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X线联合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价值

2021-10-30魏军伟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压缩性病患椎体

魏军伟

【摘要】目的:对比X线与CT在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共50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X线与CT检查,判断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与影像学特征。结果:CT检查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P<0.05)。两种方法在检测椎体形态学改变时的效果一致,差异无意义(P>0.05);但CT在骨折线及附件骨折以及椎管狭窄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X线(P<0.05)。结论:相比X线,螺旋CT能够清楚的看到骨折邻近部位组织的状况,在诊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意义更高,可作为该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关键词】X线;CT;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R816.8 【文献标识码】A 【DOI】

The value of combined CT and X-ray diagnosis of 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ei Junwei

(Changyi City People’s Hospital Weifang, Shandong 261300)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X-ray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e compression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X-ray and CT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after admission to determine the coincidence rate and imaging of the two examination methods feature. 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CT examination of osteoporotic lumbar spine compression fractur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X-ray (P<0.05). The two methods have the same effect in detect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vertebral body, and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P>0.05); but C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X-ray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fracture lines and accessory fractures and spinal stenosis (P<0.05) .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X-ray, spiral CT can clearly see the condition of the tissues adjacent to the fracture. It has higher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and can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X-ray; CT; diagnosis; elderly; osteoporotic 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引言

腰椎壓缩性骨折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大多是因高空坠物、道路交通事故等引起。一旦发生,会立即伤害病患的上腰段或下胸段,使其日常主题活动达到极限[1]。由于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脊柱的可靠性来制定治疗方案,以保障医疗后病患的脊柱结构得到好转。因此,科学研究和合理诊断病患的病情似乎很关键。现阶段,CT和X射线都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用于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上述两种检查方法虽然可以被临床医务人员用来区分病患骨折的类型,但两种单独使用这种检查方法有其不足之处,必须结合使用才能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2]。在此基础,本章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CT与X线联合治疗的意义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共50名进行研究。其中包含男性26名,女性24名。年龄在62~85岁。病程3~30d,均值(16.45±3.26)d。

纳入标准:(1)存在非暴力致腰背部疼痛。(2)年龄≥60岁。(3)骨密度T值<-2.5。(4)无外伤史,且使用消炎止痛药物不佳;(5)均取得病患和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

排除标准:(1)椎体压缩程度超过Ⅲ度及脊柱肿瘤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病理性骨折者。(2)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3)造血系统存在功能障碍者。(4)存在精神类疾病者。(5)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病患入院后行CT、X线、CT和X线联合检查。方法:设备采用64排螺旋CT和X射线相机。先对病患腰椎实行基本的X线正侧检查,或使用双斜X线扫描仪解决融合状态[3]。此外,还对病患进行了CT检查,专门指导病患仰卧。基本参数:齿距1.375,管电流和管工作电压140mA,120kV,层厚3.75mm,对病患脊柱进行平扫,并确保扫描仪在整个扫描过程中与病患椎体处于垂直位置[4],尤其要注意病患椎体骨折的情况。扫描仪,最后在影像医学中自动控制将扫描结果扫描到系统中,全面分析病患脊柱的矢状、冠状和平面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由未参加此次研究项目的影像科医师、双盲评估检查结果,判断X线与CT的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核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根据资料类型,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样本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符合率

CT检查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P<0.05),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

两种方法在检测椎体形态学改变时的效果一致,差异无意义(P>0.05);但CT在骨折线及附件骨折以及椎管狭窄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X线(P<0.05),见表2。

2.3 两种方式的影像学表现

X线的检查结果显示压缩椎体表现为扁平形、楔形及双凹形等形状,以双凹形最为典型,影像特征表现为压缩椎体后上角上翘突向于椎管,且腰椎骨密度明显减低,骨皮质变薄,并出现栅状排列的纵行骨小梁。

CT的检查结果显示,压缩椎体前中柱部位的骨皮质中断,部分案名的骨折线压缩椎体变扁,椎体后壁出现坍塌,但无后壁后移导致椎骨狭窄表现,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的纹理减少。

