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I-PPP的精准扶贫项目群的成功路径研究

2021-11-01周光权李宜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PPP模式

周光权 李宜融

【摘  要】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为此,论文提出利用STI(科技创新)与PPP模式助力扶贫领域,以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首先基于文献提取STI-PPP模式下精准扶贫项目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多级递阶模型。之后提出STI-PPP模式下精准扶贫项目群成功的宏路径、中层路径、微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宏路径对其他路径产生的影响最大;中层路径是传导路径,既可以对其他路径产生影响,也会受到其他路径的影响;微路径直接关系着项目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最易受到其他路径的影响。

【Abstract】After fully realizing the tas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at present. To this end, the paper proposes to use ST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PPP mode to help the field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o as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Firstl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extract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ucces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 under STI-PPP mode, and obtains a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model.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cro paths, middle-level paths and micro paths of the success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 group under the STI-PPP m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cro paths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other paths. The middle-level paths are the conduction path, which can not only affect other paths, but also be affected by other paths. Micro paths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project objectives, and they are also most susceptible to the impact of other paths.

【关键词】STI-PPP模式;脱贫攻坚成果;成功路径;ISM模型

【Keywords】STI-PPP mod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uccessful paths; ISM model

【中图分类号】F283;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1-0117-04

1 引言

近年來,全球范围内对科技和创新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大,加之PPP模式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协调合作方面的独特优势,STI-PPP应运而生。STI-PPP本质上是将政府的政策目标、公共需求、政府信用和社会资本的运营、技术效率有机结合,让专业机构发挥专业优势,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刘洪业探索了PPP模式在农业科研设施建设中的运用,并认为PPP模式将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陈一飞对科普基础设施PPP工程项目从开发、融资与运营3个方面展开研究,促使PPP模式在科技领域内有了新的突破。姚伟坤以滁州高教城科创产业园为例,对政府主导模式、科技地产商开发模式和PPP开发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PPP模式相较于其他模式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赵岳对美国的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展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所实施的PPP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张换兆对欧盟创新技术研究院计划(EIT)和尤里卡计划(EUREKA)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应该借鉴这些计划实施步骤,实现公私合作,深化中央地方科技资源统筹。邓新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PPP运作架构与主体职责展开论述。以往的学者主要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以及职责界定等方面对STI-PPP模式展开研究,却很少将STI-PPP运用到扶贫领域进行研究。为此,文章首先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取STI-PPP模式下精准扶贫项目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计算分析,得出多级递阶模型。此外,根据得出的模型,提出STI-PPP模式下精准扶贫项目群成功的宏路径、中层路径以及微路径。

2 基于STI-PPP的精准扶贫项目群的成功路径

2.1 STI-PPP模式概述

S、T、I分别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innovation(创新)的首字母,一方面,STI-PPP比传统意义上的PPP模式更加注重对知识、科技、创新的应用。它能够撬动社会资本将资本投入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中去,能够利用每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并建立技术集群,创新公共产品和服务,以便为政府和社会需求提供急速发展动力,为一个地区的创新潜力和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助力,提高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研发效率。另一方面,STI-PPP相对于传统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总体而言,能够增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交流互动,既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满足了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促进了创新过程中的众多参与者的互动,整合多个知识和技术领域的资源,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是具有社会效益的研发。

2.2 精准扶贫概述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地势复杂、历史条件制约、贫困基数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一系列原因使得我国扶贫工作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以来,精准扶贫这一理念很快落实到了扶贫工作中,历经多年的实践,精准扶贫的内涵得到了深化和升华。精准扶贫的内涵包含以下3点:

一是精准识别。制定合理的政策、安排精准识别出真正的贫困居民。二是精准帮扶。以政策为导向,深入了解致贫因素,针对不同贫困情况制定差别化帮扶措施,破除阻碍贫困户脱贫的藩篱。三是精准管理。各级部门明确职责、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并将贫困户资料纳入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2.3 项目的成功路径

