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谣中的新农村

2021-10-31张呈富

老区建设 2021年17期
关键词:民谣农民农村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头,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迈出新路头。党的富民政策露了头,亿万农民个个有奔头。国税免征到田头,扶贫帮困到户头。新型合作医疗到人头,晚年生活个个有靠头。百姓生活人人过上好日头,举国上下歌颂党的好领头。”“党的政策是春风,吹得人心暖融融,吹得山清水又绿,吹得小康日子红。”这些流传在乡村闾巷的歌谣,生动而又形象地赞美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广大农村蓬勃发展的欣欣向荣景象,是亿万农民的心灵歌唱。

中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最早受惠的是农民。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起的“包产到户”改革揭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不久,全国农村基本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体制,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有谣赞道:“包了工,联了产,又治穷来又治懒,告别往日大包干,促进农业大发展。”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思想指导下,各地农村因地制宜地创办了各种乡镇企业,许多青年农民成了亦农亦工的双重角色,用他们的话来说:“离村不离乡,离村不离土,忙时种庄稼,闲时把工务,忙闲巧安排,农工两不误。”随着改革的向前推进,大量富裕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农民工的迅速涌现,不仅使农民突破了数千年“以地谋生”的生活方式,也为中国城乡的建设和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有谣赞之曰:“离开农村去打工,走遍东西南北中。谋生存来求发展,城乡建设立新功。”今天,千万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流动的“血液”。

四十多年来,由于落实了中央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比较贫穷落后的村寨,如今都修了路,通了电,用上了自来水和天然气,村民们高兴地唱道:“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烧饭用沼气,幸福如梦来。”生产发展了,农村兴旺了,农民们的小日子自然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滋润,就拿衣食住行来说吧,许多民谣都印证了这一点。穿的方面:“以前不论破与旧,如今讲究翻花头;以前穿着为保暖,如今穿着赶潮流。”;吃的方面,以前是:“玉米高粱充饥肠,糠菜顶替半年粮。”现在是:“高蛋白来低脂肪,注重营养讲质量。”;居住方面,以前是:“推倒草房建瓦房,告别瓦房住楼房。”如今是:“新式别墅一幢幢,实施齐全好时尚。”;出行方面,以前是:“‘东方红,‘一三零,档次最高‘帆布篷。”如今是:“坐‘雅阁开‘通用,‘奥迪‘奔驰来娶亲。”由此可见,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正处于瓦解之中,城乡之间的差别正在一步步地缩小。在诸多的惠农政策中,“取消农业税”“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这两项国策,尤其深受广大农民的倾心拥护:“种田不上税,上学不缴费,盘古开天地,这是头一回。”其它与民生直接关联的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低保制度,也深得民心和民意:“新型合作医疗好,众人互助心一条,治病防病随就近,统筹大费免心焦。”“农村低保好,贫困农民有温饱,百姓都夸政策好”等民谣即表达了这种喜悦之情。

在新农村建设中,科技兴农,科学种田是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化、信息化已逐步取代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爷辈备耕锄与犁,父修水泵柴油机;我今电脑屏前坐,上网搜寻新信息。”“科技引领说了算,古稀之年忙充电,家家争先包‘三荒,多种经营挣大钱”等民谣,则是如今生产方式的生动写照。“摘了草帽换西装,赶乘飞机去东洋;去来奔忙为何事?交换产品当洋商。”“大棚桑叶绿油油,蚕茧一年三季熟;邀请外商谈出口,一溜奥迪到村头。”则是当代农民形象的时尚写照。四十年来,许多农村都办起了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十分注重生态平衡和环保建设,为子孙后代造福。“公园就在家门前,健身设施样样全;垃圾出门分箱放,污水流出变清泉;城市生活村里见,日子过得比蜜甜。”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创建的生态乐园,更是为全国农村树立了典范:“村中园中,水在村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

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发展速度并不均衡,贫富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不过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亿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的庄重诺言,加快了扶贫帮困的步伐,打响了脱贫奔小康的攻坚战。习总书记曾多次深入到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考察,与当地农民共商精准脱贫大计,共谋发展致富之路,因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使得许多原本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落后的穷乡僻壤,如今也旧貌换新颜,摘掉了千百年的贫穷帽子,赶上了共同奔小康的新时代。有谣对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点赞道:“公路通四周,往返真自由。学校建山下,上学不用愁。医疗进村寨,看病家门口。网络连天下,通话对着瞅。”无疑,这和旧时“出门靠走,通话靠吼,治安靠狗,取暖靠抖”的那种极端贫穷落后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真是:“昔日穷山沟,如今披锦绣。脱贫奔小康,幸福乐悠悠。”

新农村的沧桑巨变,除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这些眼见为实的变化外,更重要的是广大农民思想素质和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管理意识 大大加强。统计显示,在全国新一届村委会选举和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七亿多选民用直选行使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参选率达百分之八十。有谣曰:“联村串户选代表,村民自治就是好。精心选出好村官,领咱向着小康跑。”

近些年來,一批批大学生冲破世俗,纷纷落户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为此村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咱村来了大学生,立志务农扎下根。展望前程美如锦,农村建设有新人。”

作者简介:张呈富,原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民谣农民农村
耕牛和农民
民谣
农民
何为民谣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爱校园新民谣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爱校园新民谣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