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片绿色都成为财富

2021-10-31郏贞军

老区建设 2021年17期
关键词:乡党委绿水青山民宿

玉峰村是江西省玉山县西北部怀玉乡的一个行政村,为名震浙赣的儒佛名山怀玉山所在地,是怀玉山旅游的核心区,平均海拔1100多米,年均气温12至16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90%,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怀玉书院、三清朝旭、玉琊擎天、十八龙潭、灵岩飞瀑、龙岗松涛、孽龙遁踪等成为具有玉峰特色的自然景观,史称“奇峰耸立、古松华盖”的神山福地。

受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制约,加之山区农民观念上的差异,与绿水青山、丰富原生态资源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玉峰的贫困:这个只有316户1271人口的小山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53户162人,为“十三五”贫困村。“玉峰风光无限好,只是贫穷让人跑”,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觅生计。

穷则思变,变则通。为打破“坐拥绿水青山、深陷贫困泥淖”的窘境,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怀玉乡党委、政府立足玉峰生态资源优势,精心做好生态价值转化文章,走“生态发展、生态兴村、生态脱贫、生态富民”之路,用“美丽经济”助推脱贫攻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浴火重生般的华丽转身,这个曾经负债60多万元的“空壳村”,成为存款190多万元的“小康村”,全村实现整村脱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为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美丽经济”脱贫致富的成功范例。

挖掘生态元素,破解“美丽的贫困”难题

如何探索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破解“美丽的贫困”瓶颈,成为怀玉乡党委、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在充分调研论证,对玉峰村村情精准把脉的基础上,怀玉乡党委、政府立足玉峰自身禀赋和生态优势,以“唱响红色、打造绿色、包装古色”为发展定位,以把玉峰村建成“产业村、旅游村、民宿村、富裕村”为脱贫目标,实行一系列脱贫举措,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绿色市场开发特色产品,以生态旅游引入绿色消费,让每一片绿色都焕发出财富的光芒。在玉峰1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生态产品可量化、能变现的绿色发展之路。

做大特色农业,依托产业富民

玉峰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着“美丽的江南高原”之称。玉峰利用区域内高山气候优势,将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把玉峰打造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先行村,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怀玉乡党委、政府牢牢抓住产业脱贫这个“牛鼻子”,成立玉峰高山休闲农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发150亩精准脱贫高山农业示范基地,种植具有高山特色的无公害蔬菜,由合作社统一订单收购。凭借国家有机认证,成功地将马铃薯、四季豆、黄瓜、辣椒、西红柿等高山蔬菜打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价格成倍增长。

玉峰地处怀玉山腹地,被称为“天然药谷”。利用怀玉山特有的高山气候,在上饶红日农业有限公司的扶持下,创建获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全国最大的仿生三叶青种植基地;在县扶贫办的扶持下,筹建樱桃基地和覆盆子中药材种植基地。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的兴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了资源要素的价值转化,拓展了农民致富之路,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仅此一项,在基地季节性务工的农民工,人均年增收4000多元。

做强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良好的生态是玉峰的魅力所在,也是玉峰的发展潜力所在。为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怀玉乡党委、政府统筹谋划乡村旅游,以“扮靓江南高原、做活怀玉盆地、打造玉峰古村,做强特色旅游”为发展思路,抓住怀玉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机遇,利用玉峰特有的红色、绿色、古色资源,加大旅游环境设施建设力度。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投资2.1亿元,实施16个新建续建旅游项目,重点修葺怀玉书院、七盘岭古驿道、虎形红军战壕体验区,开发十八龙潭瀑布、玉琊湖生态农业度假村、红军村、红军花公园、宣誓广场、环盆地彩虹双车道、清贫园游步道、景区驿站、生态停车场等生态旅游项目,以红衬古、以古衬红,提升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将生态价值变现为经济价值。推出怀玉书院怀古游、十八龙潭瀑布游、生态林业观光游、红军战地体验游等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年接待旅客量达20多万人次。节假日期间来村里旅游的游客,每日达千人以上。

做活休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宅改”试点工作,地处旅游公路沿线的七盘岭、梨树底自然村,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统筹打造休闲养生区块,在退出的宅基地上建起全县第一家“乡土文化馆”和民宿协会;对宅改搬迁的30户农户,在房屋建筑时按照统一风格严格把控,成为村庄内新农村建设一道新辟的风景;对新建的60套旅游民宿,全部按三星级标准予以装修,对开办农家乐和民宿的农户,给予贴息贷款和创业补贴,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创办旅游民宿的积极性,创办休闲养生民宿的农户就达40多户,成为小有名气的旅游民宿专业村。

怀玉山旅游公路的开通,激活了玉峰乡村旅游的“一池春水”,随着游客量的不断增多,村民们瞄准商机,发展民宿产业,农家乐、农家土菜馆、农家民宿应运而生。截至2021年上半年,玉峰村村民创办的农家乐、农家土菜馆、农家民宿就有83家,挂牌的贫困户农家驿站12家,户均年收入4至5万元,最高的达10多万元。一些贫困户通过创办农家乐、农家驿站,相继摆脱了贫困,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富裕户的华丽蜕变,成为“美丽公路”激活“美丽经济”的一个缩影,被交通运输部评为“最美旅游扶贫公路”。

深藏在怀玉山大山深处的玉峰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玉峰模式”,其成功的秘诀有以下几点。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选准发展之路。脱贫攻坚以前,玉峰穷,穷就穷在发展经济思路不清,靠轮歇烧荒、广种薄收等生产方式过日子,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玉峰“树越砍越少,山越烧越秃”,群众的生活水平却一直徘徊不前,迈不出“贫困线”的门槛。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乡党委、政府立足村情,广泛论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的机制和途径,不断挖掘玉峰可持续发展潜力,实现“绿水青山”向生态经济发展持久稳定的变化,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二是挖掘村落文化,建设美丽乡村。乡村的绿水青山与历史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一代代农村人的记忆和乡愁,是农业文明和乡土文化的重要呈现方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来源。实现乡村振兴,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也要保护好乡土文化。地处古称“干越山”,自古就是“干越古地”、历史文化名山怀玉山腹地的玉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赣剧唱腔的发源地,流传至今的“玉山班演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江西四大古书院齐名的怀玉书院,为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源。玉峰在充分尊重乡村自然肌理、人文历史、民俗习惯的基础上,打造兼具历史感、现代感的文化名村,不断发掘怀玉书院、赣剧演艺原生态文化资源,使玉峰真正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凸显村落文化的旅游价值。

三是凸显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脱贫攻坚最难的问题,就是解决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问题。在脱贫攻坚战中,乡党委、政府持续跟进激励措施,引导贫困户树立脱贫光荣的理念与志向,鼓励贫困户利用本区生态资源,挖掘生态元素,发展生态产业增值生态产品价值,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引导群众“愿脱贫”;针对不同贫困群众的能力特点,个人愿望、精准实施技能培训、资金扶持、产业培育,支持群众“能脱贫”;通过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让贫困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推动群众“会脱贫”,强化路径选择,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扶上马”再“送一程”,筑牢稳定脱贫基础,确保群众“敢脱贫”。村里的53户贫困户,全部实施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做到扶贫对象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投入产出清、帮扶责任清、脱贫时序清,因户施策、因户施治,逐户解决问题,让脱贫措施真正落地见效,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全部如期实现脱贫。

作者简介:郏贞军,玉山县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乡党委绿水青山民宿
创新方法 用“绿水青山”赢未来
用清廉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周边赋能
你是民宿达人吗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面面俱到
破格提拔
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