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复外大街与《李自成》的相伴
2021-10-31方继孝
方继孝
姚雪垠住进复外大街22号楼大约是在1980年前后。因为这座楼是1979年才竣工的。1981年3月25日,姚雪垠致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信,留下的住家地址是:复外大街22号楼2门10号。
1975年10月19日,姚雪垠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长信,汇报了《李自成》第二卷已经在一年前完成了初稿,还汇报了他的年龄,写作计划和愿望,以及以后工作的艰巨。这封信经宋一平转给胡乔木,再经胡乔木,请邓小平送到毛泽东的手里。11月2日,毛主席在患严重眼疾的情况下,在胡乔木说明情况的信上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
1975年12月,姚雪垠从湖北武汉来京借住在幸福一村中青社宿舍,集中精力,抓紧时间,为第二卷稿子的出版进行推敲修改。1976年初夏,姚雪垠终于完成了《李自成》第二卷的改定。1977年,《李自成》第二卷和第一卷修订本相继出版。不久,姚雪垠正式调来北京;1979年复外大街的高干楼竣工,姚雪垠搬进22号楼2门10号,从此安身立命,安心创作,完成《李自成》系列,直到生命的终结。
一
姚雪垠原名姚冠三,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邓县姚家寨,因属“冠”字辈,排行第三,故名。父亲上过开封优级师范。姚雪垠9岁那年,土匪攻破寨子,姚家房屋和衣物都被烧光,从此随父母逃到邓县城内居住。在县城里,先读了一年多私塾,又上了三年教会办的高等小学,背诵过大量古文并习作文言。1924年小学毕业后,去信阳上中学。1929年夏,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与此同时,在《河南日报》副刊用“雪痕”的笔名发表处女作《两个孤坟》和其他作品,这些小说写了下层劳动者受封建势力迫害致死的悲惨故事,表现了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1931年暑假,因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政治斗争而被捕,学校当局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的罪名开除姚雪垠。
他离开河南来到北平,住在沙滩附近的一家小公寓。在北平期间,常常到北平图书馆看书。从“九·一八”到抗战爆发,姚雪垠有时住在北平,有时回到河南。1933年,同朋友开了个小书店,叫大陆书店,出版刊物《今日》。1936 年曾收集家乡口语,编为《南阳语汇》。 1937年8月,从北平辗转来到开封,准备去延安,因听从了刚从日本回来的王阑西和河南大学任教的嵇文甫、范文澜的 建议,没有去延安,他们建议办一个刊物,由姚雪垠、嵇文甫、王阑西任主编,刊物名称《风雨》(周刊),取风雨同舟之义。
这个刊物,在当时起了相当好的影响,不久就由中共河南地下省委直接领导。台儿庄战役后,曾以《风雨》周刊主编和全民通讯社记者的身份,赴徐州前线采访,随后写成书简体报告文学《战地书简》。另外还写了两个短篇小说《白龙港》《差半车麦秸》寄给茅盾主编,刊登在香港出版的《文艺阵地》上。《差半车麦秸》发表后,在国内引起相当重视,由叶君健译为英文,随后又有几种文字译本。
小说所以受到文学界的重視原因之一,是成功地运用活泼生动的群众口语,写出了农民在抗战中的觉醒与变化。武汉沦陷后,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撤退到襄樊,将后方留守处设在均县。中共地下党与李宗仁合作,成立以钱俊瑞、曹荻秋、胡绳为领导的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
1938年底,姚雪垠参加了文化工作委员会,被派到均县留守处,从事抗日的进步文化活动。1939 年起,姚雪垠在辗转鄂、皖、蜀等地的过程中,以主要精力创作中长篇小说,写有《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新苗》《重逢》等。这些作品多以抗战初期知识青年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为题材,写出了年轻一代高昂的救国热情,并从侧面触及了国民党军政机构的黑暗腐败与地方封建势力的猖獗,揭示了抗战阵营内部的复杂斗争。
1943年初,到重庆,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及创作研究部部长。
在重庆期间,《春暖花开的时候》分三册出版,在当时被认为是畅销书。1945年初,离开重庆,到东北大学(当时迁到 四川三台)任副教授。抗战胜利前后,姚雪垠转向故乡与童年的题材,完成了自传性长篇小说《长夜》,并写了《我的老祖母》《外祖母的命运》《大嫂》等一组散文。《长夜》以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豫西山区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李水沫这支土匪队伍的传奇式的生活,塑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强人”形象,真实有力地揭示出许多农民在破产和饥饿的绝境中,沦为盗贼的社会根源,同时也表现了他们身上蕴藏着反抗恶势力的巨大潜在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姚雪垠在上海还写了记述爱国科学家的传记文学《记卢镕轩》和短篇小说《人性的恢复》等。1948 年后,先是在浦东的高行农业学校教语文,继在上海私立大夏大学任教授,后兼任副教务长和代理文学院院长。此间,姚雪垠对明史产生了兴趣,先后发表了《论石敬瑭式的政权》《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
姚雪垠 1981 年致中科院图书馆信封
姚雪垠 1981 年致中科院图书馆书札
除此,还有两部未完成的稿子,一篇《明代的特务政治》,通过写这篇稿子,进一步了解了明朝历代皇帝统治臣民的一种唐、宋所无的特殊手段。另一篇是《崇祯皇帝》,当时他写作的目的是想弄明白明朝中叶以后各代皇帝的政治生活,一则考察崇祯所承继的历史包袱,二则探索他的悲剧性格形成的诸种因素。以上的研究写作,为他后来创作《李自成》准备了条件。
《李自成》第一、二卷相继出版后,许多读者喜欢姚雪垠对于崇祯性格的塑造,这与他 1948年住在浦东乡下时的研究分不开的。
二
