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料选用特征看文言文阅读命题基本共识

2021-10-31杨和平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料文言文维度

杨和平

摘 要 语料,是构成试题的关键元素。以15个省市试卷中的文言文语料为样本,从语料的数量特征、来源特征、内容特征和应用特征四个维度进行数量分析,我们发现文言文命题的语料选择有一些基本特征和基本共识。

关键词 文言文;语料;维度;文言文阅读命题

语料,即试题的语言材料、阅读材料,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资源,构成试题的关键元素。语料选用的特征和质量,决定了试题的方向和质量。本文以2021年全国15省市的15套试题中文言文(不含单列诗词阅读)选用语料为例,探讨文言文语料选用的特征走向及命题共识。

为了保证分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笔者在选择样本时考虑了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地域覆盖面尽可能广,有江苏、河北、湖南、吉林、重庆、陕西、云南和甘肃。二是省统一命题和分市命题均有选择。笔者既选择了河北、云南、陕西、重庆、吉林五省统一命题试卷,也选择了江苏的南京、苏州、扬州、连云港,湖南的衡阳、邵阳、岳阳、长沙,和甘肃兰州、云南昆明等市级命题试卷。三是有集中也有分散。例如,笔者既集中选择了江苏四地和湖南四地试卷,也分散选择了其他七地试卷。以上考虑,基本保证了样本的典型性,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文言文分值占比基本情况。15份试卷文言文分值占比平均为9.84%。吉林卷、湖南邵阳卷文言文分值占比最高,满分15分,占比为12.5%。河北卷文言文分值13分,占比10.83%。云南卷、云南昆明卷、重庆卷、南京卷、扬州卷、连云港卷、陕西卷、兰州卷,文言文分值或12或15分,但占比均为10%,这个占比是抽样中的众数。江苏苏州卷文言文分值12分,占比9.23%。湖南岳阳卷、衡阳卷、长沙卷文言文分值均为10分,占比8.3%。

一、语料的数量特征

1.语料数量。抽样的15份试卷共选用文言文语料28则,平均每份试卷选用语料不足2则。吉林卷、江苏南京卷选用语料数量最多,均为3则。云南卷、昆明卷、重庆卷、岳阳卷、邵阳卷、衡阳卷、河北卷、陕西卷、兰州卷,均选用2则语料。长沙卷、苏州卷、扬州卷和连云港卷,均选用1则语料。分区域看,中部、西部地区均选用了2则语料,东部地区平均选用语料不足2则。

2.语料长度。15分试卷文言文语料总字数约4646字,平均每份试卷语料长度为310字,平均每则语料长度为166字。从单篇语料长度看,28则语料中,接近或超过300字的语料有5则。衡阳卷《鱼我所欲也》和苏州卷《孙云球传》篇幅最长,约370字。28则语料中,有19则语料少于200字,有6则语料少于100字,重庆卷的链接材料张九成《辛未闰四月即事》最短,只有40字。28则语料中,长度的中位数是150字,衡阳卷节选的《河中石兽》和陕西卷节选的《周亚夫军细柳》均为150字左右。分省市看,昆明卷、邵阳卷约570字,云南卷、苏州卷约370字,属于选文篇幅较长的试卷。河北卷、扬州卷约180字,长沙卷、南京卷、重庆卷在200至240字之间,属于选文篇幅较短的试卷。15分试卷的中位数是280字,是湖南衡阳卷,选用了170字的《富贵不能淫》和110字的《嗟来之食》两则语料。分课内外看,课内语料平均篇幅200字,选文篇幅位于100至370字之间。课外语料平均篇幅150字,选文篇幅位于40至370字之間。分区域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选用文言文篇幅总字数分别平均为252、353、324字。

3.基本结论。从语料数量和篇幅长短两个数量特征看,全国各省市在语料选用上具有一些基本共识,呈现一些鲜明的方向性特征。第一,语料数量趋向于多则。抽样的15个省市试卷中,除4个地区选用1则纯课外语料外,其余地区均选用2则以上语料,没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这是各省市命题文言文语料选用的一个显著共识。第二,语料篇幅趋向于短小。每则语料的平均字数166,中位数150字,少于200字的语料有19则。每份试卷的平均字数310,中位数是280字。这些数字说明,中考命题文言文选文篇幅趋向短小,也是基本共识。第三,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浅易”要求。我们留意到另外一组数字,课外语料篇幅平均字数150字,而课内语料篇幅平均200字,且整体篇幅趋向短小,这是响应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这也是基本共识。

