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打祝家庄》:古为今用的经典名剧

2021-10-31张永和

北京纪事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京剧院武生宋江

张永和

《三打祝家庄》里的唯物辩证法

在延安诞生的第一部新编历史剧是《逼上梁山》。 1943年末、1944年初,由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俱乐部创作演出了新编历史京剧《逼上梁山》,在延安干部和群众当中,取得了轰动一时的效应,并且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当这出戏演出以后,延安平剧研究院的同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鼓励,各个摩拳擦掌、斗志倍增,准备也创造一个轰动剧目来媲美。恰巧延安平剧院研究室的任桂林同志,就在此时得到了一本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矛盾论》的小册子。看到了如下的一段话:

“《水浒传》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

延安平剧研究院的同志深刻领悟在毛泽东同志这段话里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真谛,由当时兼院长的刘芝明同志直接领导,发动全院的创作人员参加,并邀请八路军将领陈赓、刘宁一和齐燕铭等在军事或戏曲方面修养有素的专家,出主意、提建议,群策群力、反复切磋,并由任桂林、魏晨旭、李纶三同志执笔,集体创作了这出新编历史故事剧《三打祝家庄》。

京剧《三打祝家庄》这出戏取材于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46至50回。 描写梁山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攻打地主武装盘踞的祝家庄,由于贸然进攻,不明地势而失利,秦明、黄信等农民军头领被擒,宋江等被困盘陀路,险些全军覆没,幸赖石秀向导始得脱险。第二次攻打祝家庄,先派石秀探明盘陀路的奥秘,并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争取了李应的李家庄,和扈太公的扈家庄,打破了三庄联盟,孤立了祝家庄。但最终因为祝家庄城高沟深、易守难攻,水泊梁山的义军只靠猛冲猛打很难取得胜利,第二次攻打祝家庄又遭到失败。这时宋江考虑到:只有里应外合,始能打破防守严密的祝家庄。恰恰这时孙立携家眷及朋友来投,便设巧计:使孙立、孙新、乐和、顾大嫂等假意投靠祝家庄教师栾廷玉,从而打入祝家庄作为内应。在第三次进兵祝家庄时,孙立等与庄外的宋江里应外合,乐和智锄祝小三,又有钟离父子等庄民相助 ,救出被擒众好汉,宋江终于大获全胜,攻克了祝家庄。

京剧《三打祝家庄》虽然根据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但和原作又有许多不同处:京剧删掉了原小说中的时迁偷鸡、李逵洗劫扈家庄、吴用智赚李应上梁山等无用且有损梁山好汉形象的情节。同时吸收了昆曲剧目《扈家庄》和《石秀探庄》等剧中一些精湛的表演艺术。

京剧《三打祝家庄》

当时的演出本,三幕四十二场,分上下两集,演两个晚會。“一打”“二打”,演一个晚会,“三打”自演一个晚会。从策略斗争的角度,描写梁山农民起义军总结战争失利的教训,摸索出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分化敌人,里应外合等经验,终于大获全胜。塑造了农民革命领袖宋江及众梁山好汉的英雄群象,表现了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智慧,突出了战略思想,成为划时代的新型剧目。1944年抗日战争即将转入全面反攻阶段,解放区军民面临着夺取敌占城市的重要战略任务。这出戏的创作演出于1945年2月22日,正值这一年的春节,这个桥段正适应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体现了毛泽东“推陈出新”的文艺思想。同时该剧又有高度的艺术性、戏剧性和欣赏性,虽然是一出新编历史剧,但遵循了传统京剧的编、演规律:唱做念打齐备,文武昆乱不挡;剧中老生、武生、花脸、文武丑、武旦、武净均有出色的舞台呈现,行当的齐全给观众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阵容豪华的历史名剧

京剧《三打祝家庄》 在延安公演,由王一达、魏静生任执行导演,延安平剧院的演职员们参加了演出。张一然演宋江、魏静生演石秀、王一达演乐和、阿甲演钟离老人、赵荣美演孙立、孙震演孙新 、牛树新演顾大嫂、萧甲演扈三娘、赵魁英演祝小三、 王振武演乐大娘子、张梦庚演李妈、刘涌汉演祝朝奉、薛恩厚演扈太公,其他王洪宝、任均、袁广和、许万恒、张洪春、吴瑜、齐秀林、韩洪涛等同志都参加了演出,担任比较重要的角色。

京剧《三打祝家庄》在延安公演以后,立即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赞扬。连演两个月,70余场盛演不衰,成为继新编历史京剧《逼上梁山》之后,又一产生轰动效应的名剧。演出受到了毛泽东的重视,他看了这个戏的演出后,给延安平剧研究院写信,称赞这个戏很有教育意义,并给予此剧“创造成功,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的极高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该剧原作者李纶、任桂林、魏晨旭对此剧剧本进行了压缩精炼,成为一个晚会的演出节目。中国京剧院建院前,中国京剧团便以强大的演员阵容排演该剧,又一次轰动首都剧坛。不但成了中国京剧团以至后来的中国(国家)京剧院的优秀保留传统剧目,而且也成为北京以外的许多京剧院团屡演不衰的剧目。20世纪50年代,我看过许多剧团演出的这出戏。由于这出戏的内容新,主题好,特别是该剧具有强烈的戏剧冲动,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所以这出戏成为许多剧团的吃饭戏。我最初看的是新兴京剧团在北京大栅栏庆乐戏院演出的这出戏。这个剧团是以灯光、布景、彩头著称的。这出戏无论是布景、灯光都是精心制作的,在演员方面也排出了最坚强的阵容。著名武生常长生扮演石秀、著名老生高元昇扮演宋江、安舒元扮演钟离老人,郝派名净王永昌扮演栾廷玉。彩头班不以彩头取胜而与塑造人物为着力点,因而赢得观众的赞赏。

