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01刘超孙乐宋旭晨王兆国
刘超 孙乐 宋旭晨 王兆国
摘要: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初露峥嵘;在技术进步、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也将无废城市、海绵城市等新基建发展理念始终贯穿,所以二者如何协同发展成为短期应对经济社会困难,长期促进经济升级换代的最优路径。本团队高度关注国家政策、时事经济热点问题。以目前安徽合肥经开区正在重点推进20个新基建项目为例,团队首先将通过文献查阅、市场调查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而后采用极大值法的无量纲化处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其次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项目发展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类,得出新基建與新型城镇化在城市规划、能源、交通、建筑等各类产业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及BP神经网络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给出最佳的协同发展方案。
关键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模糊层次分析法;BP神经网络
一、“新基建”的发展现状
(一)地方抓紧落地,引领差异发展
2019年,部分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新基建”建设。北京、江苏、河南、四川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5G技术商用步伐;福建表示要设立投资基金,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部分省份虽然没有提及具 体实施计划,但也表示要“超前谋划、大力推进新基建”。2020年伊始,各地公布的重点建设项目中,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将基础设施项目聚焦于5G 通信、高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项目,将“新基建”由技术探索转向落地实施。尽管如此,各省份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和产业基础对“新基建”链条空间有所区别。北京、上海及沿海地区凭借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研能力,侧重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部分技术已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行,有显著的创新引导作用;中西部地区将重点聚集于5G、特高压和工业工联网等应用领域,期翼凭借新一轮技术投资和项目落地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突出经济导向。
(二)科技含量提升,多行业协作互助
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新基建”是立足于科技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 网络;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涵盖大量新兴技术,具有信息流高速传递、多层面覆盖的特点,将有效推动国民经济众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并催生更多商业模式和业态。同时,无论是5G 网络和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还是城际轨道和充电桩的建设,都需要配套的土地、交通、电力等资源要素。集约而高效的土地利用、科学而合理的设施布局、稳定而环保的能源输出,都使得“新基建”的建设离不开城镇化建设中各行业的支持和协作。而“新基建”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也有助于提升相关行业的科技水平,推动其向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1城镇化发展瓶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瓶颈日益凸显。建设用地利用粗放,质量问题日益突出。2000—2010 年全国城镇建成区以粗放式用地、用能的方式不断扩张,在土地开发利用前,未考虑土地质量健康问题,导致多地出现“毒地” 现象,危害人类健康,整个过程处于“亚健康”状态。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居环境差距大。过多的优势资源集中在区位条件较好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 逐年改善;反之部分区域的发展投入较少,经济水平不高,周边环境呈脏、乱、差趋势发展,再加上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差异,使得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教 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阻碍新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1.2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市场潜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我国的城镇化起步于1949年,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晚,水平较低,但是速度快。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 58. 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3.7%,但与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可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存在“重速度、轻质量”、“重基础设施、轻软实力”的现象,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阻碍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没有完全破除,以数据和发展技术为代表的增量要素尚未得到完全开放,直接导致目前城镇化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质量不高。
2.2城市区域内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市化率虽逐年增长,但城市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普遍,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空间不匹配程度尚未得到有效缓解。部分中心城区享有较为完善的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而城市周边地区的公共资源较为紧缺。此外,城市中心的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设计落后、使用年久、物管缺失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居住体验,还不利于提升城市的良好形象。
三、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一)指标的选取
(二)数据完整性分析
本此建模统计了各个变量的数据完整性,用数据完整率Ci 表示,即第 i 个变量的数据完整性。
