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启示

2021-11-01邓晓虹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国际比较人口老龄化

邓晓虹

摘要:中国正处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国情,另外家庭结构日益缩小、医疗费用持续上升、养老保障落实困难等问题,引起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急剧增加。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人口老龄化;国际比较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我国老年人面领的失能风险也随着加大。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长期护理需求,长期护理保险不仅能够解决老年人自身护理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减缓社会压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我国起步尚晚,各方面政策和机构也尚未落实,相较于外国一些国家来说,我国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之中,并未实现普及化,但已在多个城市展开试点。如何构建长期护理保险是目前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全体人民关注的焦点所在。因此,本文立足于本国国情,通过研究国外三种典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式,为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思路及对策建议。

二、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状况

(一)英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英国是福利国家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典型代表。首先英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围绕着社区进行,以社区为中心建立老年护理院,在入住条件上做出限额规定,主要分为三类,即65岁以上的老年人、出院病人以及刚残疾的人员。英国护理服务供给方包括地方政府、私人组织以及志愿者三种,另外受助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现金补贴或者实物补贴。英国的护理保险制度具有福利性,具体制定与执行主要由国家管理,筹资也是由国家负责,具体为各地政府的财政补助,如果地方政府有条件还可以建立基本医疗信托基金(PCTs)。

(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日本是社会保险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典型代表。被保险人接受护理服务产生的所有费用均被纳入保障范围,另外提供专门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等多种服务形式。从参保对象上,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对象也比较广泛,把40岁以上的国民均纳入了其参保范围。从筹资方式来看,日本长期护理保险采用混合模式筹集资金,一方由政府出资,另一方由参保人自身负担,双方各占一半。日本长期护理服务基本由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提供,具体包括市级政府、非政府组织和营利机构等。而护理服务费由长期护理保险和参保人个人支付,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长期护理费用与日本公民的工资收入挂钩,根据收入情况的不同,公民所享受的减免政策也不相同。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着重解决受助人的实际护理需求,因此采用护理服务为主,现金补贴的方式仅占一小部分。

(三)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美国是商业保险型长期护理制度的典型代表。从参保范围来看,保障参保人接受长期护理所发生的费用,其中包括专业护理、日常护理和中级护理。总的来说,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比较完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涉及比较广泛,涵盖所有护理服务需求的参保人,这解决了大部分公民的护理需求。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与其他商业保险性质相同,作为一个特殊的保险产品,参保人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及个人意愿选择产品类型,由雇主及雇员合理承担保险费用,直接采用现金补偿作为待遇给付方式。另一方面是社会理疗保障系统,这一类型主要解决一小部分特殊人群的护理需求。该制度主要由两大组织机构运行负责,一是社会保障管理局,该机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主要管理老年社会残障保险,二是老年和残障健康保险计划与各州医疗援助自主服务中心,该机构主要对各州医疗援助中心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三、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启示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英国、日本和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顺利的实施都是以法律法規作为保障,执行做到法律先行。因此,我国在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前应该先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保证老年人护理权益顺利实现。

(二)明确制度保障对象

目前我国因试点地区不同,所覆盖的对象也存在差异。基于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我国可以以年龄为标准,建立特定人群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以年龄为标准既可以清晰划分保障对象,又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总体来看,满足老年人群体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更能保障社会稳定和谐。

(三)加强专业护理人才培养

目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低、护理人才少一直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护理机构少、环境差等因素也造成专业护理人员的流失,从而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加强专业护理人才培养,是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得到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进入这一行业的护理人员,更要加强对现有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德职匹配。

(四)多样化的服务给付方式

居家护理为主,社区和机构护理为辅的多样化服务给付方式将成为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关键所在。另外在给付方式上以实物给付作为优先选择形式。居家护理不仅能够节省成本避免一些医疗资源的浪费,也能更好地体现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社区和机构护理作为居家护理的补充,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护理需求。另外实物给付,包括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护理服务的提供,能够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为真正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现将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幸福晚年生活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迎熙.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状研究以及国际比较[J].劳动保障世界,2020(06):45+47.

[2]黑蕊泽,孔鑫鑫,郭思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财富时代,2019(12):72-73.

[3]康跃南.长期护理保险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5):217-218.

[4]刘晓雪,钟仁耀.长期护理保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04):93-101+163.

猜你喜欢

长期护理保险国际比较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探索
信用证欺诈及例外原则的比较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金融资产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启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研究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