项目的成功是指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建设过程中,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规划项目所需的时间以及成本,最终使三者达到平衡的状态,从而实现项目的最终效益。项目的成功路径是指为了使项目获得成功,筛选出影响项目成功的途径,并合理控制影响项目成功的各项要素,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通过对项目成功路径的研究,可以及时对项目成功路径要素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项目的成功度。

2.4 精准扶贫项目成功因素的确定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并对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搜索并整理下,结合有关专家的意见将出现次数小于3的成功因素进行剔除,之后对相近意思的因素进行合并,得到表1。

2.5 ISM模型

结构解释模型(以下简称ISM模型)诞生于1973年,由J.N.Warfield教授提出,主要用于定性分析,适用于变量较多、关系复杂的系统。它将复杂的系统划分为若干区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要素,运用矩阵或集合运算,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确定表层直接因素、中间层间接影响因素、深层根本影响因素。以下对ISM中一些相关术语进行界定:

①有向图:由节点和连接各节点的有向弧(箭线)组成,节点表示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向弧(箭线)表示元素之间的二元关系。

②邻接矩阵:通常用A表示,表示系统要素间基本二元关系或直接联系情况的方阵。

③可达矩阵:系统要素之间任意次传递性二元关系或有向图上2个节点之间通过任意长的路径可以到达情况的方阵。

3 STI-PPP精准扶贫项目群影响因素的ISM分析

3.1 ISM分析計算影响因素

①建立邻接矩阵。根据相关研究资料,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对两两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判断,按照式(1)进行计算。

aij=1,(Si,Sj)∈Rb(Si对Sj有某种二元关系)0,(Si,Sj)∈/   Rb(Si对Sj无某种二元关系)      (1)

如a12=1,则S1对S2存在直接二元关系,所以可以建立邻接矩阵A。

②计算可达矩阵。结合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可达矩阵。计算代码如图1所示。

得出计算后的可达矩阵M。

③划分因素层级。根据前文可达矩阵、可达集R(Si)、先行集A(Si)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R(Si)=SiSi∈S,Mij=1,j=1,2,…,n且i=1,2,…,n

A(Si)=SjSj∈S,Mji=1,j=1,2,…,n且i=1,2,…,n

C(Si)=SjSj∈S,Mij=1,Mji=1,j=1,2,…,n且i=1,2,…,n

进行级位划分,得到L1如表2所示。

据表2可知,{S18}满足R(Si)∩A(Si)=C(Si)=R(Si),得到第一级L1元素{S18},以此类推,L2元素{S15,S16,S17},L3元素{S4,S6,S7,S8,S12},L4元素{S3,S5,S10,S11,S14},L5元素{S1,S2,S9,S13}。

④构建ISM模型。根据可达矩阵M的层级划分,建立STI-PPP精准扶贫项目群主要因素的多级递阶模型,如图2所示。

3.2 ISM模型的分析

从ISM模型可以看出,影响STI-PPP精准扶贫项目群成功的因素体系是一个具有五级递阶结构的复杂系统,清晰地呈现了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目标对象为精准扶贫项目群成功,根据要素关系划分为3类因素:表层因素、中层因素、深层因素。进而提出STI-PPP模式下精准扶贫项目群成功的宏路径、中层路径、微路径。

①宏路径。精准扶贫项目群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风险分担、利益分配、合作关系。因此,需要重视政府政策的引导与公众思想的引领。政府的重视、公众发自内心的脱贫欲望与盈利的期望三者结合在一起能从宏观上保证精准扶贫项目的成功。