我还在前门外粮食店儿的中和戏院,看过来京巡演的河北省京剧团演出的该剧。演员阵容极强:老生艺术家贯盛习饰演宋江,当下已是京邦艺术家的裴艳玲的老师,后来成为她丈夫的著名武生表演艺术家郭景春饰演石秀。安荣卿的扈三娘、邹鸣述的李逵、陈茂林的晁盖。这一堂演员可是响当当的,贯盛习嗓子好,响亮高亢,唱几句,真有谭余的味道。而郭景春身手漂亮、干净利落,至今六七十年过去了,想起来我还有极深的印象。

当然演出最精彩的还是中国(国家)京剧院。最初我看这出戏时因为年龄还小,印象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当时的顾大嫂是云燕铭扮演的。那时,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忆兰还没有改唱评剧,而由她扮演和云燕铭演对手戏的李妈。两个人念白爽利清楚,字字入耳,所以给我的印象很深。

1959年,为纪念建国10周年,中国(国家)京剧院再一次复排这出《三打祝家庄》。首先在剧本上邀请剧作者把全剧压缩成13场, 使该剧更加精炼集中、富有鲜明的风格,同时排出最强大的演员阵容。 阿甲和李紫贵两个大导演执导,著名高派老生艺术家李和曾演宋江、著名武生艺术家张云溪演石秀、著名叶派武丑表演艺术家张春华演乐和。还有高玉倩演顾大嫂、景荣庆演李逵、叶盛长演钟离老人、张元智演孙立、方荣慈演祝小三,曹世才演祝老五……这一堂人在当时的京剧舞台上都是十分难得的人才。

当时由于这个戏太好了,我一共看了数次,其中还有个小插曲,有一次我去看这出戏,因为年深日久,忘了什么原因了。那天演出扮演石秀的是小生表演艺术家叶盛兰。它的特点是人物刻画鲜明极了,不但嗓子好,而且基本功特别扎实。在石秀碰到祝彪的时候,两个人双枪并举,上下翻飞,风雨不透。那天扮演祝彪的是著名武生周瑛鹏,功夫也是十分了得。但叶盛兰手里头、脚底下没有丝毫输给这个名武生。我们知道,叶先生是高度近视, 摘下眼镜是模糊一片。但就仗着他基本功太强了,手里头、脚底下都有准尺寸,尽管打得那么激烈,可还是打了一个丝丝入扣,一点错都出不了,真不得不令人佩服,因此台下是掌声一片。

老剧新生

1995年,中国京剧院为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50周年,再一次选择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组成最佳阵容,使这出脍炙人口的名剧再度呈现于京剧舞台。当时年过花甲已经古稀的老演员就有张春华、云燕铭、景荣庆、曹世才、方荣慈,赵永泉等。老将个个宝刀不老,人人生龙活虎。一些中年演员,孙岳演宋江、袁国林演孙新、石长英演钟离老人、刘学钦演孙立。这些演员,或唱工、或做表、或武打,均出色当行。当时的青年武生演员赵永伟,由74岁的著名武生表演艺术家张云溪亲自授艺扮演石秀。手眼身步、中规中矩,完全继承了张云溪的衣钵。特别是在“探庄”一场,当石秀在钟离老人家,恰遇发白翎的尖猾狡诈的祝小三时,石秀既要让祝小三不能發现自己,同时又要盗取祝小三头上插着的作为代替通行证的白翎,石秀利用桌子在它上面翻来滚去,快速地藏躲,不过就是瞬间而已,既惊险万分又非常好看。

2015年国家京剧院为庆祝建院60周年,再一次排演了这出名剧。演员都是清一水儿的青年演员:马翔飞扮演宋江,王好强扮演石秀,王越扮演晁盖,黄桦扮演扈三娘,徐孟轲扮演乐和。虽然这一堂演员全是青年演员,除去个个虎虎生风,而且文武技艺精湛,能唱能打,刻画的形象鲜明准确,与老艺术家们相比相差无几,令观众特别欣喜国家京剧院后继有人。

该剧最近一次成功的演出,是在头几年由吉林省京剧院所演出的 。该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京剧院出,20世纪60年代初,笔者曾在该剧院任编剧,当时就演出了不少好戏。这一次该院又排出了强大的阵容,经过反复排练,终于使演出大获成功。由高派艺术家倪茂才扮演宋江,著名武生杨雪斌扮演石秀,青年武旦郭红玉扮演扈三妹,而该院当家荀派花旦王萍扮演顾大嫂。演员个个称职,从而演出了一台花团锦簇好听好看的佳剧。

猜你喜欢

京剧院武生宋江
武生跨书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新从旧中来——访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青年导演徐孟珂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
刀马旦
”官迷“宋江
上海京剧院半年挣了一年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