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核”缠绕与人生迷局勘探

2021-11-01容本镇

广西文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达夫大坑双核

东西是一位极具时代感和创新性的作家,他在创作中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增加新的难度和挑战。他尽量避免沿袭驾轻就熟的路子,如果过去曾有过相关的尝试和写作经验,也一定会进行新的拓展,寻求新的突破。“多年前写《后悔录》时,我就有意识地向人物内心开掘,并做过一些努力,但这一次我想做得更彻底。”他在最新长篇小说《回响》的后记中如是说。他注重与时俱进和新语境,注重作品的主题开掘和构思布局,注重表达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鲜活新颖,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和积累。他对写作近乎苛求,一旦遇到思路梗阻或感到不满意,宁愿停下或放弃,绝不勉强写下去,绝不敷衍了事,就像一位优秀工匠不允许自己的作品有瑕疵。因此,他的每一部长篇都有着优良的品质,都能够给人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愉悦。他的新长篇小说《回响》于今年上半年相继在《人民文学》发表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后,反响热烈,广受关注和好评。有人说,余华的《文城》和东西的《回响》是今年中国文坛备受关注的两部作品,窃以为并非虚妄之言。

《回响》秉持着东西以往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的深邃思考和锐利锋芒,又在时代性现实性的把握和新知识新方法的运用上有了新的拓展与提升。作品以“案件”和“情感”为两大内核,双核驱动,双线并进,互相缠绕,互相影响,画面广阔,情节汹涌。在女警官冉咚咚殚精竭虑、严密细致的分析推理和锲而不舍的追查下,错综复杂的凶杀案最终得以彻底侦破。在侦查凶杀案的过程中,身陷情感危机的冉咚咚也展开了对爱情婚姻的深度勘探,但勘探的结果却是一个扯不清理还乱的难以破解的人生迷局。小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骋目四顾,洞幽烛微,如刃笔锋指向社会现实,直达人性深处,解剖世道善恶,探究隐秘情感,在现实与心灵的交互碰撞中,激荡出沉重而悠远的回响。

小说首先围绕着“大坑案”这一内核展开。“大坑案”发生后,女警官冉咚咚受命侦破。冉咚咚出生于高知家庭,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和严格的专业訓练。她性格坚强,气质出众,智力超群,思维缜密,是西江警察分局一名精明干练的破案能手。“大坑案”手段残忍,性质恶劣,案情复杂,社会关注度高,办案人员压力巨大。

“大坑案”是一起看似犯罪嫌疑人指向明确而实际上却是扑朔迷离、犯罪链条很长的凶杀案件。被害人夏冰清是企业老板徐山川的情人,徐山川最有可能是杀害夏冰清的凶手,但徐山川却有不在凶杀现场的证据。冉咚咚和专案组成员根据调查摸排发现的蛛丝马迹,不停地追踪侦查。他们对案情反复研究梳理,对相关人物心理反复揣测分析。他们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一个疑点。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推进和深入,一个个关键人物相继浮出水面。每一个关键人物的浮现,都有一段离奇烧脑而又合乎逻辑的故事,这些故事都与“大坑案”有关联,故事中的关键人物都有杀害夏冰清的嫌疑,但又都抓不到确凿的证据。徐山川、徐海涛、吴文超、刘青等,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撇清,每个人都隐瞒得天衣无缝。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和抽丝剥茧的侦查,终于在千里之外抓到了杀害夏冰清的凶手易阳春。

抓到凶手,可以宣布“大坑案”告破了。但冉咚咚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按现在所获得的证据,所有当事人都能找得到脱罪的理由:“徐山川说他只是借钱给徐海涛买房,并不知道徐海涛找吴文超摆平夏冰清这件事。徐海涛说他找吴文超,是让他别让夏冰清骚扰徐山川,而不是叫他杀人。吴文超说他找刘青合作,是让他帮夏冰清办理移民手续或带她私奔,却没有叫他去行凶。刘青说他找易阳春是让他搞定夏冰清,搞定不等于谋害。”这一串案件链条上的人物,只有易阳春承认谋杀,甘愿认罪伏法。但精神科医生及权威专家鉴定他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律师正准备为他作无罪辩护。冉咚咚心想,“大坑案”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个推牌的人是徐山川。她特别想让品行恶劣、疑点重重的徐山川认罪服刑,但徐山川拒不承认他曾叫徐海涛去谋害夏冰清,甚至说连半点暗示都没有。冉咚咚也苦于没有抓到确凿的证据。这么多人参与作案,却只有一个间歇性精神错乱者承认犯罪,对冉咚咚而言,这是对她的道德底线以及她所理解的公平正义的严重挑战。她觉得一定还有隐藏的真相没有暴露出来,她决定从徐山川的妻子沈小迎那里寻找突破口。