二、语料的来源特征

1.看课内外。抽样15份试卷28则文言文语料,9则来源于课内(统编版教材),占比32.14%,19则来源于课外,占比67.86%。来源于课内的9则语料,有7则是推荐背诵篇目,这7则推荐背诵篇目可以看作王荣生教授认为的“定篇”文本,占课内语料的77.78%,占全部语料的25%。

2.看出处。来自《史记》《宋史》《战国策》等史书著作中的语料有7则,占比25%,其中《史记》《宋史》各有3篇。来自孟子、孔子、礼记等诸子的语料5则,占比17.86%,来自孟子的语料最多,有3则。来自唐宋八大家的语料有3则,韩愈的1则,苏轼的2则,占比10.71%。来自其它经典语料13则,占比46.43%,未见出自作品或作者重复。

3.看时代。28则语料,按照作品所处时代统计,数量和占比如下:

江苏省苏州卷选用语料《孙云球传》出自《吴县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4.基本结论。从以上三个角度的统计分析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文言文中考命题语料选择更倾向于课外语料,占比67.86%,是课内语料的2倍。这样的语料选用特征告诉我们,考试更倾向于检测学生迁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更倾向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非简单的识记能力。第二,语料选用并未忽视传统经典,尤其是推荐背诵篇目,同样重视“定篇”的教学价值。选用这些语料,有利于引导教学“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三,从语料出处的作品和作者看,语料选用没有明显偏向,呈现分布均衡、丰富多彩的特征。相对而言,出自史书著作的语料略多。这可能与写人叙事作品学生易理解有关。第四,从选用语料的时代特征看,没有显著的选用时代偏向,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选用各时代的语料大致均衡。选用汉、明两个朝代语料相对较多,这与选用《史记》《宋史》中的语料相对较多有关。

三、语料的内容特征

1.文体特征。抽样15份试卷28则文言文语料,大致可以分为叙事、说理、抒情、说明四类。叙事类15则占比53.57%,说理类7则占比25%,抒情类5则占比17.86%,说明类1则占比3.57%。叙事类语料中含有一则《论语》中的语录,抒情类语料中含有重庆卷选用的一首张九成诗歌《辛未闰四月即事》,说明类语料是吉林卷选用的《天工开物》中的《稻》。

2.题材特征。宏观上,按照现行统编版教材“社会”“自然”“人生”三大主题分类,15份试卷28则语料题材归属基本情况如下:社会题材15篇占比53.57%,人生题材10则占比35.71%,自然题材3则占比10.71%。微观上,从语料思想主旨的倾向性看,28则语料大致可以分成7类。“修身做人”和“责任担当”语料各7则,均占比25%。“求学”“治国理政”“实践出真知”和“寄情山水”语料各3则,占比均为10.71%。以“农业生产”为题材语料1则,占比7.14%。

3.基本结论。以上统计分析告诉我们,全国中考命题文言文语料选自在内容上同样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第一,文体上,以叙事类文体为主,各类文体语料均有选择。叙事类语料占比达到53.57%,成为选用语料的主体,这契合了课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规定。同时,各类文体也均有选用,说明类语料也鲜见呈现,这告诉我们,文言文各类文体都会受到命题的关注。第二,语料选择在重视“以文化人”的同时,也注重挖掘传统材料的“时代意义”。语料选择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勤奋爱国、勇于担当、追求真理。用《孙云球传》挖掘古代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用《稻》和《唐张全义为河南尹》传递古代文化重视“农业生产”的精神,都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和意义。第三,语料选择题材丰富。涵盖了叙事、说理、抒情和说明等不同文体,包含了社会、自然、人生三大主题,具备修身做人、责任担当、勤奋好学等不同品德修养,涉及手工业、农业、军事、治国理政、个人修养等不同题材。

