感。《1921》《革命者》很好地表现了宏大性与人民性的融合。《1921》全景式表现出大历史、大背景、大事件、众多著名革命家和历史人物,历史大事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同时,影片内涵又浸透了深厚的人民性,情节中虽然没有分量较大的人民角色,但始终有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视角。李达与隔窗相对的邻居小女孩的几次微笑交流,没有话语,却充分表现了李达与普通人民的心灵相通和共产党人政治追求中的人民情怀。而影片中印刷工人的辛劳与《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工人运动的兴起、洗衣大妈对毛泽东的帮助、毛泽东背着包袱从人民中走来的形象等,都生动寓示了伟大开端的坚实人民基础。《革命者》中的人民情怀更成为贯穿影片的核心精神。影片开始,狱警拷问李大钊:身为北大教授,地位很高,为什么还要宣传革命?镜头化入李大钊在街头演讲,询问人们高官换了很多,可是谁在关心民生疾苦,从而清晰回答了李大钊宣传革命的根本原因。影片全部情节也贯穿了李大钊与改变人民苦难的密切关系。为煤矿工人争取正当权益,为报童无辜被杀挺身援助,带领学生到农村调查,为助力革命而节衣缩食,直到就义前与同赴刑场的难友面对狱警放声大笑、大义凛然,为中国光明未来高呼、同呼“我相信”的场面,达到李大钊与人民血肉关系的高潮。影片也成为描写党和人民关系的一次更深入的艺术实践。
二、艺术典型创作的超越性、突破性
图1 电影《革命者》剧照(来源于网络)
近期主题电影创作中的共产党人形象塑造表现出对时代典型的新发现和新突破。特别是《守岛人》在共产党人典型塑造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守岛人》塑造出一个感人至深的新的艺术典型,成为快速发展年代里爱国奉献的楷模,其艺术感染力超越了以往许多同类题材电影。影片以“人民楷模”王继才为原型,描写夫妻二人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32年坚持守护小岛航标灯的英勇事迹。本色,即集中突出现实生活本身的真实与震撼,是影片将王继才塑造成艺术典型并产生强大艺术感染力的最重要特色。影片将崇高与平凡、国家利益与个人生活、英雄性与人民性、生活化与艺术化水乳交融般统一在一起,塑造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平民英雄典型。影片的突破在于将日常化和英雄性统一起来:英雄就是王继才的日常生活,王继才的日常本身就体现了英雄化,在一次次强台风轰击下,能够安全生存下来,即使没有守岛任务,也已经是英雄;日常就是抵御恶劣的自然,对抗孤独,无暇顾家,儿女无助,女儿为躲避走私犯报复,小学中途就被迫辍学,打工抚养弟弟,生活本身就是惊涛骇浪。这种日常性和英雄性的统一,表现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就是英雄的艺术观。演员通过这样的影片创作也经历了一次精神升华,刘烨对王继才的表演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艺术创造性,其成功原因和主要特色也在于对真实性的深入把握,不仅形似,更有许多神似。从一人到夫妻二人每天清晨齐步走向国旗致敬,使得朴拙而庄重的爱国情、仪式感表现得逼真而生动。
图2 电影《守岛人》剧照(来源于网络)
影片还十分善于用对应方式刻画主人公的英雄性。电影开始是瞭望镜上一双布满风吹日晒虫咬伤痕的手臂,点明了主人公的工作内容与艰辛;结尾还是瞭望镜上那双黝黑的手臂,却慢慢地滑落,表明主人公的倒下。开始是主人公在台风暴雨中抱着两只救出的小狗奔跑,结尾则是两只小狗追着抢救主人公的救护车奔跑。对应镜头概括了王继才丰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给人无限回味的感佩。两个洗澡的对应场面尤其令人动容,是人物塑造的重头戏。先是妻子一上岛就给长时间没泡过澡的王继才擦背,看到丈夫满身的虫咬、摔伤的疤痕,一阵心酸,成为王继才角色塑造的有力补充。几年后,王继才给腿受伤的妻子洗澡擦背,看到的同样是虫咬、风吹日晒的粗糙皮肤。他第一次拿出年幼女儿买的廉价面霜,透露出英雄性中的浓浓亲情,其中又包含了艰苦和心酸。两个场面相互呼应,温馨又艰辛,也和抵抗狂风暴雨的激烈场面形成紧张与舒缓的节奏对应,不仅表现出夫妻情深,更饱含说不尽的深厚生活内涵、时代风云。而当王继才看到年幼的女儿混杂在成年人中埋头分拣水产时,不由得满眼泪水,女儿则诉说是为躲避走私犯报复而被迫辍学躲到这里。这是一个父亲的伟大奉献和女儿孤立无援的不对称对照,以对立的场面映衬出王继才的英雄性和家庭的牺牲。而风和日丽中大批经过的渔船向王继才高呼,表达对“岛主”的感谢之情,王部长和组织时时保持的对王继才的关心联系,表现出同向的性格对应,构成了英雄性发展的力量环境。
