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及治疗方案分析
2021-11-01杨洪业
杨洪业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然后重点分析了其诊断方法、治疗技术以及预防措施。然而对于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鸡,其发病原因和症状可能存在一定差别,养殖户应当在养殖实践中增强防疫意识,不断积累养殖经验,注意科学的养殖方法,注意关键细节,避免鸡群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一方面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为市场提供安全卫生的鸡肉制品。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治疗方案
鸡传染性法氏囊疫病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与养殖场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养殖人员要积极预防该病,制定适合的免疫计划,提高鸡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使养鸡业的利益最大化。
1.病原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它的基因组由2个片段的双股RNA构成,故命名为双RNA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5—8月的发病率并不高,而其他月份的发病率则相应升高。侵袭对象已从以往的外来品种扩大到草鸡甚至是特种禽类。但这些禽类多呈隐性感染,成为病毒携带者。
2.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2—3d,易感鸡群感染后突然发病,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典型发病鸡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病初可见个别鸡突然发病,精神不振,1—2d内可波及全群,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蓬松,翅下垂,闭目打盹,腹泻,排出白色稀粪或蛋清样稀粪,内含有细石灰渣样物,干涸后呈石灰样,肛门周围羽毛污染严重;畏寒、挤堆,严重者垂头、伏地,严重脱水,极度虚弱,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后期体温下降。发病后2—3d病鸡死亡率呈直线上升,4—6d达到死亡高峰,后迅速下降。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严重脱水,胸肌和腿肌常见刷状或线状出血,肾脏肿大,呈花斑肾,并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的变化最为明显,感染4—6d法氏囊肿大,可见出血或有淡黄色的胶冻样渗出液,感染7—10d法氏囊萎缩。变异毒株只引起法氏囊迅速萎缩,超强毒株引起法氏囊严重出血、瘀血,呈紫葡萄样外观;肌胃和腺胃交界处常见出血点或出血斑。
该病毒可感染鸡、火鸡、珍珠鸡和番鸭等,但是只有鸡有临床表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播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在4—9月会大面积爆发,呈区域性爆发流行。该病潜伏期为5d左右,主要侵害2—15周龄的雏鸡,3—6周龄的雏鸡最为易感,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随着鸡年龄的增加,对IBDV的抵抗力越来越强,越不易表现症状。成年鸡呈隐性感染,没有任何症状。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排泄物,如病鸡接触的饲料、饮用水、垫料和用具等。传染途径是经呼吸道和口眼,该病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如支原体病、新城疫或者大肠杆菌病,增加死亡率,甚至导致整个鸡群的死亡。典型症状不明显,常呈慢性感染或者隐性感染,该病通常突然发生,传播速度迅速,鸡舍里只要有感染的,整个鸡舍会感染。
4.诊断方法
4.1病毒分离与鉴定
因法氏囊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脾脏次之,自然感染IBDV的鸡群,在发病后的2—3d,取其法氏囊与脾脏作为病毒分离材料,经磨碎后,加生理盐水制成1.5∶10悬液,以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加入抗生素(如20000IU/mL的庆大霉素)作用1h后,经绒毛尿囊膜接种9—12日龄的SPE鸡胚,在37℃下培养4—6d后观察症状,发现被感染的鸡胚在3—5d死亡,胚体出血、水肿,被分离出来的IBDV可用作已知阳性血清,用来做中和试验鉴定。
4.2分子生物學诊断
常用的诊断方法有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其特点是特异快速、高度敏感,可用于检测血清和组织中的病毒,且可进行血型学分型,区分出疫苗毒株与强度。
4.3鉴别诊断
在诊断时,应注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别。
5.治疗技术
5.1紧急消毒
出现疫情以后,养殖场应当及时对鸡场进行严格封闭管理,及时筛选发病鸡群,分别进行隔离治疗。提高饲养环境,注意鸡舍内外的卫生,及时清理鸡舍中的粪便等排泄物,可以使用过氧化氢以及百毒杀等进行消毒,注意消毒时应保证全面覆盖,尽可能地消灭所有传染源,避免再次传染。
5.2药物和疫苗治疗
对于患病的鸡群,建议对每只鸡进行注射高免血清,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次0.3mL,每天1次,同时可以和黄芪多糖粉联用,持续5d左右。对于与患病鸡同住的鸡群,建议使用双倍量的中等毒力的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除此以外,还可以考虑在饮水中添加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5.3对症治疗
要保证病鸡有足够的饮水,可以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以及葡萄糖等,连续使用7d左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于脱水或者肾衰竭造成的不良影响。除此以外,还可以添加各类维生素,提高鸡群免疫力,从而提高抗病能力,降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率。
6.预防措施
6.1加强消毒
彻底做好环境消毒工作,保证鸡场各个角落的卫生,防止病毒通过人流、物流等途径传播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含氯消毒剂、氧化剂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和碘制剂对法氏囊病毒有较好的消毒作用,建议作为消毒首选。曾发生过本病的鸡场,在鸡出栏后使用三氯异氰尿酸粉或甲醛进行全舍密闭熏蒸消毒,空舍时间不低于20d,水线用8%的双氧水溶液浸泡过夜。所有外来车辆和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消毒后再允许进入,消毒剂选用0.5%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确保消毒水液面高于轮胎厚度,人员消毒时间不低于60s。鸡引入后每周不低于2 次的带鸡消毒,可选用稀碘溶液喷雾,也可使用0.1%地过硫酸氢钾。消毒是切断疾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
6.2引种检疫
养鸡场尽可能的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外界引入病鸡。如果需要引种,应当从正规的种禽场进行引种,并且要严格做好检疫工作,在引入后应当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隔离观察,多次确认健康以后,才可以混入鸡群。
6.3疫苗预防
疫苗预防是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首次免疫时间应在14—18日龄之间。如果因为病毒变异而致使免疫失败,可以使用分离的毒株制成灭活苗来进行免疫接种。此间需要注意选用中等毒力的疫苗,虽然对法氏囊有一定的损伤,但是其保护效果很好。
6.4提高母源抗体水平
如果母鸡的免疫接种效果好,可将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传给雏鸡,避免雏鸡的早期发病。成年鸡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时分别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囊油佐剂灭活苗,雏鸡可在刚出生时获得较多的母源抗体,在2—3周龄时免于该病。
7.结语
本病治疗应在发病早期进行,中后期治疗由于法氏囊已出现器质性病变,功能难以恢复,对后期影响很大,故本病治疗宜早不宜晚[3]。治疗药物首选抗体,临床使用较多的为病愈鸡的血清抗体和高免鸡的卵黄抗体,肌注使用,抗体进入体内后能及时中和感染的病毒,阻止疾病发展。
参考文献
[1]詹长虹。如何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J].兽医导刊,2016(09):70-71.
[2]邰有华。如何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J].中国禽业导刊,2018(19):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