四、语料的应用特征

抽样15省市28则语料中,吉林卷3则语料分甲、乙两部分命题,《陋室铭》和链接的“贤哉回也”语段组合命题,课外语料《稻》单独命题。为统计方便,我们以两套试题计算吉林卷中的文言文试题。以下陈述16套试题,包含吉林卷中的两道试题。

1.组合语料的来源特征。抽样的16套试题中,有5套试题选择的是单一语料,占比为31.25%;有11套采用组合语料形式进行命题,占比68.75%。5套单一语料试题,语料全部来自课外。11套组合语料试题,按照组合语料的课内、课外来源途径,可以分为“内外组合”“课内组合”和“课外组合”三种材料组合形式。其中内外组合试题9套,占11套试题的81.82%;课外组合2套,占比18.18%;课内组合0套。河北卷选用的组合语料均为课外的《夜航船》和《松窗梦语》,南京卷选用李白的《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陆游的《入蜀记》和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三则课外语料。

2.组合语料的形式特征。11套组合语料试题,在语料的组合形式上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两则语料处于同一地位,并列呈现,二是两则语料有主次之分,次要材料用“链接材料”形成呈现。11套试题,语料并列呈现的有9套占比81.82%,用链接形式呈现的2套占比18.18%。

3.关键试题的数量特征。除去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句式翻译等试题外,抽样的16套试题的命题数量均为1-2题。命制1题的有13套试题,占比81.25%。命制2题的有3套试题,占比18.75%。命制2题的包括选择单一语料的苏州卷、选择课内外组合语料的昆明卷和选择3则课外组合语料的南京卷。

4.应用材料的命题特征。我们从三个维度来看命题对材料的应用。一是命题是否发挥了“材料组合”的整合价值。11套运用组合语料命制的试题,有9套充分发挥了组合材料的价值,寻求组合语料的共同特质进行命题,这类试题占11套试题的81.82%。有2套试题,虽有“并列形式”的材料组合,但命题并未发挥组合材料的应用价值,材料组合“有名无实”。二是试题侧重考查文章内容还是形式。16套试题,命制的阅读理解性试题共19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试题17题,占比89.47%。考查文章形式的试题2题,占比10.53%。比较典型的是南京卷,要求解说三段诗文不同的语言特色。三是试题是否呼应时代精神。19道试题中,有3道试题比较典型地呼应了时代精神,占比为15.79%。比较典型的有结合袁隆平逝世联系农业生产,结合文本材料联系工匠精神等。

5.基本结论。从以上的分析看,文言文命题在语料应用上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和趋势。第一,组合材料的选择,更倾向于“课内外组合”和“课外结合”。这一趋向的出现,是在积极呼应考试命题要“减少机械记忆试题”要求,走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意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而不是引导学生靠死记硬背获得考试分数。第二,材料组合形式以并列呈现为主,但试题在用“链接”等形式进行语料组合的创新。各地命题,不仅在语料的选择上追求多样和丰富,在语料的组合形式上,虽更多的以并列形式呈现,但同样出现了“链接”等不同的组合形式,这种材料组合的形式创新将会持续推进。第三,更看重组合材料的命题价值,充分利用组合材料拓展命题空间,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如前所述,81.82%的试题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组合功用,命制具有探究性的试题,以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例如云南卷“说说人物的共同品质”,吉林卷“分析人物共同的生活态度”,陕西卷说说“两军队纪律严明各有何表现”,南京卷用三则语料中的语句“证明南京自古地势险要”等,都很好地运用了组合材料的共同特质进行命题,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第四,遵循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侧重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從命题结果看,在19道试题中,仅有两题考查了文章形式,且同份试卷中具有考查文言文内容的试题。第五,呈现利用传统文化呼应时代精神的趋势。这很好地表现在抽样的三套试卷中。吉林卷的第13题,用“袁隆平毕生梦想”创设情境,要求学生给出“禾下乘凉梦”的下联。长沙卷的第13题,用“袁隆平去世引发农业热议”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概括文本中“重视农业的人和事”。

遵循课标精神,数量和篇幅适当,来源规范合理,题材多样典型,组合形式丰富,能够有效拓展命题空间,利于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适当联系时代精神,这是我们从抽样的15分试卷中读到的语料特征,也是我们看到的文言文命题语料选择的基本共识。

[作者通联:广州市教研院北部分院]

猜你喜欢

语料文言文维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