冉咚咚曾两次找过沈小迎了解情况。沈小迎知道徐山川在外面有情人,知道他为情人花了大把的钱,但她对徐山川的滥情和不忠似乎看得很开,表现得云淡风轻,冉咚咚在她那里没有得到任何对破案有用的信息。令冉咚咚意想不到的是,大学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沈小迎,却从冉咚咚问她的问题里判断出冉咚咚的丈夫出轨,而且还直截了当地指出冉咚咚的心理缺陷:“你不信任别人,敏感多疑,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具有将周围和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非现实性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跟你第一次见面,我就怀疑你患上了偏执型人格障碍,今天你的表现证实了我的判断。做女人别那么拼,再拼就拼出心理问题了。”冉咚咚对沈小迎的自以为是以及对自己的“训导”很不舒服,但不得不佩服她的洞察力,同时怀疑她隐藏有一个巨大的秘密。“大坑案”告破,一心要让徐山川得到应有惩罚的冉咚咚又想到了沈小迎。于是,她第三次与沈小迎面对面。这次她没有多说话,当她把沈小迎与健身教练私通所生的女儿照片摆在沈小迎面前时,沈小迎的心理防线塌陷了。她把监听记录有徐山川主使杀害夏冰清关键证据的U盘交了出来。主犯徐山川终于被揪出,“大坑案”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大坑案”错综复杂,云谲波诡,扑朔迷离,一条线索牵着一条线索,一个人物连着一个人物,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案件的侦破如抽丝剥茧,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惊心动魄,故事的精彩绝妙绝不逊于最优秀的侦探小说。

在《回响》中,与“案件”内核相互交织缠绕的是“情感”内核。而“情感”内核则是《回响》最具思想深度和艺术创新意义的关键要素和主要内容。情感世界的变化无常,人物深层意识的解剖分析,人物之间的心理攻防等,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汹涌。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相当精细及精妙的心理刻画和剖析,每一组人物之间都有或明或暗的心理攻防与博弈,当中最重要的主角是冉咚咚和慕达夫。

冉咚咚是爱情理想主义者,容不得丈夫对爱情的不忠和背叛。她怀疑丈夫慕达夫出轨,心里不可遏止地感到愤怒、痛苦和失落,同时又有一种鄙视感。在侦办困难重重的“大坑案”过程中,她仍然不放过任何机会寻找慕达夫出轨的证据。因此,冉咚咚同时开辟了两个战场,同时面对两条战线作战,而且彼此交织,相互缠绕,头绪纷乱,难解难分。她对慕达夫满怀疑虑,要求慕达夫详细汇报外出的所有活动、接触过的所有“可疑”人员。她仔细观察慕达夫的言谈举止和细微表情,稍有异样就做心理分析和逻辑推理。她反复追问、逼问和试探慕达夫,甚至像审讯嫌疑人一样,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证明丈夫出轨。“他们面对面,中间隔着书桌,她和书桌正好保持四十五厘米距离,这是社交距离中夫妻距离的最远距离,也是她喜欢的对话距离,太近她担心被他的肢体语言迷惑,太远她怕胁迫不了他。”

她在查案中发现慕达夫在宾馆的开房记录,以为十拿九稳抓到了把柄,便紧追不舍,深入调查,甚至以警察身份查阅宾馆监控录像和按摩师出勤记录本。她不相信慕达夫开房是约朋友打牌,尽管三位牌友都出具了按上手印的书面证明。调查结果出乎冉咚咚的意料,原来慕达夫两次开房竟然都没有叫按摩师。但她并没有就此罢休,她又怀疑慕达夫与女作家贝贞秘密约会。她看过慕达夫为贝贞小说写的评论,觉得通篇充满暧昧语调和用词,她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统计慕达夫在评论中的用词频率:“平均每篇使用十一次缠绕,八次饱满,七次妩媚和亢奋,五次勾引和高潮,以及三次湿润和一次挺拔。”她把贝贞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附会到慕达夫和贝贞身上,以此证明慕达夫与贝贞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慕达夫的任何说明、辩解、否认和愤怒,哪怕是沉默不语,她都可以找出质疑的理由。她认为慕达夫的所有表现都是在自我防御,“你防御,说明你心里有鬼”。慕达夫骂她神经病,她说你越生气越证明我猜中了。慕达夫气得转身走开,她又认为是在逃避。她对慕达夫越来越看不顺眼,越来越有一种越熟悉越陌生的感觉,家庭中再也没有过去那种温馨和谐快乐的气氛,再也没有以往夫妻间的浪漫情调。