图3 电影《守岛人》剧照(来源于网络)
《我的父亲焦裕禄》同样塑造出一个充满新意、具有超越性的共产党人艺术典型,其突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普遍的共性中写出鲜明的个性,通过一种“卓尔不群”展现伟大和崇高。在传统描写与现代性表现的结合中,在观念僵化与先进的冲突中,在民间文化与革命文化的融合中,表现焦裕禄作为党员干部朴素而强大的人格魅力。这和以往电影中的共产党员英雄模范塑造有很大不同,与以往的焦裕禄典型性格塑造相比,丰富了新的内涵。影片营造了20世纪60年代初极为逼真的时代和地方环境氛围,人物刻画也洋溢着现实主义风格,注重细腻,充满本色的真实。同时影片的镜头语言又是十分现代的,时空转换的画面剪辑大大快于人物语言,产生了丰富多样明快的视觉节奏。更重要的是,人物精神的现代性被大大突出了。影片反复将焦裕禄置于思想僵化还是实事求是的激烈冲突中。一个重要情节是,他与“保卫干部”在用不用“右派”技术干部上的冲突,鲜明表现了焦裕禄建立在开放政治视野上的坚强党性。另一个重要情节是,为了解决全县人民的粮食危机,焦裕禄冒着违反统购统销政策的政治风险,决定派人到外地购买议价食物。县委主管干部不敢表态负责,焦裕禄则表示救命要紧,出了问题他一人扛着。与众不同的还有焦裕禄主动为扒火车逃荒的乡民送行,提出撤销“劝阻办”,又给要求离开兰考的机关青年干部办理调动,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很有个性的工作作风,生动表现了焦裕禄深得民心的“政治”认识,反映了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他以民为本、重实际、不蛮干的内在特点,实际上体现的恰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的阶段论思想。他对人才的保护、对发展生产的保护,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显现。他对出走人员的理解宽容,朴素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过程。影片对焦裕禄政治性的性格塑造,将历史性和时代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时代进步的高度回望历史,重新发现历史视野中曾经被忽略的闪光点,在今天仍有很强的对照意义,体现了新时代政治、文化联动进步中的艺术创造,更富有时代精神,因而更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焦裕禄典型塑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革命文化中融入朴素的民间文化,在民间文化进步性的深厚影响中写出伟大性格的人民性。母子相见是影片最后一场重头戏,母亲似乎也感到儿子要有大变故,给焦裕禄讲了一个带有人生终极价值的民间传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你要是好人,那颗星就是亮的。你要做了不好的事,那颗星就变暗。你要是个坏人,那颗星就瞎了。”并且说,“生命有长有短,不论活多长,都要做个好人,在天上发光。”母亲的话道出了焦裕禄的成长之根。直到临终,焦裕禄的全部性格都体现了“做个好人”这种朴素善良的民间文化根的影响,它与革命文化融合,造就了焦裕禄性格的出发点与归宿,焦裕禄的人民情怀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和民间文化之根共同滋养中坚持和发展而来的。而这种对人民文化的深情接受又是在对母亲的深爱、对忠孝不能两全的深深内疚中实现的。影片在文化性、母子情中塑造英雄性格,超越了以往一些同类题材电影。
《中国医生》典型塑造的突破性在于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非常时期优秀党员医生的英雄性。影片特别突出了环境状态与人物精神的对比,真实再现了非常状态下人们的恐慌、崩溃情绪,在极度紧张中展现中国医生的勇气和担当,医生群体的人民情怀、无畏勇气、强大的专业能力,以及党和国家、全社会的动员力量、团结与凝聚力。张竞予(片中人名,以张定宇为原型)院长在全院大会上要求所有党员都要上,不分科室,并且放出狠话:“想走的可以,永远不要回来。”一言既出,影片中的医护人员一片肃静,观众也为之震动。平静生活中的援鄂医生接到指示后立即出发,甚至留下遗书。而当张竞予听到妻子说有了感染症状希望住院时,他压低声音,果断拒绝了妻子的要求,放下电话又悄悄询问外院同行有没有床位。对原则的坚定和对亲人的挚爱如血和泪融合在一起,反映出英雄性的多面性,又统一于一种为人民的坚定,生动表现了党员、党的组织在关键时刻的坚强作用。
