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探析

2021-11-01刘婧婧王文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一流资产图书馆

刘婧婧, 王文君

(山东大学a.图书馆;b.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济南 250100)

0 引 言

高校图书馆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着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高校图书馆资产作为图书馆职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效能的发挥。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高校图书馆财政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图书馆资产软硬件设施的总量和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现行图书馆资产管理模式已无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1-2]。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如何管好、用好高校图书馆资产,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1 高校图书馆资产类型

高校国有资产有6 种表现形式,即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其中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 年,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 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以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1 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固定资产的一般分类如图1 所示)。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图1 高校固定资产的一般分类

高校图书馆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按照资产是否有实体形态可分为图书馆有形资产和图书馆无形资产(见图2)。具体分类如图。

图2 高校图书馆资产的分类

2 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现状

高校图书馆是系统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和传递各类文献资源,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文献资源获取服务的专门机构,是学校的学术信息资源中心。通过调查和分析研究,总结目前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图书馆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1)领导对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高校图书馆领导平日工作繁忙,主要统筹馆内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而忽视了对具体图书馆资产管理工作的详细认知,对馆内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关系,无形资产的内涵、意义、特征和范围了解甚微,甚至为了减轻工作负担,并未开展无形资产的实质性管理,对图书馆资产的固定资产管理尤其是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由此督促管理人员就加强和提升图书馆资产业务的培训工作不足,造成管理人员对图书馆资产相关知识和管理技能欠缺,忽视资产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3]。

(3)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图书馆无形资产为非实物与非货币形式存在的具有特殊价值的资产,不仅能为图书馆的主体职能提供关键的支撑作用,还能保障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图书馆有形资产利用率的提高。由于图书馆无形资产的虚拟性特征,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范围把握不准确,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不到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隐形流失。

2.2 图书馆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国家和高校层面大都制定了资产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或管理制度,但是缺少基于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大多数高校现行管理制度多流于形式,系统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难于落实,且有关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更是少见,对图书馆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有限。尽管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为了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制定了图书借阅管理和损坏赔偿等配套制度,但此类制度仅能保证图书馆在节约流通层面的规范运行,并不能指导图书本身这项资产的管理工作[6]。没有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机制和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缺乏必要完善的资产使用和管理职责挂钩的内部控制责任体系,图书馆资产管理难免出现混乱状态。

2.3 图书馆资产利用效率不高

经调查,部分高校图书馆呈现出“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投入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使用轻效益”。部分高校盲目追求规模,图书馆资产从采购环节就未做好论证工作,只注重短期需要,或只为了“藏书而藏书”,忽视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由此导致部分资产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造成图书馆资产利用效率低下。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的欠缺更是对国有资产的隐性贬值。

2.4 图书馆资产专业管理人才不足

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员并不具有资产管理相关专业背景,常由办公室主任兼职或交由非事业编制人员担任,由于缺少明确的责任管理体制和机制,图书馆资产管理员对图书馆资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并不清楚,也未将资产管理作为日常工作重点推进实施。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图书馆资产数量与日俱增,种类更加多元化,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图书馆资产管理效能将很难充分发挥,也容易出现账实不符、资产流失和损坏的现象。

2.5 图书馆资产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化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利器,借势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的智能化和集约化管理势在必行。现行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多以手工操作为主,或仅建立了简单的孤岛式管理系统,日常采购、建账、变动、处置等程序烦琐,工作量大,如工作人员对图书馆资产特征登记不够详细,档案保存不够完整,变动数据记录不够仔细,势必会导致资产盘点困难[7]。特别是资产管理员变更时,很难将每一项资产详细情况进行完整、准确地交接,不仅增加了资产工作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资产管理效率和效益也不高。

2.6 图书馆资产日常自查监管体系缺失

图书馆资产资源数量大、种类多,大部分高校只有在接到资产盘点任务通知时才组织资产清查,且资产清查的重点往往只注重仪器设备、家具和房屋类固定资产,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类资产要求不严,更是忽视了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盘点。多数高校图书馆并未建立日常自查监管体系,也未将资产管理水平与个人绩效或职务职称评聘挂钩,因此容易出现盘点工作推动困难,出现问题解决困难,盘点结果不甚理想的局面。加之高校图书馆为了丰富馆藏,从社会人士和部分企业接受捐赠的图书、家具等资产,因缺乏严格的日常管理程序,没有及时入账或漏入账,使本应纳入资产管理体系的资产游离于账外,造成账实不符,盘查困难。