办案的巨大压力,对慕达夫出轨的怀疑,让冉咚咚产生了难以排解的心理焦虑和精神抑郁。她偷偷地抽烟、吃缓解焦虑症的药物。慕达夫担心这样下去会压垮她的身体,便动员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她开始很抗拒,但经不住慕达夫的劝说与坚持,勉强同意去看。医生给她做心理测试时,拥有丰富心理学知识和审讯经验的她对答如流,结果得了九十六分。慕达夫十分惊讶和疑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因为我知道怎么回答得高分。慕达夫第二次带她到另一个心理医生那里进行咨询,她从心理咨询室出来后神采奕奕,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似的精神抖擞。金医生告诉慕达夫,说她逻辑清晰,谈吐正常,不像你说的有什么心理问题。慕达夫很纳闷,她明明半夜三更在哭泣,她莫名其妙地割自己的手腕,怎么会没有心理问题?为什么每次她都能证明她正确?慕达夫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多疑症。

冉咚咚的怀疑症和心理焦虑越来越严重,已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强烈的挫败感让她几近绝望。她详细分析自己所经历的“口香糖期”“鸡尾酒期”“飞行模式期”的情感状态,并写成自我评估报告。她开诚布公地和慕达夫讨论他们的婚姻问题,她明确告诉慕达夫,他们已无法继续共同生活下去。她起草了离婚协议,等到侦破“大坑案”就办理离婚。她别出心裁地安排“庆功宴”,名义上是庆祝慕达夫完成课题论文,实际上是一次充满玄机和暗示的“离婚宴”。因有老人和女儿在场,两人都心照不宣。第二天,他们就快速办理了离婚手续。

自怀疑慕达夫出轨,冉咚咚就处在主动和强势的位置。但实际上冉咚咚在感情上并非白璧无瑕,在她的潜意识里,她的精神早已出轨。她曾产生与富家子弟郑志多热恋的幻觉:“她在跑车上献出了初吻,在韩国首尔某著名酒店献出了初夜。”甚至像梦游一般到某大公司去找“郑志多董事长”。在现实生活中,她很早就看出小自己十多岁的邵天伟暗恋自己,潜意识里她也喜欢年轻、帅气而又能干的邵天伟。她对慕达夫穷追猛打,正是为了真正出轨寻找借口和掩护。这次她带领邵天伟一起侦办“大坑案”,有了更多同甘共苦的经历和情感交流,邵天伟更加主动地展开情感攻势。她对慕达夫越来越不相信,越来越不满意,甚至恨不得他犯点错误,比如出轨什么的,然后好找理由跟他离婚。没想到剧本真按她的潜意识上演,她发现慕达夫在宾馆开房,于是揪住不放,层层深挖他的心理,从伪装层挖到真实层再挖到伤痛层,让他几近崩溃,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大坑案”正式告破,邵天伟想趁热打铁,但冷静下来的冉咚咚却启动了矛盾而复杂的自我防御心理机制。就像慕达夫在情感失意时理智地抵挡住女作家贝贞的猛烈进攻一样,冉咚咚最终也在情感的悬崖边上及时止步。

慕达夫是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他才华横溢,心性孤傲,读博士时就以狂出名。他敢于批评鲁迅和沈从文的小说,敢于向权威挑战。在现代作家中,他最佩服的是郁达夫,原因是郁达夫身上有一种惊人的坦诚。他认为中国文人几千年来虚伪者居多,要是连自己的内心都不敢挖开,那又何谈去挖所谓的国民性?他说话直言不讳,一针见血,他评价谁就会得罪谁,弄得人人想跟他绝交。资深报人冉不墨赶在退休前把一辈子写的新闻报道合成集子出版,急着找人写评论吹捧,他的朋友推荐了自己的弟子慕达夫博士。年轻气盛的慕博士当然看不上那本新闻作品集,但碍于导师的面子,答应到冉不墨家里吃饭见个面。原打算吃完饭后再予以拒绝,但没想到冉不墨有个当警察的女神般的女儿冉咚咚,他因此改变态度,当场答应为冉不墨写一篇评论。他的思维和才华深深折服了冉咚咚。郎才女貌,两情相悦,慕达夫和冉咚咚很快就走到一起,走进婚姻殿堂。结婚后,狂傲不羁的慕达夫逐渐收敛锋芒,放下身段,过起寻常人家的日子。