重建典型的政治高度,平凡的崇高,文化内涵的丰富,联接历史与现实的共鸣,真人真事创作走出“好人好事”的狭窄局限,提高价值意义上的观察和艺术概括水平,创造出共通与多样相统一的新的艺术典型,是建党百年主题电影典型创作的出色贡献。
三、艺术表现的新探索、新提高
图4 电影《1921》剧照(来源于网络)
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电影并不只有社会的、政治的评价意义,同时表现出更多的艺术探索、艺术表达,有更多的精神文化和艺术价值,表现出艺术的新提高。民族性和现代性融合,历史正剧和艺术片、类型片融合,现实主义现代化,电影结构和电影语言的新样式,都是其重要特点。
现实主义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相融合已经见于很多电影和艺术实践中。不仅是艺术形式,还包括艺术精神,如创新追求、平易精神,它们的积极方面相互融合,给现实主义带来崭新的活力。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数字化特效制作技术和计算机艺术媒介又大大增强了现实主义表现力。现实主义在当今中国文艺实践中正呈现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体现更多的包容性,在艺术风格的变化中体现时代的进步。
《1921》和《革命者》都有很强的现代性风格,同时又是现实主义与现代性相结合的表达。他们将现实主义的再现性和体现人物精神的表现性贴切地结合起来,在塑造伟大革命家时,不仅在写实中表现其政治活动,而且用现代形式展示其内心精神世界,表现今天的时代观察。《1921》中毛泽东奔跑的情节就强烈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欺辱的愤懑之情。在法国国庆日,旅法的中国留学生自由呼吁法国人民支持中国人民,同日在上海的毛泽东也与法国人一起高唱《马赛曲》行进,却遭到外国巡捕的驱赶追打,毛泽东在奔跑时脑海中闪回父亲曾经的追打,几组画面叠加,隐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这种内心愤懑成为毛泽东坚定投身中国革命的有力衬托。李达几次与邻居小女孩的微笑对视,深深蕴含了他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在节奏上也是影片对宏大叙事与紧张氛围的一种艺术调整。影片对陈独秀、毛泽东、李达内心世界的描写有很多。片头写陈独秀的内心所想如静水深流,平静中蕴藏着爆发力。李达与王会悟的谈心、何叔衡谈革命初衷,如惊涛拍岸,令人觉醒。编导还有意安排了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上海电车上陌路相遇而又互不相识这一场景,寓示了两个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登上历史舞台。一个西装革履,一脸傲气;一个一身布衣,平民如常,但未来如何,却不可以貌取人。十分表意性的描写短暂而分明,一晃而过,却是对未来历史结局充满意味的注脚。在现实主义基调中融入现代性表现,是《1921》艺术上的特点和贡献。
《1921》的历史风云又是在多样的艺术视角中呈现的,在历史的险峻、热烈、青春中融入很多谍战类型片、艺术片和青春片的艺术表现,呈现历史的多重样态,产生了深厚、深情、快感等多种审美感受同在的艺术体验。镜头语言多有现代性,经常出现时空错位的蒙太奇,画面转换快于人物语言,形成快速视觉节奏,增大影片信息量和欣赏快感。影片叙事表现出的故事性和心理性不断交叉,体现了对历史正剧、主流价值电影的现代性、新颖性表达,营造艺术深度与审美愉悦相统一的传播效果。