上海解放后,姚雪垠仍在私立大夏大学教书。对于以后是教书还是继续搞创作,他费了差不多一年的考虑,终于决心继续搞创作。1951年,姚雪垠去浙东参加土改,因不懂当地语言,无法了解风土人情,于是萌生返豫之念。这年夏天,华东师大正要成立的时候,他怀着一些创作宿愿和希望故乡河南从事专业创作。1953 年夏天,中南地区作家协会成立,转到中南作协,迁居武汉。除写了少量报告文学、短篇小说、 散文、杂感外,创作上处于苦闷的时期,只在1950年代中期发表了《试论〈儒林外史〉的思想性》《现实主义问题讨论中的一点质疑》等论文。
1956 年,他终于完成了一部长篇小 说《捕虎记》。写的是一个面粉厂的老工人,技术好,但思想保守,他的年轻徒弟,技术较差,但有革新精神,这矛盾被一个潜藏的敌人利用,影响了生产。后来敌人被揭露,师徒携手搞革新,做出了成绩。这部小说已经与作家出版社签了合同,即将发排,因反右斗争开始而停止了。就在创作与时运遭受双重打击中,他开始暗中写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姚雪垠在创作《李自成》时,因为戴着“右派帽子”,并没有料到能有出版机会。自1957年10月开始动笔写,到第二年 8 月下放到东西湖监督劳动,已经写完第一卷,并将第二卷写了开头一部分。
1960 年国庆节,姚雪垠被摘掉“右派”帽子,分配到武汉市文联。在向当时的文联领导汇报创作情况时,姚雪垠谈到了创作《李自成》的情况,并拿出初稿请领导审阅。迅即得到领导的支持,在半年的时间里,顺利将第一卷整理出来。1961年秋,稿子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立即同意出版。1963 年第一卷出版。
第一卷所写的故事发生在崇祯十一年冬天到次年夏天。当时农民战争处于低潮。李自成在潼关附近陷于明军包围,经过英勇战斗,全军覆没,妻女俱失,突围出来时只剩下18个人。但他立刻在商洛山中积极经营,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重整旗鼓,与突围的高夫人胜利会师,并推动张献忠重新起义,把农民革命战争推向新的高潮。在这一卷中,也写了明清的一次战争,以及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对清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尖锐斗争。
《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后,很快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影响。第一次印了 10 万册,不到半年又加印10万册。1964至1965年又扩大印数。姚雪垠的大名已然是国人皆知了。
第一卷的成功,更加增强了姚雪垠的创作激情。1965年,第二卷大部分初稿已经完成。1966年8月上旬,正当有人要批判“大毒草”《李自成》的时候,党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王任重列席。毛泽东对王任重说:“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我看过一半,写得不错。你告诉武汉市委,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第二天早晨,王任重打电话给当时的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宋侃夫,将毛泽东的指示传达给他。因为在关键时刻有了毛泽东的指示,才得以继续《李自成》第二卷的写作。1972 年,第二卷其余部分的补写完成。
1977年,第二卷及第一卷修订本共五册先后出版。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1978年后,姚雪垠当选为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 省文联主席。1980 年,姚雪垠已经70岁,工作效率比往年低得多了。但他笔耕不辍,终于在1981年,第三卷出版。同年 12 月,姚雪垠在古稀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
《李自成》是“长河式”的小说,从崇祯十一年写起,全面地反映明末李自成起义由困厄转到兴盛,复由胜利走向失败这一历史悲剧的发展过程。已出版的前3卷共8册,以230 万字的篇幅,着重展示了李自成从困境中奋斗,达到鼎盛,却又在鼎盛期内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埋下后来失败的种子。作品不仅着力描绘了农民军和明王朝之间这场生死大搏斗,而且写出了当时十分激烈地进行着的民族战争,还写出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几支义军之间的矛盾,李自成部隊内在的矛盾,写出了明末社会上各个阶级、阶层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农民大起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变化。人物从帝王、后妃、百官,到义军将领、战士、各类市民、穷苦百姓,乃至清方首领与文臣武将。地域从西北高原、中州重镇、北京城内到僻远山村、关外城池。场面从战地厮杀、牢狱交锋、密室定计、边寨平叛,到宫廷宴饮、相府风光、京城灯市、军中婚礼,笔墨无不触及。
《李自成》创造了崇祯、李自成、张献忠、郝摇旗、李信、袁时中、慧梅、洪承畴、杨嗣昌等一系列性格或遭遇都相当复杂的典型形象──其中有许多是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不但主人公李自成扮演着大悲剧的主要角色,连他手下的一些人物,如李信、宋献策、田见秀等,其经历也都有很深的悲剧意味。整部《李自成》,就是由大大小小许多历史悲剧组成的。它们相互交织,构成明末社会壮阔复杂的背景,使整个作品洋溢着悲壮或悲凉的历史气氛,具有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思想艺术力量。
《李自成》一书是姚雪垠在30余年中陆续创作完成的,其间难免有文思不属之处,若干笔墨还有失之拖沓或现代化等缺点。按照姚雪垠的计划,待全书完成后,将统一再作修改,最后定稿。从 1981年3月,他致信中科院图书馆,请代为复印杨嗣昌的《杨文弱文集》,可以确定,他在第三卷出版后,已经开始做修订的准备了。然而,1999年4月,姚雪垠以 89 岁高龄辞世,只留给了人们由他本人在病榻上口述,再由家人整理完成的《李自成》第四、五卷(出版于 1999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