②中层路径。中层路径包括企业的管理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组建、企业对科技创新扶贫项目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贫困户对STI-PPP扶贫项目的积极性、社会资本的实力、政府优惠补贴政策、政府信用、STI-PPP扶贫项目运行机制的健全、贫困户对STI-PPP扶贫项目的认知水平。为此,在政策方面,只有人为的制定与传递才能对目标对象起作用,确定政府的鼓励引导态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后,要重视具体的运行机制,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重视上下级信息的有效对接。在企业方面,当社会出现“STI-PPP+精准扶贫模式”的需求时,私人企业为适应市场的优胜劣汰必然需要加大力度创新、提高企业实力、引入相关人才,等等。在贫困户方面,贫困户要有脱贫的欲望,但是不付诸行动是不能真正脱贫的,当政府推行某项脱贫政策时,贫困户要对其有基本的了解,利用政策提升自己的脱贫能力。

③微路径。影响STI-PPP精准扶贫项目群成功的根本因素包括市场、政府、贫困户3个方面。项目的发起、准备、建设、运营、移交会涉及诸多参与方,各个阶段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因此,需基于合作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的原则,合理运行STI-PPP扶贫项目,并随着项目的进展实施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从微观上保证STI-PPP精准扶贫项目的成功。

4 结论

①通过相关文献识别出的18项关键成功因素可以很好地为ISM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②ISM模型能够直接明了地表达出各层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③宏路径对其他路径造成的影响最大;中层路径属于传导路径,其既可以对其他路径产生影响,也可以受到其他路径的影响;微路径与项目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同时,其最易受到其余路径的影响。

通过对STI-PPP模式下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进行研究,合理地调整并控制影响项目成功的路径因素,有利于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参考文献】

【1】万劲波,赵兰香.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进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4):467-476.

【2】刘洪业,刘玮琳.PPP模式在农业科研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探析[J].农业展望,2018,14(1):54-56+69.

【3】陈一飞,刘长华,李芳成.科技馆建设PPP融资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3):280-283.

【4】姚伟坤.科技型产业园区PPP开发模式研究——以滁州高教城科创产业园开发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9):20-23.

【5】赵岳.美国PPP模式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应用的若干机制[J].科技和产业,2017,17(6):137-142.

【6】张换兆.借鉴欧盟PPP经验 深化国家科技计划改革[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6(4):22-25.

【7】邓新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PPP模式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224-225.

【8】施灿海,王松江,李捷文,等.“PPP+精准扶贫”模式构建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8,16(10):36-39.

【9】王玉红.PPP模式下江苏睢宁县精准扶贫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10】Siemiatycki.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Networks: Exploring Business-Government Relationships in United Kingdom Transportation Projects[J].Economic Geography,2011,87(3):309-334.

【11】刘倩昆,刘振梁,谢天怡,等.PPP模式在吉安地区精准扶贫工程中的应用——基于安福县光伏扶贫项目的实证调研[J].南方农机,2019,50(4):8-9.

【12】王玉红.PPP模式下江苏睢宁县精准扶贫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13】宿伟玲,郑岩.乡村旅游扶贫中PPP模式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3):115-117.

【14】劉洋,田昭.基于PPP模式的西安产业扶贫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8(7):113-116.

【15】樊敏,高佳薪.PPP模式参与精准扶贫现状及相关建议[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6):19-21.

【16】施灿海,王松江,李捷文,等.“PPP+精准扶贫”模式构建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8,16(10):36-39.

【17】张莹,潘百涛.辽宁省创新科技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经济,2021(5):23-24.

【18】武祥伟,赵平,孔令富,等.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中的工作创新与可持续途径——以云南农业大学扶贫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8):256-258+261.

【19】刘强,胡旭,李晓.贫困地区农业科技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贫困地区农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9):112-118.

【20】乌兰,李沃源.科技扶贫系统:理论模型、机制构建及保障架构[J].科学管理研究,2020,38(3):119-125.

【21】陆炳强,吴广丽,陈敏吉,等.广西强化产业扶贫科技支撑的路径选择[J].台湾农业探索,2020(3):67-70.

猜你喜欢

PPP模式
PPP模式在现代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债
株洲推行PPP投融资模式的思路
国外PPP模式之借鉴研究
PPP模式下养老地产融资风险分担博弈分析
关于我国PPP项目管理方案的策划与研究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