《革命者》电影语言的现代性更为突出,创造了更有现代性的电影结构,在非线性叙事中呈现一种发散的、放射的、多向的结构,即叙事由一个关键点触发,经过各个分散的时空事件,再回到主人公的当下世界。《革命者》全片是对李大钊牺牲前38小时触发的种种进行回顾,加上镜头语言多种蒙太奇的频繁互用,密集、多样、丰富地表现出李大钊生命中的许多重要时刻。影片中人物描写同时呈现出散文化的大写意和小说戏剧性的故事化,详略相加、虚实相映。影片开始,从狱警不解李大钊为什么要宣传革命,化入李大钊在街头演讲民生问题的场面,散文化地揭示了李大钊宣传革命的缘由。开滦煤矿工人在李大钊的革命启蒙中一排一排、齐刷刷地躺倒在铁轨上罢工,分明是写意式地表现工人斗争精神,具有强化突出工人决心的作用。李大钊与学生们到农村做调查和宣传的场面,也是散文化、写意性的描写。而李大钊与报童阿晨的故事则是小说化、戏剧性的情节再现。写意性与深情的音乐相融合,有力表现了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和人民情怀;故事化的描写则使李大钊形象更具有生活的丰富具体性,能够令人真切感受到电影人物的生活质感。
图5 电影《1921》剧照(来源于网络)
以上这几部电影都表现出对深层的艺术感染力的追求,而不是仅停留于浅层的、感官的视觉感受。首先是事实和人物本身具有的精神感染力,而不是形式的奇观,《守岛人》在这一点上尤其突出。影片中人与台风暴雨搏斗的场面堪称奇观,与一些灾难大片相比也毫不逊色。但《守岛人》的打动人心之处不在于此,而是人物生活本身具有的巨大感染力:是王继才几十年每天瞭望观察海面,从第一个镜头瞭望镜上布满伤痕的手臂,到电影最后双手从瞭望镜上滑落;是他一人守岛的无怨无悔,也是妻子守护他的无怨无悔;是他每临台风前对过往渔船的呼喊警告;是妻子在岛上孤身分娩的惊险;是女儿幼小辍学感受社会不平的心酸;也是他每日清晨向国旗庄严致敬的朴素仪式;还有组织始终的联系与关怀、过往渔船对他的欢呼感谢,等等。本色、人物生活的真实性,是王继才形象感动人、震撼人的根本所在,电影则强化了这种本色的真实。
《革命者》中李大钊的巨大感染力也主要来自他的革命家精神,现代性的电影语言是对他精神魅力的艺术化传播。《我的父亲焦裕禄》的感染力同样来自主人公本身的真实生活,是他在政治压力下对受害者的保护,在危难中对无助百姓的救助,对儿子“白看戏”的批评。他在政治性很强的性格发展中真实展现了发自内心的温暖人性和人民性,使人们愿意亲近他。本色、不尚修饰,不仅仅是艺术的方式,用在表现时代新人时,更突出了主流价值本身的魅力。
电影结构中的开头和结尾非常重要,往往起到凝心和震撼的效果。以上几部电影的开头、结尾都很有特点。《1921》开头第一个镜头是牢房窗内一双眼睛的特写,然后是牢房号207,里面关押的正是“五四”运动中的文化名人陈独秀。透过陈独秀的眼睛,画面闪现出中国近代一系列大事件、大变化,有力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随着陈独秀对成立全国性共产主义政党的渴望,说出了“明年”,银幕上出现“1921”四个红色大字,序幕完成,严谨流畅、简练丰富,并且成为全片的悬念。影片结尾,在“一大”会址的参观队伍中,李达的邻居小女孩跨越时空出现在少先队员中,呈现出天壤之别的可爱形象,同样没有话语,但同一个人过去出现在暗淡的窗口,现在是在明媚的阳光下,表意性描写对比鲜明,寓意了新的时代和人民幸福的到来,值得回味。《革命者》的开头则具有怀念伟大革命先烈的强烈情感性和进入历史情境的直接性。序幕开始于1983年,万安公墓的山坡上,李大钊长子李葆华数脚步的画外音,数到八步,人们开始挖掘,起重机缓缓起吊,当年为躲避白色恐怖被迫埋藏于此的李大钊墓碑至此重见天日。清水洗去碑上泥土,李葆华用朱笔重新描摹出墓碑上李大钊的英名,影片由此回到烈士牺牲前的最后时刻。纪录片剪接式的序幕凸显了电影深厚的历史性、人物故事的震撼性。
四、主题性电影创作的新启示
主题性电影创作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而在近年逐步发展提升,其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力量的崛起和伟大。特别是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佳作不断出现,更形成了中国电影的新现象,正在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新样式;同时伴随其不断进步和广泛传播,也正在成为中国故事文化叙事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包括:重要的社会内容、鲜明积极的主流价值、崇高的英雄与新人、突出的社会功能、独特的时代和个性表现形式,等等。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推出的优秀主题电影与同时期全党工作和全国文化氛围形成了和谐的整体,同时也有出色的艺术创造,为期盼高质量文化消费的人们带来新的精神满足和艺术享受。