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2021-10-31贾若祥王继源窦红涛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生态

贾若祥 王继源 窦红涛

一、共抓大保护取得新进展

沿黄省(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共抓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生态保护空间初步划定,生态保护修复有力推进。据初步统计,沿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山东6省(区)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约105万平方公里,占6省(区)面积的约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有力推进,三江源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巩固提升,水源涵养量年增幅达6%以上;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实现了从项目到效益的转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高;宁夏六盘山、贺兰山、罗山等“三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有序开工实施;陕西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达到60.68%,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顺利,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顺利通过评估验收,进入正式建园阶段,甘肃、四川两省正联手推进共创若尔盖国家公园,山东整合优化了8个自然保护地积极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黄河流域初步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功能稳步提升。

二是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有序推开。围绕打造健康河流生态系统,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各省(区)因地制宜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甘肃兰州打造百里黄河风情带,推动生态廊道建设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宁夏银川收回黄河滩地18.97万亩,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打造滩涂湿地生态带;内蒙古打造800公里长的沿黄生态廊道,构筑沿黄安全生态屏障;山西积极推进汾河、涑水河、等七条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开建一批生态治理工程;河南预计2021年完成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任务3.66万亩;济南着力打造济南—德州、滨州—东营黄河百里风貌带,增强黄河下游地区生态屏障功能。

三是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加快实现。沿黄省(区)认真落实《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河南、山东两省间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甘肃与四川签订《黄河流域(四川—甘肃段)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开启了黄河流域跨省(区)横向生态补偿的实践探索。沿黄各省(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青海入选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宁夏开展了生态产品调查分析,明确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推动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山东积极深化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价值实现体系和生态产品交易体系,探索建设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山东大学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

四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作为,节能降碳成效明显。沿黄省(区)积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2021年上半年能耗双控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山东、内蒙古能耗强度降低率达到进度要求,河南、甘肃、四川能耗强度有所降低;甘肃、山西、山东、河北、内蒙古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都达到了进度要求。陕西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强化汾渭平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加快延安、西咸新区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内蒙古包头启动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试验区建设,争取到位国家、自治区资金3.26亿元、项目11个,完成林草湿保护修复任务66.2万亩;青海规模最大的首笔林业碳汇交易实施,核证减排量共计25.46万吨;甘肃制定2030年前甘肃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金昌、兰州、敦煌三个国家低碳城市和嘉峪关国家低碳工業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白银、庆阳(西峰区)两个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等。

五是黄河立法积极推进,黄河渔业资源出现好转。积极推进黄河立法各项工作,目前已经形成草案初稿。农业农村部制定出台黄河禁渔期制度,沿黄9省(区)积极响应,共同签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渔业高质量发展宣言》,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取得显著成效,黄河渔业资源出现好转迹象,渔政、水利、公安等部门间和区域间的执法合作机制有效建立,执法合力初步形成。长江流域禁渔等有效做法在黄河流域复制推广。

二、协同大治理取得新突破

一是多措治沙,黄河泥沙量大幅减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深入推进,陕西加快淤地坝建设,累计建成淤地坝3.4万座,淤地造田86万亩,有效调节水沙关系,年入黄泥沙量减至2.7亿吨左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60平方公里;“十四五”时期,国家拟通过5年时间,新建淤地坝1461座、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坝2559座,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07万亩,预计可新增保土能力4600万吨。内蒙古启动库布其沙漠治沙碳汇林项目,已在几大沙漠种植各类树木3000万株,计划用五年时间治理沙漠100万亩、种植1亿棵树的治沙碳汇林;甘肃启动对1.5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沙化土地的规模化、系统性治理,已完成防沙治沙综合治理588万亩,470余处风沙口得到巩固治理,重点风沙口植被明显改善,风速和频次大幅减小;宁夏全区水土流失实现了总体逆转、治理率达到58%。

二是精准治污,河流水质明显好转。沿黄省(区)以黄河干支流为重点,点线面结合,精准推进污染治理。黄河流域试点地区排污口排查全面完成,共发现各类入河排污口12656个。甘肃争取和安排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9.3亿元,对65个水污染治理和水源地保护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山西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措并举,推动流域水环境治理,汾河流域主要污染指标浓度明显下降;陕西深入推进渭河、延河、泾河、无定河、北洛河等综合治理,推动26条城市黑臭水体达到“长治久清”标准。宁夏积极应用物理、生物、化学手段,提高吸收污染物的能力和水平,近两年黄河宁夏段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进Ⅱ类出。数据显示,2020年黄河流域监测的137个水质断面中,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4.7%,比2019年上升11.7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五类断面,干流水质为优,支流水质良好。沿黄各省(区)“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完成划定,水源地环境整治有力推进。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生态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黄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黄河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