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普惠苏区银行
2021-10-31杨萱
杨萱
很多人也许都知道,我国第一家外资银行是英国丽如银行,第一家中国人自办的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却不一定知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国家银行”或“苏区银行”)。在省尾国角的惠来,就曾有一家苏区银行隐藏于一座千年古刹之中。
在惠来县惠城镇鸡心屿西北面,有座普陀岩,当地俗称虎头岩。古岩创于唐朝,兴于南宋,名于明清,风光秀丽,是惠来“古八景”之一。古刹距离惠来县城约10公里,车子开出县城,一路沿山而上,蜿蜒的山路如一条飘带,将群峰拥围的普陀岩和岩前碧潭隔开。行至山脚,古刹便映入眼帘。百尺高台之上的普陀岩寺,筑有禅房、佛厅等,背山面水,坐拥幽谷。向内深入,层峦叠嶂,巨石嵯峨,石洞广布(如左图。陈其泰 摄)。走进便可看见许多大石形成的天然石洞,一个连着一个,整体可容纳数百人。在大石上,有很多古今名人的摩崖石刻,石缝中,还有泉水渗出。走入其中,草木葱郁,林中山石掩映其间,山上狭道难登,只见树荫覆绿,萝蔓嫩苔。
“普陀传古刹,路僻少人家。”除了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普陀岩还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东江特委、惠来县委曾于此设立印刷厂。1931年,大南山苏区的建设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中共闽粤赣边区西南分委为了巩固和扩大苏区,在大南山建立通讯网、创办军校、开设炸炮厂,并出版《东江红旗》《苏维埃》等刊物来宣传革命。同时组织石匠翁千在大南山上镌刻“巩固苏维埃政权”等革命标语,大南山的革命活动轰轰烈烈。在此期间,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关于经济政治的决议案》,宣布了中国共产党在各苏区革命根据地的银行信贷、货幣和金融管理方面的政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建立。随后,“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也陆续建立。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1个主要苏区革命根据地,先后有77个大小货币发行机构,潮普惠苏区银行便是其中之一。
1932年3月,国民党潮普惠三县“剿匪联防委员会”决定实行“三光”政策和“移民政策”,逼迫所有大南山群众移驻平原。此举不仅使根据地群众遭殃,中共东江特委机关也遭到破坏。为保存实力,东江特委机关多次转移,并在转移中组织反围剿。1933年1月,由于国民党的“清乡”和持续围剿,形成了对大南山苏区的经济封锁,潮普惠苏区革命斗争严重受挫,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为了解决苏区部队和群众经济上的困难,抵制敌人的经济封锁政策,1933年3月,潮普惠苏区银行自主发行苏区货币,货币主图为列宁头像。1934年,大南山革命苏区为避开国民党的围剿,保存实力,后勤保障机构分别转移至安全地带。设立在普陀岩的苏区货币印刷事业因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设备在撤离中因无法携带被迫就地掩埋。尽管潮普惠苏区银行在普陀岩只运作了短短两年多时间,但在大革命时期,作为大南山革命时期的“钱袋子”,它为中国共产党最后的胜利承担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和坚实的经济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