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雄鹰”踏出全民全运第一步

2021-11-01麦延

羽毛球 2021年10期
关键词:球速吴涛西藏自治区

麦延

全运会群众组赛事活动羽毛球比赛A、B组比赛于9月底在陕西咸阳礼泉县进行,首次参加全国羽毛球大赛的西藏自治区代表队受到不少关注,这支仅有六人参赛的“高原雄鹰”队伍踏出了西藏羽毛球的第一步。

西藏羽毛球的第一次

这不仅是西藏自治区代表队首次参加全运会羽毛球赛,还是他们首次参加全国性的羽毛球大赛。今年6月,“我要上全运”羽毛球选拔赛作为西藏自治区的全运会羽毛球项目选拔途径在拉萨市举行,参赛人数虽然仅有44人,但这对于西藏羽毛球来说已经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最后,6名运动员、1名教练和1名领队组成的西藏自治区代表队坐上了参加全运会的航班。

教练员张峰表示,羽毛球在西藏发展得晚,群众基础薄弱,全西藏打羽毛球的人可能只有100多人,而且本地的藏民基本不会参与其中,绝大部分爱好者都是从外地到西藏工作的人。张峰以前从事金融行业,偶然的机会下来到拉萨对口支援。他感叹道,自己刚到拉萨时都不敢相信羽毛球场竟是在库房的水泥地上画线而成的。

近年来,西藏羽毛球开始呈萌芽发展趋势。2018年,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比赛首次办到西藏。2019年,拉萨有了第一个对外营业的羽毛球馆。拉萨市柳悟乒羽中心有六片羽毛球场地,赛马场网羽馆里有两片羽毛球场地。到了周末,这些场地一般会被订满。今年,西藏羽毛球协会进行换届。这一个又一个脚印都表现出羽毛球的在青藏高原上的活力。

从无到有,从西藏走到陕西,从自治区选拔赛到全运会的大舞台,来到陕西的队伍代表西藏羽毛球走出了第一步。和全国高手同场竞技后,本次比赛西藏自治区代表队领队刘秦感叹全国各路好手的水平,表示他们的第一次亮相很有价值。刘秦表示,西藏的羽毛球还处在起步萌芽的阶段,需要通过多交流、多學习来获得成长的养分。同时,积极发展西藏本地藏民加入到羽毛球项目来也是很重要的。

自然所限,发展艰难

羽毛球运动在青藏高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普通的76、77、78球速羽毛球在高原上跟子弹无异,西藏的羽毛球爱好者们经过寻找和沟通才联系到厂商为他们生产了特供的72球速羽毛球。而且,他们用72球速的球时还得稍微折一下羽毛,才勉强能实现正常的击球和对抗。

比赛前两天才来到平均海拔不足1千米的咸阳礼泉县,西藏队的队员们对这边的正常羽毛球完全不适应,加上从高原到平原产生的“醉氧反应”,余伟/吴涛的男双组合和李喜艳/陈伟华的女双组合都无法和小组赛对手形成多拍回合。

一下场,来到西藏工作已经十几年的女双选手陈伟华就直摇头,直呼差距太大。她的搭档李喜艳酷爱羽毛球,曾在2018年考取国家级羽毛球裁判,但由于工作和家庭原因,现在很难抽出时间执裁比赛,甚至少有机会打球。

突破桎梏,全民全运

对比起在西藏大学任职的李喜艳和陈伟华,在日喀则工作的余伟和吴涛平时打球的难度要稍大,因为日喀则打羽毛球的人更少。余伟来自湖北,吴涛来自陕西,现在都在日喀则工作,都是近几年才开始打羽毛球的。平时,吴涛在工作的学校里打球倒是方便,但体育馆设施一般,受光线问题影响难以在晚上打球,每逢下雨顶棚还会漏水。

受自然条件限制,羽毛球的根在西藏自治区的土地上尚未扎根,但热爱羽毛球的人们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这一爱好的生长。虽然交手后显出很大差距,虽然6人当中有4人都止步小组赛,但西藏自治区代表队的参与本身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西藏队的比赛安排得比较分散,但队伍一行八人在仅有的四天小组赛中的每一个上午和下午都会集体出现在场馆观赛。“不为别的,能观摩全国高手们比赛就是好事,就是享受!”队员们先后给出几乎一样的回答。不论条件,不分水平,西藏队队员们对羽毛球的热情参与和全情投入正正切合了本届全运会的口号:全民全运,同心同行。

猜你喜欢

球速吴涛西藏自治区
观岩画
排球大力跳发中的马格努斯效应
Module 10 Units 3-4单元点拨
影响足球球速诸因素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曲棍球短角球击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对球速影响的研究
Module 10 Units 1—2 单元点拨
跑个步,赚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