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慕达夫在河流里滚着滚着不知不觉地就由一块尖角石头变成一枚滑溜溜的鹅卵石。他对人生的认知和理解也发生了改变:“我东突西撞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才明白甘于平庸的人才是英雄,過好平庸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浪漫。”十多年来,夫妻俩琴瑟和鸣,事业有成,女儿唤雨聪明可爱,家庭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慕达夫深爱着冉咚咚,甚至因爱而迁就。以慕达夫的才华和地位,他遇到情感诱惑的机会很多,他也不是没有过动摇和幻想,“我要是想劈腿,不会比写一篇论文难。”但他总能够把持住自己。他的一位女硕士对他倾心爱慕,每天都给他发十几条信息,明摆着要跟师母“竞争上岗”,但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位患上相思病的女学生挡在自己的生活之外。他与才貌双全的女作家贝贞相互欣赏,心意相通,然而,当同样已离婚的贝贞对他发起疯狂进攻时,他却表现得极其理智和冷静,最终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慕达夫知道,守住这道底线,就是守住冉咚咚的理想。

慕达夫是研究文学的,文学就是人学,研究文学就是研究人性。他对冉咚咚在办案中所遇到的精神压力十分理解,对冉咚咚怀疑自己出轨的各种猜测、推理和分析,心里也十分清楚。他知道,面对冉咚咚的强势和偏执,他的任何解释和辩解都无济于事。冉咚咚理直气壮,步步紧逼,他则处在被动位置,被碾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受不了她像X光机一样的眼光,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无奈、痛苦和不寒而栗。当他明白婚姻已无法挽回,便决定放手。他不再争辩,不再做无用的努力,而是自觉配合冉咚咚,配合她做出的所有推断和决定,包括离婚。冉咚咚说什么他都回答是。“只有这样回答你才相信,我一直在迁就你配合你适应你,因为你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要你想要的真相。”在冉咚咚不依不饶的怀疑、追问、逼迫下,慕达夫似乎也出现了心理问题,至少是冉咚咚觉得他有心理问题。戏剧性的是,他曾两次劝说和陪同冉咚咚去看心理医生,现在轮到冉咚咚强迫他去找心理医生诊治。两人都认为对方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慕达夫觉得不能与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计较,只能以宽广的胸怀去关心、理解和包容她。他已习惯了冉咚咚的强势和霸道,心态变得低调平和。对于曾经狂傲不羁的评论家慕达夫来说,这样的变化是巨大的;但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又未尝不是一种为适应周边环境的调整与磨合,是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领悟与践行。

《回响》以“双核”为基点和主线,构建了一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和一个奥妙无穷的心灵世界。但作品的重心和目标指向似乎不是构建起这两个世界,而是依托这两个世界,展开对无比丰富复杂的人性的勘探、透析和思考。

冉咚咚在侦破“大坑案”的战场上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但在“情感”的战场上却陷入迷茫与困惑。经过一番两败俱伤的心理攻防与情感折腾,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感知力、判断力和爱情婚姻观,开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的内省和反思。她觉得她对慕达夫太过狠心和决绝,她对慕达夫的怀疑和逼迫让他几近崩溃,心底不禁涌起一股对慕达夫的深深内疚,由内疚又产生出一种强烈的“疚爱”。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和减轻负疚感,她把书房布置成审讯室,自己坐到嫌疑人坐的椅子上,让慕达夫审问自己,就像她曾经审问慕达夫那样。她需要一面心灵的镜子,需要一次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她说关于我们之间的任何问题你都可以问,越尖锐越好。慕达夫知道她没有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坚强,知道她内心的迷茫、矛盾、痛苦和挣扎,但这时候不是安慰她的时候,而是要帮助她认清人性的本质,驱散她心中的阴霾。他说:“别以为你破了几个案件就能勘破人性,就能归类概括总结人类的所有情感,這可能吗?你接触到的犯人只不过是有限的几个心理病态标本,他们怎么能代表全人类?感情远比案件复杂,就像心灵远比天空宽广。”冉咚咚心里受到的震动是巨大而强烈的,但嘴上却表现得有点不服气:“可勘破你慕达夫我还是有足够的把握。”慕达夫反问道:“就算是吧,但你能勘破你自己吗?”这一问问到了冉咚咚的痛处。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冉咚咚可以在复杂的表象下找到案件的真相,可以在纷繁的世界中看清作恶者的嘴脸,却没能勘破自己的内心世界,没能勘破人类复杂的人性和基于人性之上的人生迷局。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完全勘破人性的迷宫与人生的迷局。唯其如此,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才具有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而充满无穷魅力。

【容本镇,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西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著有长篇小说《古海角血祭》,长篇散文《岭外汉风》,学术著作《文学的感悟与自觉》等。曾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   李路平

猜你喜欢

达夫大坑双核
白宫天坑
绳子
双核家庭
达夫.麦卡甘:人生B计划
激战四核
50位CIO冷静面对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