发展好、研究好主题电影这一电影新样式,对于提高中国电影整体水平,丰富中国电影样式,适应人们的文化消费提升要求,以及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水平,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主题性电影创作要产生更大的影响,需要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第一位,特别重视拉近作品与人民的距离。越是表现重大内容和英雄人物,越要使人民有亲近感,让电影人物容易接近。《守岛人》《我的父亲焦裕禄》《中国医生》都有这样的特点。它们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并获得好评,与此有很大关系,影片主人公的故事都与人民有密切的关系,让普通人很容易接近。另一部描写时代新人和脱贫攻坚的主题电影《黄文秀》也有这样的特点。影片里有不少段落是写黄文秀对父母的爱和孝敬,这在以往有些英模题材作品中是被回避或淡化的,但电影《黄文秀》却多次写到身为独生女的黄文秀在繁忙工作之余对父亲患癌的担忧、对父母的关爱,而且真实还原了她在最后看望父母返乡工作时,开车遭遇暴雨洪水牺牲的惨烈场面。这些真实细节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一个主动献身农村脱贫攻坚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充满挚爱的内心世界。爱江山,也爱家庭,这样一个普通女孩的淳朴情感和她担负工作重任的英雄性形成美好丰富的呼应,让她的事迹更加真实感人、接近人民,艺术品格上形成平凡衬托宏大、艰难不改奉献、一致寓于多样的效果,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共鸣。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要密切与人民的关系,要重在发掘能够穿越历史、引发今人共鸣的思想情感。《1921》中毛泽东奔跑所寓示的民主自由精神,《三湾改编》中革命队伍的平等精神、民主精神,《我的父亲焦裕禄》里焦裕禄政治性中的人性温暖、“好人”情怀,都是能够联接今日今人情感的积极历史精神。革命历史传统中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的优秀内容,包括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都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里经常讲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应有之义,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之时,精神文化的建设进一步突出,精神情感消费正成为新时代文化消费的重要变化和需求,包括对解释社会问题、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的需求,都比以往更加多样和迫切。而人的精神个体、内心情感需求,很多需要文艺的关怀和疏解。对革命历史传统中的积极内容,应该发展式地激活它们与今天的联系。《1921》《我的父亲焦裕禄》的成功因素里,都有这种历史精神穿越时空的感染力,观众可以鲜明感受到影片中党的优良传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青春奋斗、处理矛盾等积极因素与今天的联系。当历史故事成为新时代人们实践的一种精神资源,相关电影就会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主题性电影应该重在写出特殊性,在特殊性中表现共通性、普遍性。这不仅适用于主题性创作,也是所有文艺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过去有些主题性创作不能得到较好的艺术传播效果,主要问题多是没有写出特殊性。所谓真人真事的题材创作流于好人好事的罗列,就是没有特殊性和个性化。主题性创作一般具有较强的共通性社会功能,目的性明确,似乎容易成为它作为艺术创作的短板。但如果写出了充分的特殊性,它的共通性功能则会大大增强。特殊性就是同一题材中的独特人物、独特视角、独特表现形式。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电影中不只一部作品描写了党的“一大”,而《1921》能够脱颖而出,更多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就在于它表现的特殊性比较突出。它的人物关系设置、国际视角和心理视角的叙事、写实和写意的交叉,都产生了独特的效果。
