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效果观察

2021-10-30刘丽丽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新生儿效果

【摘要】目的: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探讨改良皮内注射法的效果。方法:利用对比研究方法完成本次分析,从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接种卡介苗的健康儿童中选取90例进行分组,采用常规内皮注射法的设为参照组,接受改良皮内注射法的视为研究组,各组45例,统计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皮丘达标率和身体状况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期间,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法,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皮丘达标率,具有规范性和合理性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改良皮内注射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DOI】

引言

在临床操作中,给药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一定操作难度的是注射给药方法,临床中将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注射方法称为皮内注射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该方法对进针角度有严格的要求,不得超过5°,而且生物制品和药液的量也不可过大,其操作难度在于进针角度的掌握及控制,如果操作时进针过深及太浅,就会导致刺入皮下和药液漏出的情况发生,从而对临床判断造成影响,由于改良皮内注射法有较高的操作要求,所以需要医务人员充分练习,并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就新生儿而言,其刚刚娩出,机体抵抗功能尚未完善,极易出现感染等事件,若受到结核杆菌的影响,新生儿将会出现血行散播的情况,进而导致结核性疾病发生,这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1]。在结核病的预防中,卡介苗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后能够提高新生儿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由于操作难度较大,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较高,所以接种时需要选择具有接种证(国家认可)的医务人员操作。准确剂量的卡介菌接种,对结核病的预防十分有效,若操作方法不当或药量控制不合格,就会失去预防效果,甚至引起多种不良事件,常见的有皮肤坏死。在卡介苗接种的过程中安全性较高,虽然如此,在接种期间仍然会出现些许不良反应,由于新生儿尚未发育成熟,与成人相比,其在接种时的反应更大,所以,在卡介苗接种的过程中根据国家要求进行相关操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一般在新生儿娩出后1d内接种,而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的则是产科医护人员。新生儿家属对卡介苗接种质量有着较高的关注。当前,我国在进行卡介苗接种的过程中,有过差错事件发生,这不仅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了新生儿的生命。因此在进行卡介苗接种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提高重视,本研究为了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提出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法,并应用对比的方法开展研究,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的来源:2020年7月-2021年7月从本院中选取收治的部分符合研究要求的健康新生儿,总共90例。研究小组的确定:采用常规卡介苗皮内注射法的视为参照组;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法的视为研究组。分组依据:根据平均分配的原则,以45例分组的数量将患者分配至两组。研究组中男性新生儿和女性分别有26例和19例,其中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龄的平均值分别为(3.16±0.53)kg、(38.39±1.59)周。参照组中男性新生儿和女性分别有24例和21例,其中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龄的平均值分别为(3.21±0.52)kg、(37.88±1.52)周。以上相关资料(P>0.05)说明数据可比价值高。

纳入标准:健康新生儿且体重高于2.5kg、体温正常、首次接种卡介苗,所有入组新生儿均接受过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存在病情不稳定的新生儿、有严重疾病或其他急性传染病新生儿或心脏病、病理性黄疸、湿疹、肾炎、免疫缺陷以及结核病和肝炎的新生儿均排除。

1.2 方法

在参照组新生儿接种的过程中,所以使用的方法为常规皮内注射方式。首先对卡介苗药物进行配置根据常规方法完成,同时医务人员对接种室的环境进行改善,主要是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调整为明亮状态为宜。并控制好室温和湿度,分别以26℃至28℃、55%至65%为主。准备好接种相关物品,如专业注射器、无菌盘、针头、免洗手消毒液、酒精(75%)、棉签(无菌),医务人员应该规范摆放接种用品。接种时需要选择具有疫苗接种证的医务人员,且操作是医务人员应该注重自己的衣着,保证整洁卫生,严格遵守手卫生的相关要求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好口罩,在操作时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并对查对制度严格执行。对新生儿皮肤的完整程度或有无破损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确认无异常符合卡介苗注射要求后,将卡介苗从冰箱中取出,此时两名医务人员需要仔细核对药物信息,观察是否变质或损坏,确保疫苗无异常时,则进行相注射前及相关操作,选择灭菌注射用水对卡介菌进行溶解和稀释,同时用手轻轻摇晃均匀,从而完成药品配置,并保证药物水平的剂量与配置的相同。醫务人员进行新生儿体位的调整,以平卧位为主,注射手臂一般选择左侧,选择三角肌外侧下缘的皮肤进行消毒,使用酒精(75%)完成,消毒后需要等待皮肤自然干燥,在此期间医务人员详细核对药物信息(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新生儿信息(姓名和床号)并确定具体是给药时间和方法,同时将专用的注射器中空气排空,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明确穿刺口,并以此为中心使用左手对局部皮肤进行绷紧,之后进行注射控制好针头角度以斜面朝上呈5°角完成进针,观察针尖斜面是否完全刺入,若全部刺入则需要进行针拴固定,医务人员使用右手将药液注入,剂量为0.1ml,观察注射皮肤的局部情况,当形成小皮丘且隆起形状为圆形,同时直接高于或等于5mm时说明注射成功。完成注射后,医务人员需要立即将针头拔出,并对针眼实施保护,不可触碰和按压,之后医务人员需要及时与监护人沟通,并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相关注意事项,让家属知道注射完成后1d内注射局部皮肤不可碰水,以免引起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对使用后的注射器及相关医疗用品,根据消毒隔离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明确剩余药液的处理方法和去向。完成注射后对预防接种本进行规范化填写,明确接种单位和人员,对接种部位和时间及剂量进行准确书写,之后明确疫苗生产商、批号,准确填写新生儿姓名和年龄,核对后确认。新生儿完成接种后,需要对其相关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新生儿的体温、皮肤进行全面监测,将接种2周后皮肤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红肿后化脓之后溃疡形成,并于11周左右结痂)告知家属,让家属知道这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或进行特殊处理,仅需要保证局部皮肤干净整洁,在新生儿衣物的选择上,建议选择纯棉宽松的衣服,以免对注射进步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观察局部变化,如果出现10mm因此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后所形成的脓包,则需要及时就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处理。

