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清廉留给子孙
——“四知先生” 杨震
2021-11-01撰文马佳
撰文/马佳
△潼关杨震廉政博物馆前的杨震塑像 行向辉 摄
翻开《习近平讲故事》一书,开篇第一讲,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
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弘农华阴(今陕西潼关)人。自幼勤奋好学,跟随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向学,以教育为己任,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有弟子三千,多成栋梁之才,被人尊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 “关西夫子”。杨震前半生拒绝做官,直到50岁时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才开始步入仕途,开启他另一段经世治国的人生,后来位至三公。“清白吏”是他身上最耀眼的标签。
杨震一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就是他“四知拒金”的故事,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时送给杨震。杨震断然拒绝:“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驳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愧而出”。“四知拒金”的故事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了史册《后汉书•杨震传》,从此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千古流传,而杨震因其“暮夜却金”的高风亮节被后人尊称其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杨震廉政博物馆全景 行向辉 摄
馆内杨震坐像 省妇联供图
杨震墓 省妇联供图
杨震不仅德行高洁,洁身自好,入仕之后更是恪尽职守,秉公办事,选贤任能,勤政廉洁。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直谏,铁骨铮铮。《后汉书•杨震列传》中大量的奏疏,铿锵有力地诉说杨震的刚正不阿与疾恶如仇,即使今天读来也令人拍案、让人振奋。
杨震“四知遗风”的精神感染了参观学习的每一人陈昕 摄
杨震故里潼关牌楼 省妇联供图
杨震因为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而得罪权贵。东汉延光三年(124年),杨震受奸佞宦官樊丰所诬,先被罢免,后又被送归原籍。《后汉书•杨震传》记载: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忽设祭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一代清廉忠直之臣临终特意留下遗嘱:死后只用杂木为棺,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即可,不归葬所,不设祭祠。一年后汉顺帝刘保即位,奸宦樊丰等伏诛,文武大臣纷纷申诉杨震的冤情,称赞杨震的忠诚,汉顺帝下诏为杨震平反,并以礼将杨震重新改葬于华阴潼亭。杨震用生命悲壮地践行了“清白吏”的精神,表现出崇高的人格和气节。
杨震廉政博物馆四知堂外景 省妇联供图
杨震对外为国为民奉献一生,对内治家严谨清白传人,虽身为高官但家风如荷,子孙布衣素食,生活俭朴。经常有人劝他广置田产留给子孙,他却认为让后世人都称子孙为“清白吏”就是留给子孙最丰厚的遗产。他的后人繁衍迁徙,足迹遍布全国。但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迁,他们大都谨遵祖训,恪守家规,清白传家。杨震的“四知遗风”对整个杨氏家族产生了深远影响,杨姓后裔活跃在中华民族的舞台上,其文韬武略,载入史册者,历代不乏其人,成为一个光彩夺目的大家族。迁徙各地的杨氏家族把“四知堂”“清白堂”“弘农堂”带到了海内外各地,如浙江、福建、广东甚至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都有杨氏后人为纪念杨震所建的祠堂,杨震精神早已超越了国界。
在杨震的家乡,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四知”清官,并将他“清廉为官”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建立了杨震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杨震博物馆被陕西省纪委命名为全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目前是全国唯一规模最大、展示廉政人物最多、文化内容最丰富的培养社会崇廉守正的主阵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了服务平台,在弘扬廉政文化、培养崇廉守正风气、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7年1月6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杨震的故事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把清廉留给子孙,正是为了说明觉悟对一个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重要意义,觉悟是检验一个人思想品质的“试金石”。激励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把自己清正廉洁的高尚人品留给子孙后代,这是一份比财物更为丰厚珍贵的遗产,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并在新时代彰显出璀璨的时代价值,历久弥新,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