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与探索
2021-10-31杜海顺张延宇
杜海顺 张延宇
摘 要:终结性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终结性评价属于静态评价,不能动态地反应教学效果。与终结性评价不同,过程性评价能对教学效果及时地跟踪、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和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探讨了依托智慧树学分课程平台辅助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过程性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微机原理与应用 智慧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6(c)-0107-04
Abstract: As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summative evalu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owever, summative evaluation is a static evaluation and cannot dynamically reflect teaching effect. Different from summative evaluation, processing evaluation can track and feedback teaching effect in time,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aking the course of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tail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mmat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purpose of process evaluation,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assis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cess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Wisdom Tree credit course platform.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process evaluation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Processing assessment;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Wisdom Tree; Teaching reform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方式一般在学期末进行,任课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进行成绩评定。然而,终结性评价属于静态评价,不能动态地反映教学效果。此外,在学期结束才进行评价,即便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只能下次改进。
与终结性评价不同,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地跟踪、反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对过程性评价进行了研究和实践[2-4]。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河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活动,对过程性评价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1 课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微机原理与应用”是河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为第5学期,理论课36个学时,实验课18个学时,计2.5个学分。该课程主要讲授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与工作模式、微处理器的程序访问结构及总线操作与时序,掌握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常用接口芯片工作原理及采用接口芯片进行接口电路设计和接口驱动程序设计,具备用微型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本校自动化专业共有2个班级开设该课程,选修学生合计208人。
在以往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学期末评价一次,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无法对教学效果及时跟踪;(2)评价数据大多为出勤率、作业、实验报告、期末成绩,无法做到科学全面的评价;(3)评价数据采集工作量大;(4)无法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难做到精准教学和助学。
2 过程性评价实践
针对“微机原理与应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引入过程性评价达成如下目标:(1)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做到以“评”促“教”;(2)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将成绩评定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3)以“考”促“学”,将随堂测验成绩作为综合成绩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4)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展精准教学、助学。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在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的“微机原理与应用”授课过程中使用了智慧树学分课程平台(以下簡称“智慧树”),并依托“智慧树”辅助实施过程性评价。
2.1 基于“智慧树”的过程性评价
“智慧树”有手机App和计算机浏览器两种访问方式。大多数学生倾向于使用“智慧树”手机App “知到(学生版)”访问。学期初,在“智慧树”网站(https://www.zhihuishu.com/)建立了“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课程编号:K545881)。选课学生通过身份认证后就能够加入该课程。在备课阶段,主要通过浏览器进行上传学习资源、布置作业和考题、监控学情数据、进行成绩管理等操作;在课堂教学时,主要通过“智慧树”手机App“知到(教师版)”与学生互动,进行学生签到、课堂测验、问题抢答、投票等操作。“智慧树”手机App自动搜集和统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2.2 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是实现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手段之
一[5-7]。在“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借助“智慧树”进行学生考勤、随堂测验、作业评定3种形式的考核。
本课程目前为大班授课,每个班级选课人数超过了100人。因此,采用对所有学生进行点名的方式进行考勤,会浪费大量的授课时间。而采用对学生随机点名进行考勤,既无法掌握学生的出勤率,也很难避免学生代答到的现象。为了准确掌握学生的出勤率,在课堂上采用“智慧树”进行学生考勤。具体操作是:首先在“智慧树”手机App“知到(教师版)”中发起“见面课”,然后使用“签到”功能,同时给出签到空间范围和签到时长,让学生在“智慧树”手机App“知到(学生版)”中进行签到。签到结束后,“智慧树”会自动统计出学生的出勤率和未签到学生名单。此外,“智慧树”手机App还能够自动地统计出每个学生一学期的出勤率,可以很方便地将该数据作为学生综合评定的一部分。
借助“智慧树”手机App进行随堂测验,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还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此外,将随堂测验成绩作为综合成绩的一部分,还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将功夫用到平时。随堂测验在每次上课时都要进行,时长一般为5~10min,题目类型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堂测验由试题准备、试题发布、试题批改与成绩发布及试题讲解4个阶段组成。其中,试题准备由教师在备课时完成;试题发布在随堂测验前由任课教师通过“智慧树”手机App“知到(教师版)”发布,学生使用“智慧树”手机App“知到(学生版)”进行答题。考虑到不能占用过多的授课时间,随堂测一般占用课堂授课时间3min左右,其余的时间从大课间争取。考试结束后,“智慧树”手机App会自动批阅学生试卷,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成绩发布”功能向全体学生发布成绩,通过“作业分析”功能查看考试成绩分布和每题答题情况。
图1为2020年11月25日自动化1班第9次随堂测成绩分布图。该随堂测主要考察学生对Intel 8086 CPU指令的掌握程度。从图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该知识点,但仍有部分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得较差。在分析具体题目的得分情况时,发现第14小题的得分率只有53.5%,于是就查看了该题目的详情,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学生对操作数寻址方式知识点尚未掌握。于是,在试题讲解阶段,主要针对该知识点进行回顾和讲解。通过“智慧树”随堂测的方式,精确定位出学生的学习难点,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做到了以“考”促“教”。同时,通过“智慧树”“作业批阅”中的成绩排序功能,还精确定位出了相关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然后因人施教。此外,一次随堂测结束,“智慧树”对成绩自动归档,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纸质作业大多由课代表收齐后提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统计成绩后再由课代表分发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但无法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作业提交时间,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统计学生成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智慧树”手机App提交作业。具体操作是首先在“智慧树”发布作业要求,并设置作业截止时间(允许迟交)。然后,给出3道选择题目,让学生选择作业是否在截止时间之前提交、是否在截止时间后24h之内提交、是否在截止时间加24h后提交,并设置了相应的分数,用于督促学生及时提交作业。批改完作业后,通过“成绩发布”功能,将成绩反馈给学生。“智慧树”自动对作业成绩进行归档,计入平时成绩。
3 评价效果
过程性评价在“微机原理与应用”授课过程中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好评。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末的专项调查问卷结果表明,98.2%的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96.7%的学生表示由于采用了过程性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往年相比,实施过程性评价后,学生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提高了2.68分,及格率提高了11.23%。任课教师借助“智慧树”辅助实施更加及时、全面、科学的过程性评价,做到了以“评”促“教”、 以“考”促“学”,实现了精准识别教学重难点和学习困难学生,大大减少了评价数据采集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4 结语
本文以“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总结了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性评价的目的以及借助“智慧树”辅助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实践经验。在“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得到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将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范会敏,陈旭远,毛清芸,等.课堂教学评价语:历程与趋势[J].广西社会科学,2021(2):184-188.
[2] 张延宇,李伟.“计算机仿真”课程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2):30-33.
[3] 李宁宁.基于过程性评价在植物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改革[J].山东化工,2021,50(9):198-201.
[4] 白杰,闫冬.雨课堂+过程性评价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4):519-522.
[5] 张俊杰,崔建华.基于雨课堂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2):49-51.
[6] 张剑锋.应用型本科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J].科技资讯,2021(10):160-163.
[7] 陈丽娜.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