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活动中的运动安全管理分析
2021-11-01童静
摘要:在幼儿教学中,户外活动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今后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度的体育户外活动,能够使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拓宽幼儿的视野并学习与掌握更多新的知识,提高身体素质。但是,受多元因素的影响,户外活动也是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事故频率最高的环节。因幼儿年龄较小,身体与心理均尚未发育完善,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工作。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活动;安全隐患
一、幼儿户外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
(一)安全教育问题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开展幼儿户外活动的主要目的,安全教育在其中至关重要。现阶段幼儿园所开展的安全教育工作,依旧停留在表面,教师只是教会幼儿了解哪些是危险物品,如何简单的保护自己,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也尚未重视幼儿的安全行为,应教会幼儿明确安全对生命的重要性。幼儿活动当中的安全教育,并非简单的口头教育以及某一方面的活动的教育,若要将安全教育的作用落实到实处,需要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 幼儿的安全意识。在幼儿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提醒幼儿哪些是危险行为,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并学会简单的处理措施。
(二)户外环境问题
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的过程中,若要保证幼儿的安全,良好的户外环境是重要的前提基础。但是,受多元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园尚未高度重视活动场地的建设,因活动场地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幼儿自由活动的需求。另外,因尚未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活动当地进行管理,活动场地具有一些小石子等危险物品。最后,若活动设备存在破损情况,或者过高以及棱角等问题,教师应给予相应的重视,考虑是否合适幼儿年龄段的小朋友,在游戏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危险。因户外活动当中的玩具有限,争抢问题是难免的,也会增加危险因素。例如,在玩滑梯时,若因争抢而大闹,极易使幼儿受到伤害。
(三)幼儿自身问题
因幼儿年龄较小,对于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并渴望参与其中,但是因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与阅历,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例如,幼儿会不加分辨的吃东西,甚至为了追求新鲜感,还会将东西放入自己的耳朵与鼻子里,这样的做法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若幼儿缺乏危险意识则会在无形中伤害自己。另外,再加上幼儿的好奇心相对较重,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更喜欢亲近自然进行户外玩耍,还会出现走散或走失的情况。
二、幼儿户外活动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危险、意外事故、伤害等概念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因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生活经验、教育因素有所不同,则会引起这种认知差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将安全的认知教育作为切入点,将安全概念的认知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若危险来临幼儿则会产生正确的认知,引导幼儿做出安全行为,达到规避危险的目的。另外,与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相结合,采取最佳的方法与形式。因幼儿正处于具有形象思维的阶段,教师可考虑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提高内容与形式的形象性,为幼儿概括抽象的内容,帮助幼儿全面了解与安全相关的内容。
(二)加强家校配合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参与活动之前认真清点人数,开展户外活动之前检查器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教师也可带来幼儿观察其他幼儿,在参与游戏时是否存在不安全行为。幼儿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可布置家校互动任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家长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与家长进行互动时,幼儿也应积极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
(三)培养安全意识
参与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放松身心,幼儿在趣味的游戏活动当中,学到相关安全常识,达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目的。在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为幼儿简单讲解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告诉幼儿怎样是安全的、怎样是危险的,哪些行为会伤害到自己,幼儿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提前有意识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幼儿參与活动时,教师应详细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若存在错误及时纠正消除安全隐患。活动后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总结,对于幼儿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总结其中的不安全行为。
(四)设置科学课程
幼儿教师在设置户外活动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思维特点,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与科学的游戏,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年龄相对较小的幼儿,则可以选择简单的游戏,单纯依靠工具即可,例如滑梯、推车等游戏。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可以选择规则相对较为复杂的游戏,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够考虑其中的安全问题。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情况制定游戏规则,提高活动规则的科学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因幼儿年龄较小,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并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在进行户外活动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安全行为。因此,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大力配备,结合幼儿的具体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科学管理措施,根据幼儿参与户外活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一定的参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根本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幼儿在户外运动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疫情期间幼儿园开展特殊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小手总动员,乐趣生活化”[A].马玲.第二届张雪门教育思想研讨会[C].2020
[2].探究教师介入幼儿建构游戏的时机和策略——以户外建构游戏材料为例[J].谢志清,张雪梅.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3].回归儿童教育理念下种植活动的实践与思考[A].叶英.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六期“成陶开讲”暨首届“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中青年教师报告会论文集[C].2020
作者简介:童静(1972-1-26)女,民族:汉籍贯:湖北省武汉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小教高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