根据此定义可知,越小,变量 i 数据的完整性越高,越具有真实性,可研究性也越强。在本次建模中,查找提供的相关参数主要包括:新网络(p)新平台(I)智慧家居(D)智能终端数字化(R)集成电路(T)人工智能(N)数字技术应用生态(R)等。这里统计了附件给出的部分指标的数据完整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给出的参数数据完整率Ci >99%,甚至为 1(如综合基建数量)。因此在进行问题分析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数据。
(三)模型的建立
(1)模糊层次分析法
根据上述指标选取,我们将指标进行模糊层次分析,并且通过编程,得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图所示:
(2)BP神经网络模型
在得到输入输出函数之后,需要通过数学运算得出误差函数对输出层各神经元的偏导数,具体的求解为:
其中,偏导数通过计算可以得知:
本题得到的神经网络回归图形如下图所示:
此时得到的权值和阈值是本神经网络模型在当前精度下的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值,通过层级之间的权值和阈值,可以将剩下的20%的数据进行预测,同时检验本模型的精度。
为了计算给定区域每个域的MAPE值,我们需要用到题中提供的以下公式:
其中表示真实值, 表示预测值, APE表示百分比误差,n 表示指标集个数。本文以现有所给数据2019年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2020年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当用本文的BP神经网络优化模型进行预测时,误差训练结果由下图所示:
一、协同发展路径建议
4.1加快城市建设方式转变,着力补齐新型城镇化的短板
虽然“新基建”着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在信息数字化的发展中,也应惠及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科技化、智能化的手段破解传统基建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在城市体检、智慧城市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介入,加快城市建设方式的转变,补齐城镇化发展领域的短板。
在城市体检方面,“新基建”汇集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工程建设信息构建,各城市建立体检信息系统和城市信息模型,将城市生态系统视为一个生命体,建立综合多维指标体系,划定各项指标评估阈值,全面分析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特征和问题,找准“城市病”的根源,实现以城市为载体的体检、诊断、监测、预警、修复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的治理模式,推动城市建设方式向精细化、精准化方向的转变。
4.2嫁接传统生产方式,助推城镇化安全发展
在城镇化的建设中,“新基建”并非与传统基建简单切割,“新基建”中5G基建、特高压、城际轨道和新能源充电桩领域的建设离不开传统基建中通信工程施工、电力工程施工、铁路工程施工、承装修试施工和建筑施工等各类施工的协作,而传统基建也受益于“新基建” 孕育的科技技术和先进的业态模式,有利于摒弃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粗放性管理,提高城镇化中各行业生产效率,并带动其向信息化、安全化转型升级。例如,“新基建”可与施工项目有效嫁接,搭建塔机安全监控系统、用电在线监测系统、扬尘噪声监控系统、升降机安全监控系统等,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程度、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以“BIM技术+装配式构件+EPC模式”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模式,将自动化、信息技术等智能化手段与建筑业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产业链有机协同和融合,将建筑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装配工业化,助推企业提供高效、安全和节能的智能建筑。
4.3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新型城镇化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注重提升居民居住品质。随着“新基建”的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依托于数据应用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成为提升居民居住品质、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智能家居以住宅为平台,依托物联网技术,由硬件(智能家电、安防系统、智能家具等)、软件(操作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家居APP)和计算平台组成的家居生态链,运用收集和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以及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其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服务,使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安全、高效、节能和便捷。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非接触式产品和服务加速了智能家居发展的步伐,使之勾勒出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雏形。随着“新基建”各类项目的加速落地,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将由单体设备向房屋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获得并分析住户的多项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5G技术的应用促进大量终端设备进一步连接,加速人机交互、机器与环境交互的能力,让居民真正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参考文献
[1]俞聪,丁怡纯,王翩翩.区域综合开发视角下未来城市新基建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9(20):53-60.
[2]耿丹,李丹彤.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相关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15):72-73.
[3]杨阳.新基建的主战场——智慧城市[J].城市开发,2020(6):40-41.
[4]陈妍群,田华.社区养老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改造对策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8(1):60-64+85.
[5]廖茂林,張明源.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25-33.
[6]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09):20-26.
[7]隆云滔.推进新基建发展的三个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 2020-04-06(004).
[8]李晓华面向智慧社会的“新基建”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 2020(05):34-48.
作者简介:刘超(2001.01-),男,安徽省六安人,蚌埠市龙子湖区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工程专业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