3 讨论

据相关科研报告显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产生系统包括两个要素:外力作用和椎体结构的抗压强度。名如,年轻人常因高效率能量损伤而导致骨折,而老年人则因骨质疏松症。无论是诱因还是诱因,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都可能降低病患椎体的可靠性。另外,它挤压腰椎神经根,促进脊柱变形,加重病患的腰痛程度,限制了病患的日常主题活动[5]。另外,由于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的骨折类型不同,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融合骨折的水平和位置。因此,必须依靠影像学诊断检查准确区分病患病情,以改善和保证分析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现阶段临床医学常用CT和X线片来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情。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存在性的。存在的不足,容易对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危害。比如,X线检查无法掌握病患的骨折锥体运动和椎间椎体的变化。CT检查很可能会造成伪影或电磁波辐射。因此,近年来,多数医学专家学者明确提出可以进行融合。以上两种检查方法是用来区分病患病情,防止漏诊或误诊。

此外,伴随X线片的保存时间不断延长,画面的清晰程度不断下降,当病患转院需提供出清晰的影像学资料时,常常需病患开展二次X线复查,除会造成诊断时间耽误之外,还会额外增加病患经济负担[6]。而CT扫描则能避免上述缺点,由于CT利用灵敏度更高的仪器依据人体不同的生理组织结构来进行测量,并有效处理测量结果,经三维成像功能与角度测量工具,清晰显示脊柱骨折线的走向及骨折部位,并展示碎骨片的大小与分布、粉碎程度等,能避免体位改变造成的误差,让医师清晰观察到脊柱后部附件骨折细节及椎管受累程度,准确诊断腰椎体较为细微的骨折状况;同时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使影像学图片更加清晰,直观了解骨折与邻近部位组织的情况,观察窗位变化情况,判断椎体内、椎旁组织、椎管内情况,进而发现X线片不能显示的骨折情况,可作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首选诊断方法。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很常见的。它归因于成骨细胞的常见退行性变化。肌肉量和骨质增生都有明显的变化。很容易造成压缩性骨折。其中,松散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骨折十分常见。一般[7]。对于不能保持卧床休息并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病患的临床表现会明显恶化,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体适能和运动功能问题,并会继续伴随其他疾病。症状的出现将严重危害病患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尽早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很高的價值。X射线诊断的关键是对患病部位施加辐射,使其穿过以产生二维图像。它是一种影像诊断方法。对于腰椎骨折,属于关键的诊断方法。它易于操作且经济。发展的优势,但这种方法对于后锥体和椎弓骨折的成像不是很显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存在局限性。CT诊断与X线诊断相比,屏幕分辨率更高,成像画面更清晰,窗口位置变化,判断椎体内、椎旁组织、椎管内情况,从而发现X线片不能显示的骨折情况。

另外,CT检查可以根据冠状动脉重建的技术性质改变病患的骨折线和骨折块,综合提示病患椎体的纵横比缩小。X线检查客观地反映了病患骨折后脊柱的曲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生评估病患的脊柱间隙过渡,另一方面有利于仔细观察病患的椎体,以便进行下一步。解决[8]。以上两种检查方法结合检查进行,可以同时发挥检查的优势和使用价值,即基于X线对病患椎体骨折的第一次基本观察。射线检查,识别病患椎体是否一切正常如果检查中发现异常骨折或骨折,在此基础上将重点扫描仪的异常位置与CT融合,多平面重建将用于生成可视化的三维图像,以区分病患的椎体运动和椎间体。改变局面。因此,协同检查法可以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辅助临床医生判断病患骨折类型,并依靠CT和X线检查图像观察分析腰椎管狭窄程度及脊椎。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关键参考依据。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结合CT和X线检查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的诊断中,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清楚地观察病患的椎体情况,做出精确的区分。

参考文献:

[1]何玉宝,任龙喜,徐林,etal.核磁共振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03):235-239.

[2]王为刚,张锋,周钢.螺旋CT及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05):5115-517.

[3]高明,陈晓霞,韩文娟,等.X线、CT、MRI在军人早期疲劳性骨折中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05):454-457.

[4]杨瑜玲,李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影像学检查在盆骨骨折诊治中应用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1):145-147.

[5]刘旭,张进.CT及三维重建在胸腰椎骨折病患椎弓根宽度测量研究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07):607-610.

[6]刘军,刘延雄,郝申申,etal.G型臂X线机在微创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9,35(02):97-101.

[7]王为刚,张锋,周钢.螺旋CT及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05):515-517.

[8]常莹,麦筱莉,辛小燕,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的X线平片和CT及MRI影像学表现[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03):279-282.

猜你喜欢

压缩性病患椎体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