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神陈爱莲

2021-10-31王九月

北京纪事 2021年10期
关键词:舞蹈家艺术团爱人

王九月

2021年年底,舞蹈家陈爱莲已离开我们快一年的时间。回溯这位舞神大咖的一生,人们无法忘记她的舞蹈技艺和活力曼妙。

艰辛岁月:

孤儿院走出的舞蹈家

1939年,陈爱莲出生在上海,命运多舛,10岁时父母病故,陈爱莲成为孤儿,进入上海一心孤儿院。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员班到上海招生,在孤儿院里选中了13岁的陈爱莲。

由于珍惜学习机会,刻苦训练,陈爱莲很快崭露头角,在经过两年的学员班生活后,陈爱莲考入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1957年,她参加全国文艺调演,进中南海,坐在第一排和毛主席合影,内心充满崇高感。1959年,陈爱莲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同年主演中国第一部芭蕾舞与中国舞蹈相结合的舞剧《鱼美人》而一举成名。1962年她代表中国参加在芬兰举办的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一次获得4枚金质奖章。

作为那时中国最年轻的舞蹈家之一,陈爱莲正当事业的黄金期。“文革”风暴袭来,这场浩劫给事业如日中天的陈爱莲和家人带来灭顶之灾,她的爱人著名舞蹈家杨宗光因不堪忍受迫害卧轨自杀。而陈爱莲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开始了种田、耕地……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对于艺术家,苦难往往是难得的财富。陈爱莲的艺术梦想从未泯灭,她在坚韧蛰伏,蓄势待发。她锲而不舍的执着终于迎来艺术的春天。

辉煌成就,暖暖的爱

20世纪80年代,为了舞蹈事业更好地发展,就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蹈家陈爱莲,毅然率先响应国务院关于文艺体制改革的号召,停薪留职成立文化部第一个民营的艺术团——陈爱莲艺术团。她开始走南闯北式的跑“江湖”演出生涯,爱人魏道凝全力支持她,资金少、人手不够,到了一個剧场以后,陈团长、魏经理和大家一起当清洁工,全部打扫干净了以后,再当装卸工,装台、扛箱子,一场场艰苦卓绝的巡回演出之后,陈爱莲的艺术事业终于再次渐入佳境。陈爱莲舞蹈艺术团受邀演出走遍十几个国家,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

1995年,陈爱莲响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在北京创建国内第一家以舞蹈家名字命名的艺术学校——陈爱莲舞蹈学校。至今20年来,她把全部精力、财力投入办学。她变卖财产,拿出全部积蓄,甚至最艰难时把女儿的嫁妆也给花光,用于建校舍,购置教学设备,为国家培养千余名优秀舞蹈人才。她帮助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圆梦艺术殿堂的故事,在艺术界广为传颂。她对学生的疼爱甚至曾令亲生女儿吃醋神伤,身为舞蹈家、艺术教育家的女儿,面临“母爱被瓜分”的现状啊。

心中永远的林妹妹

陈爱莲和爱人魏道凝风雨同舟几十年,相濡以沫,恩爱如初。当年,她是著名舞蹈家,他是二级钳工,很多人曾经不看好她们的爱情,陈爱莲看重的是魏先生的诗书才华,和忠厚正直,她说,“真爱,和物质无关。”历经岁月情更浓,在事业上,她被视为美丽优雅的女强人、成就卓著的舞蹈家,而在家里,她是一位温柔体贴的好妻子、好母亲,她从不会因事业忽略家庭。在外演出,都会有老伴陪在身边,偶尔不忙时,还会一起去爬山。居家的时候,她俏皮活泼,小鸟依人,虽曾遭遇诸多人生坎坷,但她始终是阳光、快乐、坚强的女人。

在先生魏道凝的眼里,她永远青春依旧,曼妙如昔,她的顽强、执着感染着他,先生说,“我是她一生一世的粉丝”,珍爱之情溢于言表。60余年舞蹈人生如白驹过隙,心似晨阳,面如朝花,青春不老。顾盼之间,长绸纷飞的《黛玉葬花》,让所有人都无法忘却这位翩若惊鸿的舞者。

猜你喜欢

舞蹈家艺术团爱人
毛小熊想当舞蹈家
“金钟之星”艺术团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澳大利亚 堪培拉 百岁舞蹈家
舞蹈家
我的爱人
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
爱人就是爱自己
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
“心连心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