研究组注射时所使用的方法为改良皮内注射法,主要是在参照组操作的基础上,对体位和进针角度的改变,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疫苗接种证的医务人员调整新生儿体位,以右侧卧位为主,此时需要对新生儿的左肘关节进行屈曲,并保证前胸与前臂紧靠,之后对注射的局部皮肤进行消除处理。医务人员保持放松,对新生儿的左肘关节屈曲处使用左后抓住,观察皮肤纹理,以此将进针后的皮肤进行适当的移动,移动方向为操作者自身方向,距离为5mm,医务人员集中精神控制好进针角度进行穿刺,观察针尖斜面刺入情况,进入一半后,将注射器放平调整进针角度,以0°为主,之后观察针尖斜面是否完全刺入,若全部刺入则对针栓进行固定,利用左手食指完成,右手进行菌液推注,将药液注入后,即刻拔针,将皮肤松开,使针口皮肤恢复原位。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新生儿完成注射后的皮丘完成程度,以此为基础对完成皮丘成功率进行评价。注射后注射部位有直径5mm以上的半球状规范皮丘隆起,且毛孔显露、皮肤变白为完成皮丘。同时对接种部位有无外漏的进行观察,并计算相关比例进行比较。(2)观察两组新生儿身体稳定性、疼痛感和舒适度,记录相关数值后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采用百分比和均数±表示,组间用t和X 2比较,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软件完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接种情况

研究组完整皮丘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分析新生儿稳定性、疼痛和舒适度评分

研究组新生儿稳定性和疼痛、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预防接种,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抵抗力,同时还具有实惠且经济的效果。就生儿而言,其免疫力较低,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完善,极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因此,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是保证新生儿健康的重要过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是有效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方法,属于活菌苗的一种,由于疫苗的特殊性接种后机体免疫系统受到相应刺激,从而有结合抗体产出,使机体获得免疫力。另外药物自身原因也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大部分接种局部会出现溃疡,在接种人群中占比较高,约有90%,而且这种现象会存在较长时间,溃疡愈合后会留下疤痕。接种对象的免疫状态、年龄以及疫苗使用剂量及自身毒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接种后新生儿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和局部皮肤脓肿的情况。新生儿在家庭当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旦接种出现不良现象,就会引起家属的情绪变化,甚至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发生,这主要是家属对接种知识了解有限,且怀疑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及操作规范性有关,同时受到新生儿状态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对于医生的专业解释也不愿听取,从而造成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当前,科技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每天行業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疫苗接种的了解越来越多,且对接种质量十分重视。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于新生儿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这对家属的情绪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卡介苗接种的不良反应,避免家属情绪波动较大,应该提高操作的规范性[2]。由于新生儿刚刚出生,其各项机体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且皮肤尚未发育成熟,不仅含水量较高,而且皮肤较薄,注射部位往往选择三角肌下缘,此处皮肤与上臂横轴皮纹呈垂直状。根据这一现象,许多学者研究指出,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对接种卡介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控制。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对选取的部分健康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且采用改良注射法,合理地选择注射体位并对局部皮肤进行固定,一方面增加穿刺事业,另一方面避免新生儿手臂摆动造成误伤,在实际操作时医务人员应该合理地控制进针角度和深入,避免出现渗液或出血现象发生,在使用改良注射方法后,能够合理地控制进针角度,促进了皮丘的合格性。研究期间研究组采用上述方法,结果显示皮丘完整性和新生儿身体状态均优于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法的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改良皮内注射法进行新生儿卡介苗注射,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皮丘达标率。

参考文献:

[1]王萍,陈颖,李鹏飞.改良皮内注射方式对患者疼痛的影响[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02):89.

[2]刘谐.右手固定左手拇指关节用力进针在皮内注射法中运用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3):205-206.

[3]聂小华.集束化干预提高新生儿预防接种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18(10):190-191.

[4]焦艳英.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安全性的影响[J].焦艳英.实用医技杂志,2018(03):343-344.

[5]张明英.改良法接种新生儿卡介苗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17(07):

674-675.

[6]周青,吴强松,黄群.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流程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08):61-64.

作者简介:

刘丽丽(1982-),女,汉,河北省唐山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疫苗接种方向。

猜你喜欢

新生儿效果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