重视发掘和表现人物故事本身的感染力,是写出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电影不应追求降低价值观的迎合或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效果。《守岛人》的艺术感染力是人物生活本身带来的,是32年夫妻二人的坚守所折射出的普通劳动者的力量,包括其中的洗澡场面,充满温馨、艰苦、人性的光辉和岁月的磨砺,是爱国与爱家、守岛与守人、坚强与亲情的统一,毫无猎奇之意。《中国医生》的震撼是疫情之初病患爆发带来的医院危机场面,是张竞予院长忍痛搁置染病妻子、率先抢救市民百姓的良心,是四万多工人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奇迹,是援鄂医生写下的遗书,是医护人员抢救重症病人的惊险……这些都是人物和生活真实本身具有的震撼。形式总是在有意味、有内容时,才有价值。历史片还应重在描写人物的性格命运发展,而不止于事件故事,处理好史诗性、艺术深度与娱乐性的关系,用历史本身的价值感动人。在历史正剧的大片创作中,不宜轻易用娱乐性来吸引观众,而应该相信历史风云、正面价值、人物性格本身的魅力在艺术中的力量。
主题性电影要避免概念化、雷同化的可能,必须积极发挥创造主体的创作主动性,才能开拓新的创作语言。创造主体的创作主动性就是不从条条框框的原则出发,不止步于已有的成果结论,而是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保持对艺术的新鲜感,主动从生活和历史中去挖掘发现,从多样的文化资源中比较选择,从艺术的无限可能中去探索,寻找新的发现、新的可能。《1921》的成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剧组面对建党题材影视剧已有很多作品的现实,不畏困难,坚持创新,通过重新调查采访,在日本发现了有关“一大”的新的重要史料,甚至补充了国内党史研究未发现的资料,从而形成新的艺术构思,创造出党史题材电影的新角度。在主题性创作中充分发挥这种创造主体的主动性,保持对艺术的热情追求,对于防止创作公式化、简单政治化,真正提高创作效果,提高社会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
主题性电影应该扩大和深化艺术创造形式,为新主流电影的质量提高和传播效果作出新的样式贡献。这就需要丰富对主题电影的规律性认识,它不仅有社会的、思想的传播功能,也是电影的、艺术的创造;它有鲜明的主题内容,但不应是简单直露的表达。只有更多地加强对主题性电影的艺术赋能,才能增强它的生命力、传播力。一些优秀主题电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创造了类型融合、创作方法融合的电影形式,对主题电影的发展提高是一种贡献。同时,主题性电影还应加强与日常性的融合,吸收一些生活片、艺术片在真实细致的日常性中获得吸引力的表现特长,使主流成为日常的一部分。而从提高国际传播水平的需要看,主题电影还应该有一种中国化和世界性的融合,让主题电影在共通性的语境中发展。如抗疫题材、扶贫题材都可以在世界找到同感,挖掘其中人类共同的心灵感受,使中国做的事、中国的经历、贡献和世界的共同关注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中国电影乃至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也使艺术化的中国经验能够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让其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完美统一。
主题性电影是整个电影类型的一部分,并不因内容是什么而天然具有价值的优势。电影整体价值的高低仍然取决于电影说了什么、怎么说、如何表现,取决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主题电影可贵的品格是体现了艺术的积极进取精神、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有更强的服务社会功能,它强烈的精神价值取向往往是其他电影类型不能比的。当它把思想深度、社会价值和丰富的艺术性完美结合起来时,一定会成为独具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中国电影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