2.7 图书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

高校图书馆资产购置多为国家财政拨款,主管部门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认识度比较低,对资产存量、变动、使用情况了解甚微。资产配置时领导考虑最多的是部门资源总量,认为争取到的投资越多越有利于部门发展,而忽视了新增资产的预算投资效益及存量资产的共享使用效益,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率形式化严重,缺少配置的实用性、前瞻性及效益分析,“重购置,轻管理”现象普遍,往往导致资产重复购置、盲目购置,造成国有资产闲置浪费。

3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策略

3.1 加强图书馆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资产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图书馆资产作为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职能发挥的核心载体,是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统筹协调全校文献情报工作及社会服务的支撑条件。图书馆从业人员应加强对图书馆资产内涵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强化对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深化图书馆资产对高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社会服务的功能性理解[8],才能从“资产人”的视角开展工作,主动学习,积极创新,从图书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规范管理和使用,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在学习科学家探究案例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射线杀死大鼠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后免疫功能完全丧失,说明了什么?第一、第二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什么?②根据第三、第四组实验,说明了抗体是谁产生的?③综合小鼠实验组的3组实验,证明了什么?

3.2 完善图书馆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 号)第七章第三十七条规定[9],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图书馆应建立与高校事业发展相适配的图书馆资产管理制度,以保障资产配置、管理、使用和处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指导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可持续运行,避免国有资产浪费、流失。

(1)建立图书馆资产归口管理制度。加强图书馆资产统筹管理和顶层设计,必须根据资产类别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指定分管负责人,设立资产管理员,落实管理责任人,从制度层面明确图书馆资产的管理范围、管理职责、管理方式、考评模式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由此,处理资产相关工作时便会有条不紊、程序明确、责任明晰,出现问题时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资产管理工作更规范、更高效。

(2)建立图书馆资产全面动态管理制度。信息化作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应纳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体系中。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将图书馆资产管理的全流程业务系统进行耦合衔接,打破“信息孤岛”[10-11],协同信息办、网络中心、人事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管理部门,将图书馆资产人员、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算管理联通互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业务有机整合,资产实时动态监管,审核审批节点实时追踪,提高了图书馆资产管理服务效能及资产现代化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3)建立图书馆固定资产清查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9]。年度结束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高校图书馆应贯彻落实国家部委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情,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图书馆资产进行盘点,及时更新资产使用状态、使用人、存放地等信息,以保证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对长期闲置的图书馆资产进行合理调配,定期检修和维保,以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4)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是构成图书馆资产的两个重要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图书馆无形资产因以非实体形式存在,容易被管理者忽视。图书馆无形资产既可促进有形资产提升,还可为有形资产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12]。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将无形资产构成、建账、管理、使用、处置、评估、收入等内容纳入其中,为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程序,防止国有资产隐形流失。

(5)建立图书馆资产监督考核制度。监督考核制度不仅能保障图书馆资产管理的规范性,还能调动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3]。建立图书馆资产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制度,将资产管理情况,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考核评价体系,正向激励和引导全员参与资产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主动学习资产管理业务知识,及时高效处理资产管理相关业务的主观能动性,以保障图书馆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提升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3 构建图书馆资产共享共用管理机制

图书馆资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图书馆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基础,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目的,以使用效益为核心的图书馆资产共享管理体系和共用管理机制,比如将高校图书馆资源纳入国家级或省级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图书馆公共空间使用功能,构建学科交叉融合读书交流区等,可将图书馆的“死”资产变成“活”资源,有效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作用。

3.4 强化图书馆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相融合

将图书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能够从预算源头对资产进行规划,科学控制增量,有效配置存量,促进单位间资产协调利用与共享,减少资产闲置、浪费,避免资产流失。图书馆资产管理应在确保资产存量数据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坚持资产增量与存量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资产配置运算的可操行;坚持事务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严格资产配置标准,科学编制预算,加强资产配置论证,减少资产重复或超标配置;根据单位履职情况与事业单位发展需求,坚持安全完整与注重绩效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审核审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图书馆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图书馆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纳入全过程规范和动态监管体系,将各项资产业务与日常管理有机衔接,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14-15]。

3.5 建立图书馆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图书馆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图书馆对国有资产有计划地开展配置、使用、处置、评估、考核、监督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做好图书馆资产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及智能化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切合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的长效管理机制[16],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将图书馆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机制、共享机制、考核机制、监管机制、创新机制与教育机制有机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口径地管好用好图书馆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好地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

4 结 语

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科学研究的学术信息资源及情报数据中心。“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资产管理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借势信息化,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创新管理方式,探索管理模式,以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

猜你喜欢

双一流资产图书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图书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去图书馆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